第七第64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年岁巡官:专门监督人间,我们每个人都被监督着。他们看你这一年的表现情况,有重要的事情就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层一层都有人把关。诸星眷属:是不是些鬼神仙啊?大部分都是从地球上去的。

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6空行万物精只。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无色界天:只有个灵体,没有肉身。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

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盘;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这里的数量不可思议啊!

「八万四千」,是个大数,其实也是无量。「那由他」,是一万个亿的数字。「俱胝」,是百亿。「恒河沙」,是不是无量啊?无量百亿万亿的金刚藏王菩萨愿护法。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盘:我们早就成佛了,不在佛位享福。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没有一个佛在享福,没有一个明心见性的菩萨在享福,都在救度众生。

世尊!

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心乐修禅者。

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唯有《法华经》《楞严经》为自性本定,自性正定,是一切禅定之王。受持《法华经》《楞严经》之人,不管在道场、寺院、市、广场或者什么地方,在在处处,都有金刚藏王菩萨在护持。是不是非常殊胜自在啊?

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魔王在第六层天,「大自在天」是第二十四层天。在各层天都有相对立的一面,既有好也有坏。有些人他是修邪定,他不是破除烦恼习气,而是以强烈的意识心修禅定,也能达到二十八层天。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这些肉团身,还会受到二十八层天的天人嫉妒、伤害,所以我们就更要珍惜。来找麻烦的,一般是我们过去世中的冤亲债主。「求其方便,终不可得」,因为有金刚藏菩萨在护法。

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心乐修禅者:那些小鬼神边都沾不上,靠边站得远远的。「十由旬」,相当于一百里左右。「除彼心乐修禅者」,除非他想修行,是来看看我们怎么样修。他如果是好心,菩萨知道不知道啊?自然放他们过来。

世尊!

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来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犹如微尘:厉害不厉害啊?你觉得菩萨残忍吗?《楞严经》就是这么讲。谁敢干扰受持正法的人,护法神明不会轻饶。这是不是叫他碎尸万段,碎如微尘啊?这里叫大家开开眼界。你要懂得什么是正法。恒令此人所作如愿:「此人」就是受持《法华经》《楞严经》之人。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盘,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这段经文往下,我们先大概作个说明。这是阿难向佛请的第三个法,「妙禅那」,也就是禅定,就是证门。禅定,译作静虑。

阿难在前面不是向佛请法「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吗?前面讲一心三藏的道理,就是「妙奢摩他」,对应经题讲的「如来密因」,这是悟门;那么接着又从二十五个菩萨各说圆通法门,由文殊菩萨点出观世音菩萨的法门,这个一门深入对应经题上的「修证了义」,就是「妙三摩」,这是行门;接着再讲就是「禅那定位」。「禅那定位」就是在明心见性基础之上,继续用心观照。这个「禅那定位」呢,后面马上就涉及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把各个位置的境界标准拿出来,我们知道就行。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已经见道了,剩下的就是怎样进一步用功观照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开始进入一种无修而修、无证而证的境界。

你果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万法都是唯一念之所变现,懂得一心三藏,你就是在圆定之中,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真修行,经家说为「中中流入萨婆若海」。中中流入,就是有次第地、一步一步地流入智慧大海。这个时候我们一时比一时自在,一天比一天自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佛为了开导众生,中间或者讲五十五个妙菩提路,或者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或者讲六十个圣位。下面具体来学习,这是我总体地概述一下。

我辈愚钝:《楞严经》基本都是阿难在请法,也不愧为侍者,也是根据他自己的切身经历来提醒后人,不要走跟他一样的路。所以讲「我辈愚钝」,他现在才知道愚钝,可是为时已晚,已经多吃了无量百千万亿个大劫的苦啊!

好为多闻:心态浮躁,以为几句口头禅就能显示一下自己,阿难有这种虚荣心。于诸漏心未求出离:他不求出离,不求及早解脱。

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这时感到佛的慈悲了。一个真正明白一心三藏的人,他才会真正感恩佛德,你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得了,怎么样都表达不了。如果说以前拜了一下佛、买了一堆苹果供佛,然后做做法会自己的病好了,他也会感恩佛德,但这种感恩心非常有限,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不然的话,他会谤佛、谤法、谤师,甚至跟老师比个板凳桌子一般高、来争个你是我非吗?

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一个已经明心见性的人,他没有任何理由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于任何问题上生任何烦恼。我们以此检点自己,身心快然不快然,快然了多少。假设我现在给你一个耳巴子,踢你一脚,你快然不快然?修行人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正是因为遇到伤害,所以才是成就自己的时候。

所以忍辱仙人在因地修行,他本来是对宫女传法,歌利王非要诽谤他是调戏宫女,然后挖他的眼睛、割他的耳朵。他口口声声感恩戴德:「大王,我不知道该怎样感恩你啊!

」他就是感恩。所以这样的人「获大饶益」。你果然到这种心态:恭喜你,你成就了。要真感恩,对强盗土匪都要感恩,连毒蛇、猛兽、老虎都要感恩,我供养你了。

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盘:在这一段是说,修证「三摩提」就是已经进入悟门,从修「奢摩他」到证菩提果、到涅盘,这个之间的位次、境界标准,从「云何」往下就具体提出来,要明白。

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干慧地」,这是见道以后,在清除烦恼习气、轻装上阵这个过程,在后面具体的有三个渐次。怎么到干慧地呢?现在开始心里安定了,开始进入修行了,先排除粗重的烦恼习气。把烦恼习气看成是水分,现在干了,也就心里清净了,不再轻易地打妄想。这是「干慧地」。「四十四心」,通常讲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个位置。有的法师把这四十个位置解释为在十回向后面还有四加行。这都是讲修行的次第问题,每个位置都有特定的标准。

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这是讲干慧地和四十四心相互之间这个界限在哪里。

诣何方所名入地中:这是特指在四十四心当中,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贤位菩萨,后面的初地到十地是十地位菩萨,被称为十圣。从地上菩萨以后定力转深,所以境界就更高。

云何名为等觉菩萨:等觉菩萨在十地菩萨之上。等觉菩萨破了生相无明以后就是妙觉位菩萨,就是如来,就是圆满佛。佛也叫妙觉菩萨。菩萨的最后一生才能叫等觉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阿难请法之后,大众一心洗耳恭听佛之开示。「瞪瞢瞻仰」,都瞪着眼睛、愣着,阿难问了这样的问题,带有一种未曾有过的感慨、激动,看来一切问题今天要了断,带有这个意思,他一直问到等觉位。「瞻仰」是下对上,大众对佛寄托着无比的期望,等待佛的开示。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

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盘,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佛赞「善哉」是两个用心:第一,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很不简单,没有智慧的人提不出来;第二,你请法功德无量。

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盘,悬示无上正修行路:妙就妙在它解决了我们修行人从因地凡夫起修一直到如来果地证道,这个中间经历哪些修行次第,也就是我们最关心的证果品位情况怎么样,我修到哪个层次了。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这八个字在佛经里司空见惯。凡是相同的语句、相同的词语在一本经里乃至在所有的经里常常出现,一定是最重要的开示。我们不可以打马虎眼。「谛听」,你要专心致志,随着老师的开示来观照,不是用世间法、用逆反心理来打妄想。你不能总是带着对抗的心理来看,那你不能入道。「当为汝说」,「当」是正当名分。诸佛所讲之法皆是诚实语、真实语。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刳心」是表非常认真。比如修船的人,是不是要把木头中间刳空?我们听法也要把心放空,虚心来接受。「默然受教」,停止一切妄想,我们心里才能装进东西。求道人最起码的心态,你来就是受教的,你来不是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