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第62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此牛唯饮雪山清水:「水」,在佛法里是表自在解脱,加「清」字是表禅定。其粪微细,可取其粪,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这是整个因缘和合以后现出的万法万相。这是表佛的化身功德。

若非雪山,其牛臭秽,不堪涂地。别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黄土,和上栴檀、沉水、苏合、熏6、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

别于平原:「平原」,是表我们凡夫因地这个肉团根。穿去地皮:是表我们在六根门头用功。佛当年讲小乘因缘法,是在六根对六尘而产生出六种意识心的这个范畴里来成就。五尺已下:就是前面讲的五戒。

取其黄土:黄土表中道,白表根本。和上栴檀、沉水、苏合、熏6、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方圆丈六,为八角坛:这里有十样东西,都属于香草之类的东西。历来经家对此有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这十样东西是表十波罗蜜,这是圆瑛大师的说法;第二种解法,是比喻为十种戒法,这是智定大师的说法。

所谓「十种波罗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波罗蜜,另加从般若波罗蜜中引申出的四种波罗蜜,依次是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所谓方便波罗蜜,是权衡机宜,不要太执着,不要太呆板;所谓愿波罗蜜,我们要方便菩提心,以此来不断地提醒自己;所谓力波罗蜜,就是身体力行,你必须脚踏实地;所谓智波罗蜜,待人接物要懂得圆融,要善解人意。能把这十个波罗蜜持好,越六道轮回有望。

所谓「十种戒法」:

第一,不缺戒。你受持了多少种戒,一样不能缺。

第二,不能破戒。

第三,不穿戒。这是讲细微的破戒,他没有整个的破,他破了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好像中间穿了个孔。

第四,不杂戒。你是修什么法门的就要证到什么果位,不是你的戒你不要杂起来混用,那反而乱了你的心,并不是修得越多越好,也带有一门深入的意思。

第五,随道戒。我明白了这个理,我的戒就在理中。在见道的基础之上,与这个道、与这个法门相关联的事情,也就是没有说到的我们自然而然也知道,兼顾到来一起持戒。比如说不准你杀鸡,那么那个鸭是不是也是生命呐?你也不能杀鸭。

第六,无着戒。就是不要执着这个戒。比如我们不准杀生,那么你看到跟你素不相识的人在那杀生,你别风风火火的冲上前去就把刀抢下来,那你就执着在戒上了,你不知道你坏了世间法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这个很重要啊!

往往一些人就自以为是。

第七,智所赞戒。我们赞叹人要有智慧,赞叹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高兴,而是让大家有所榜样,能够把大家鼓励起来向他学习。

第八,自在戒。不要把戒当成一种负担,持戒的时候感到生欢喜心,把这个戒持住了,这都是在成就我们的心性。

第九,随定戒。你今天在这里听经,就把心定在这个经堂里,这个时候也没有你造口业的机会,也没有你造身业的机会。

第十,具足戒。这上面讲的那个九种都要具足。所以许多人在一起共修的时候,你是不是同时持了许多戒啊?

以此十种细罗为粉,合土成泥,以涂场地:这十种东西全部要磨细成粉,再跟泥土合在一起。这是表次第圆融。「以涂场地」,是表我们的真心因地,在这种正法的气氛里修行。

方圆丈六,为八角坛:「丈六」,相当于十六尺,也就是五公尺多;「方圆丈六」,相当于二十五个平方。怎么表法呢?「八角」,表八正道,对治八邪,「坛」,是表场地,表真心因地,我们就坐在这个本位上,好像是法座,在这个上面来成就我们。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间华铺设,庄严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

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坛心」,是表真如智慧。这个场地的核心是不是我们的智慧啊?都归集于这一颗心。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坛心」。这个「心」包容万法,显现万法。这朵莲华既可以是金,也可以是银,也可以是铜,也可以是木,体现出佛法随力庄严。不要片面地追求豪华,不可以随便浪费三宝的钱财,浪费十方常住的钱财。建道场以安人为要。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也要与时俱进,比如网络宽带、独立卫生间等等……你硬设施条件太差,他不来呀。像古时候老前辈那样坐在树下面,坐在露天里,谁来啊?但绝对不意味着把这个道场建得跟皇宫宝殿一样,劳民伤财,滥用十方常住的供养,然后招引顾客,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当然有些人讲,道场庄严一点,让众生来了与佛结个法缘,生个欢喜心,也有一定的道理。

「莲华」,在佛法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名相概念,它就是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我们在解释《妙法莲华经》的时候,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莲华」。整部《妙法莲华经》就体现出一个「莲华」,整部《大佛顶楞严经》就是解释「莲华」二字。这两部经就是讲「莲华」之法。《楞严经》也叫「妙法莲华王」。

华中安钵。钵中先盛八月露水:过去出家人都要托钵,这是作为我们的成佛之因。八月已经进入中秋,露水是不是很清净啊?中秋是不是很清凉自在啊?也就是我们在因地修行时,这是一种清凉自在的气氛。懂得了莲华法,我们当下得到清凉自在。

水中随安所有华叶:「华叶」是表智慧。前面的清凉自在是表解脱功德,也表我们的定力成就,定中有慧。「随安所有华叶」,是表无量智慧德能。

取八圆镜,各安其方,围绕华钵:这个「八圆镜」是表八种意识心。有眼、耳、鼻、舌、身这五种俱生意识,还有第六识独头意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怎么叫「八圆」呢?八个意识心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各安其方」,这是不变随缘,各得其所,无分别不妨分别。

围绕华钵:「华钵」是莲华和钵,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随缘变现出十法界万法。十法界万法无非是从八种意识心这种因缘和合显现出来,它并不是八种意识心所造出来的。十法界万法与八种意识心都是平等的,都是真真如性所变现。

镜外建立十六莲华,十六香炉:「镜外」,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中心是一个莲华钵,周边是一个八圆镜,八圆镜之外又安十六朵莲华十六个香炉。「十六莲华」表智慧,「十六香炉」是表戒体。「十六」之义与上所同,表自行八正道和化他八正道。间华铺设,庄严香炉:一朵莲华相隔就是一个香炉,均匀地铺设开。

纯烧沉水,无令见火:「沉水」是一种香,「纯」就是不能夹杂污染。烧香是表法,我们现在在讲经说法才叫烧香。「无令见火」,我们在听经闻法中,不知不觉地是不是把烦恼、迷惑颠倒去除,变成了智慧?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为煎饼,并诸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于莲华外,各各十六,围绕华外,以奉诸佛及大菩萨。

从字面上讲这些也是在供佛。

白牛乳:是表正命之食。煎饼、砂糖、油饼、乳糜、苏合、蜜姜、纯酥、纯蜜:这些东西都是些配料,一共八种,表八正道之法味。各各十六:仍然是表自行八正道、化他八正道。菩萨既要自利,又要利他。

每以食时,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坛前别安一小火炉,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投是酥蜜于炎炉内,烧令烟尽,享佛菩萨。

每以食时:是比喻我们每当烦恼现前的时候,要会观照。烦恼现前就是历事炼心之时。

若在中夜:「中夜」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表三藏一心。「中夜」往前面一点就是昨天,往后一点就是今天;同时表抓住当下的时候,即烦恼和智慧交接的时候。慧律法师讲,烦恼现前就是无明迸,你要抓住当下。取蜜半升:也就是半升空半升有,这叫即有即空,始终要懂得中道圆融之法。用酥三合:「三」表圆融、圆满。一心三藏是不是三呐?戒定慧是不是三呐?

坛前别安一小火炉:表我们的修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兜楼婆香」是一种香草的根,也就是白茅草之根,根是表戒。「煎取香水」,用白茅草根来熬的水,表戒根清净。

沐浴其炭:炭本来都要烧了,还要洗一洗,就是讲我们在破除自己烦恼习气的时候要认真,要彻底,要仔细,心要猛。燃令猛炽:除去自己的恶习一定要勇猛。连我们的身都可以供养三宝和众生,这是表破除名闻利养的坚决之心。

投是酥蜜:是表八正道,猛火是表决心。不光有八正道,还要靠我们心猛利才能除去余惑。于炎炉内,烧令烟尽:心大的人能当下成四果罗汉。享佛菩萨:是供养佛菩萨。这是表以大行、大愿、以妙观察智来破相,破除烦恼习气。小乘讲究破相归性,大乘是在相就见性。

令其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像。应于当阳,张卢舍那、释迦、弥勒、阿閦、弥陀,诸大变化观音形像,兼金刚藏,安其左右。

四外:这是表修行人的行、住、坐、卧这四大威仪。幡:是旗帜,表威力。华:是表成佛之因。四壁:是表四圣法界。

应于当阳:「当阳」这是房舍的正堂、正位,不一定朝南就是当阳。正位是你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地方。

卢舍那:译作「光明遍照」,或「遍一切处」,这是表我们的法身功德,是法身佛。释迦: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百千万亿化身佛。弥勒:是未来佛。阿閦:就是药师佛。弥陀:就是阿弥陀佛。诸大变化观音形像:是专门讲观世音菩萨千变万化。在菩萨里面,观世音菩萨是代表显教圆通自足,以三十二应身代表无量的化身普度众生。金刚藏:「藏」带有隐藏、秘密之义。密咒没有人知道,金刚藏菩萨可以通过念咒调动一切的鬼神、护法神灵来护持正法。

安其左右:这两大菩萨安于以上诸佛如来左右,表显密圆融。《楞严经》就是显密圆融。《楞严经》的深义就在楞严咒里。

帝释、梵王、乌刍瑟摩,并蓝地迦,诸军茶利。与毗俱胝、四天王等,频那夜迦,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这是一些护法神明,在佛法里属于外护。观世音、金刚藏一般属于内护,就是随佛左右,贴身护持。

帝释:是玉皇大帝,忉利天天主。梵王:是指有色界天诸大梵王。乌刍瑟摩:是火头金刚。蓝地迦:是青面金刚。诸军茶利:是解怨结金刚。毗俱胝:是三目金刚,他有三只眼。四天王:也就是天王殿内供奉之四大天王。频那:是猪头使者。夜迦:是象鼻使者。这些都是护法神明,有的虽然是现丑陋相,但是他过去世中有修行的功德,丑相是他因地破戒的果报。所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与坛场中所安之镜,方面相对,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前面「八圆镜」,是表因地行。这里「八圆镜」是表果地觉,是八种意识转变成八种智慧。五种俱生意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第八识转变为大圆镜智。所以与因地的那八面圆镜相对应,即因即果,因果不二。

覆悬虚空:「虚空」是表真空、表佛性,众生心与佛心不二,生佛不二。与坛场中:这是表众生心,虚空中镜是表佛性,心佛不二。使其形影,重重相涉:众生心中的佛就是佛心中的众生,生佛不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房间里搞两面镜子相对照,你在镜子中间,是不是两个镜子全部圆融起来了?互相涉入,这是表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

于初七中:这里初七、二七、三七,不一定非得七天,每一个时间都有前、中、后这三个阶段,三个七是表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圆融。不管多少天,它都有前、后、中间,它总有个过程,有过去、现在、未来。至诚顶礼: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诚心投入,来争取成就。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小乘人虽然不懂得十方菩萨都是自己一个念,但是懂得培养恭敬心——十方佛菩萨都是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