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这里是进一步解释六识妄心。

前尘虚妄相想:在六尘里属于什么?法尘,即前尘影事。什么叫「法尘」?比如说眼睛看到了灯光,灯光是色尘;耳朵听到声音,是声尘。当我们眼睛离开灯光、耳朵离开声音以后,在头脑里是不是留下色尘、声尘的影子?这个时候可以不经过具体的实际环境,在头脑里就出现这个东西,也可以称为「回忆」。这叫「法尘」,像影子一样;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头脑里再现,叫「法尘影事」。然后呢,大脑就可以不用再看电灯、不用再听声音、不用再闻香味,就可以闭门造车去想象,这叫「前尘虚妄相想」。凡夫在这六种前尘影事里反复地执着,张家长李家短……所以必然在六道里轮回。

惑汝真性:当后台老板的第七识,我们平时谁想得到它呀?虽然想不到它,它在不在?它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过你,可我们就是不知道。这里把它方便说为「真性」,是步步引导啊。

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我们一直就是这么认为能看、能听、能想的这个心就是我。当明心见性以后——阿罗汉都知道这个肉团身、这个妄想心是贼。佛把组成色身的地、水、火、风这四大说成是四条毒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说成是「家贼」;把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说成是「外贼」,把这六种意识心说成是「贼媒」——为家贼和外贼来搭桥、铺路、搞联系,叫贼媒。这三贼、四蛇勾结起来破坏我们的法身慧命,使我们在六道里轮回受报,我们却把这三贼、四蛇当成宝、当成我。想一想,我们有智慧没有?顺治皇帝懂了这三个贼,皇帝都不干,毅然出家修道。

失汝元常:「元常」,就是前面的真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个「真性」和「元常」有不同的境界——阿罗汉的等级、通教菩萨的等级、藏教菩萨的等级、别教菩萨的等级,对这个「真性」和「元常」的解释都不一样。我们讲课以来这个问题已经强调过好几次了,不再重复。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说为第七识,比如像阿罗汉那样的「元常」、那样的「真性」,一步一步地引导。

故受轮转:自己的如意宝都忘失了,受轮转是不是很冤枉啊?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当下能得到大福报。可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明白,他当耳旁风,半明白半糊涂,他也不愿意去进一步地深究。于六道轮回而言,钱再多、官再大,这些都是虚妄,都是我们的贼。修行人要于此看破放下,看破放下呀!

这是小乘方便引导,对于圆顿大法而言呢,看破放下的当下就要提起来。这四条毒蛇、这三个贼当下就是法器,自利利他。

阿难白佛言:世尊!

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是不是很可怜呢?讲到现在,他还不知道真心在哪里。阿难顽固地认为六识心就是我,他供养一切佛、做一切善事就是靠它;当然做坏事也是它。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有一句经文:「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意思就是讲,不明心见性的人修无量法门、行无量善,都不能成就。何况谁能修无量法门、谁能行无量善呢?佛的教诲啊,我们要刻骨铭心!

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这就是主观武断,他认为离开了这个能想的心哪还有什么东西啊?他看不到。稍微想一想,「我这个能想的东西,在想之前它在不在?」他就明白离开能和所还有一个东西在,一定要追根寻源。

我实惊怖:这是他讲老实话。检验一下,如果你们听了这个法,感到「哎呀!

原来如此啊」,或者认为「哪有这么回事」——这是不是两种境界啊?佛讲了,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已经在十万亿佛法中积累了善根;而能够提起一句佛号的人,在《无量寿经》讲,是四百亿佛法中种了善根。四百亿跟十万亿是不是有天地之别?有些人你再怎么劝他念佛他也不相信。他自己不相信还好,别人要相信的他还感到怀疑:那些人怎么就相信?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以此来检验我们的根机。检验我们的根机可不是要贡高我慢——哎呀!

我真是个了不起的大菩萨——而是要我们去承担如来家业。

兼此大众,无不疑惑:这是他的下劣心。他认为自己疑惑,所以别人也疑惑,这是一种错误的估计。别人是这样也好,不是这样也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只讲你的想法,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你别开头结尾都要把大众拿起来给自己作掩护。真理与多数、少数没有关系。比如讲「一心三藏」的道理,你就是一个人都不相信,影响不影响它是真理?你讲名闻利养,就算无量的人都相信,它能不能成为真理?不能。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

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无生法忍:在不同的次第含义也不一样。阿罗汉的无生法忍,是了脱肉团身分段生死,证得一个空性灵体;通教、别教的无生法忍是破一切相,见人我空、法我空;圆教的无生法忍,没有哪一法不是无生法忍,没有生、没有灭,随缘现生现灭,都是自性变现。我们成佛以后可以把过去死过的无量个身体一念现前;生过无数次的人、鬼、畜生,一念现前。有生、无生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同分妄见也是我。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生、非无生,可以示现有生和无生。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唯心所现与唯心所造一样不一样?这就体现出圆顿大法与别教大法的根本区别,一字之别。孙悟空造出一个茶杯,他必定熟知这个茶杯是我造出来的;孙悟空如果现出个茶杯的话,你能不能看到孙悟空?是他自己变现出来的。妈妈在梦中生儿子,梦中儿子是不是妈妈自己变现出来的?妈妈在医院里生了个儿子,是变出来的还是生出来的?要搞明白啊!

往往一字之差呀,天地之别。所以别教叫「次第三藏」,它有次第性,有「能」与「所」;到了圆教,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真心变现出来的。这是诸佛出世的本怀,就是要讲清这个道理。至于「诸法所生」是先恒顺世间说法,然后以唯心所现来开示。

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一切十法界的正报,凡、圣;染、净;因、果;与依报之大至世界,小至微尘,皆因心而能有体,而能存在。真心不生不灭,而随缘现生现灭,变现一切万法。真心既能变现万法,故真心必有体。真心有体,则其所变现之万法必有体。

草叶缕结:这把物体说到较小的地步。把草叶撕开以后,里面是不是还有一根叶脉,叫「缕结」。诘其根元:刨根问底,问清楚、查明白。咸有体性:有体有性。如果草有体,那就是长条的;有什么性呢?如果用方便法来讲,也有根、有种子,能芽生长。当然这种「性」在佛法里仍然是相。纵令虚空,亦有名貌:这空旷通达也是一种相。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何况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怎么会无体呢?我们能看、能讲、能听,到底是谁在主宰?要把真面目找出来。清净、妙净就是以上所解释过的,这是讲两个「净」。「清净」,是讲如如不动;「妙净」呢,是讲我们一个念能够现空、现有、显现一切的万法。「妙」,在大光明藏中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佛就是人,人就是鬼,鬼就是天,天就是泥巴,泥巴就是风,风就是雨……世间人讲水火不相容,其实水就是火,火就是水,这就是「妙」。

举个例子:干柴、干煤掺一点水,火力是增强还是减弱啊?(增强)增强了是不是证明水就是火?把岩石放到炼钢炉里,化成了铁水;把一块铜、一块铁、一根金、一块银放在锅里,用火是不是烧出了铁水?(那本来是个固体的东西又没有掺水,完全是通过温度变成了水,证明那个火是不是就是水?即使在世间法里,只要我们细细地用心观照,就可以破除很多的邪知邪见。如果读过化学的同修就明白,在实验室里把一滴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氢气本来就会着火,氧气是助燃。)所以「清净妙净明心」呐,就是要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由我们这个妙心所变现而已。

性一切心:这就是「即一切法」,没有哪一法当下不是自性。一切的万法都是由我们真心当下变现,真心变现的万法当下是不是心?孙悟空变现了茶杯,茶杯当下是不是孙悟空?可是茶杯没有孙悟空的相啊,所以叫「离一切相」。为什么「离一切相」呢?我们的心不是任何一个相,但是它可以现任何一个相。

《楞严经》后面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实际上是不是「离一切相,即一切相」?也可以讲「离一切法,即一切法」,离相即相。没有哪一法不是心,没有哪一相不是心。那为什么佛有时候讲「离一切相」呢?因为凡夫执着我这个妄心,所以叫你找出来到底哪一个心是你。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那么佛在这里批判,说阿难你执着你这个「分别觉观」的「了知性」一定是心。对于明心见性的人,这个分别心、妄心是不是真心啊?就是真心。这是阿难在这个阶段来讲,他仍然有顽固的我执。

所以佛在这里是以邪对邪。因为前面讲了,妄心是前尘虚妄相想,是因尘而有,离尘无体的。既然你有一个真心存在,那它一定是离尘有体的。诸尘事业:「事」,是名词,表万法;「业」,是动词,表万相动静之相。这个「诸尘事业」说尽了十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

别有全性:怎么「别有全性」?你说的这个「性」是离于一切的根尘而单独存在。比如说离开这个茶杯「别有全性」,一定有个东西站出来,有名有貌、有形状大小、有方位处所,看得见摸得着,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按照别教讲的那个「空如来藏」,按照别教讲的那个真心,离开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不是有「全性」?但就是拿不出来给人家看,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看到。比如,我把拳头变成手掌了,你眼睛看不到拳头,心能不能看到拳头?心看到拳头是不是拳性呐?心能不能看到这个样子?这个样子与这个手掌有没有一丝一毫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心看到的这个无形无相之性,跟眼睛看到的有形有相之相,有没有区别呀?(没有),这就更能显现出它的智慧。这个拳头就是真实存在,心就能看到。

比如嘴巴讲了「一二三四五」,心里想了「一二三四五」,那么没有讲、没有想一二三四五的时候,它在不在呀?虽然无形无相,我们用智慧来观照,比有形有相还要真切,非常真切。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那你这个听法之心就是对境起念的,以此类推,见色、嗅香、尝味、觉触、知法,而产生的种种心是不是都是前尘虚妄相想?是不是前尘分别影事?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里的话讲到位了。即使不看、不听、不嗅、不尝、不触、不想,一切见闻觉知、六种意识心统统停止。「内守幽闲」,「幽」,是表无形无相,「闲」,是无动无静,在佛法里一般地把它说为后七转识。怎么后七转识呢?

我们刚才讲到,比如我讲「一二三四五」的时候,头脑想了就变成第六种意识,头脑想之前是不是在心里啊?我们把它说为第七种意识。可是第七种意识来讲,一定要注意,第七种意识后面还有第八种意识。那么第七种意识这前半边的七转识,把第八识里的种子运输到这后七转识;后七转识再来通过六根来对外攀缘,集中在这里。到了这个位置来讲,看上去它是不是没有任何分别心?它时刻在这里等待使用。这叫「内守幽闲」,闲在这里。虽然没有动,它有一个所,「守」是不是还在用心?也有将之说为定中独头意识,也有方便说为第六识中的忘记功能。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我不是非要强迫你,把你这个妄想分别心说成不是真心。你对第六识心,包括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意识心,统统包括在内,自己细细思维揣摩。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如果离开前尘,离开这个灯光,眼睛有没有刺激?离开声音,耳朵有没有震动?离开脑子里那些回忆,你有没有思维?统统没有。这是按照凡夫思维来讲。离开前尘,如果还有分别性的话,也许是你的真心。这是佛再次退一步来讲。那么,再用智慧来观照,离开了前六尘,心有没有分别性?如果没有分别性的话,你怎么能想起来?如果是死东西的话,你前面六种意识心再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这里的「分别性」就是六识。你现在用来分别的这六种意识心如果「离尘无体」,那就是前尘影事。

尘非常住:六尘生住异灭,变化不停。风过去了就没有了,雨落地了就变成水了,整个世界都是有为法,都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这是于分别法而言。用究竟法而言,没有哪一法不是永恒常住,它仅仅是示现种种变化而已。永恒常住是无始无终之义,它也生不出来,它也死不回去。在物理上有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开智慧:不管什么东西,作为一种能量的存在,它都灭不了,仅仅是变化。一碗水放在这里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它真没有了吗?它只是变成水蒸气升到天上去了,仍然是在啊!

一块木头烧掉没有了,它真没有了吗?有没有减少?它变成热量在虚空。虚空是不是仍然在我们心里?什么东西都不可能消灭,什么东西都不可能出生,示生示灭是我们心的这种妙用。

就像我们以拳为掌,手掌生了没有?它就是拳头;拳头灭了没有?还在这里。张家生了一个小孙子,李家死了一个老爹爹,张家的小孙子生了没有?他就是前世的王老八来投胎的;李家死了个老爹爹,他死了没有?他又跑到赵八家里去做了人家个小外甥,是不是?都是不生不灭的。好好想想真心本来面目,我们还图什么呀?

那佛在这里讲「尘非常住」,这是以邪破邪。什么是「尘非常住」?一切东西都是一个念,一真一切真,一常一切常。《楞严经》很难讲的,它是权实并重,在立的当下你要能把它破掉,在破的当下你要能把它立起来。不把「一心三藏」的道理彻底掌握,你没有办法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