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佛讲众生可怜呐!

他本来跟佛同样具足如来德性,无量智慧德能在圣不加一分一毫,在凡不损一分一厘,可是凡夫就是因为迷惑颠倒不能证得。「种种颠倒」,后面讲到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概括说为「种种颠倒」——心颠倒想、口颠倒说、身颠倒行。

业种自然:起一个心,动一个念,讲一句话,永远永远都不会消失,会作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永恒地保存。你就是成了佛也不能消灭,叫「业种自然」。现在讲的这些话,做的什么事,在你无量百千万亿亿年以后成佛了,一念当下都能现前。

明白这个道理,要好自为之。我们过去做的种种的恶业,成佛以后也要受报。怎么报?报为与众生结法缘,你去度他,但是也很辛苦;或者生病,也很痛苦。没有解脱的人你要去还债呀!

你杀生了,就要被别人杀去;你欺骗了别人,那这一世人家来欺骗你。凡夫的果报与诸佛菩萨的果报不一样:前者是轮回果报,后者是示现果报。

如恶叉聚:「恶叉」,树名,一个枝节必定结出三颗果实,在佛法里比喻惑、业、苦三者同时具足。自从无始以来,一念生相无明为咎,继而三细六粗,渐次产生。我们由原始佛而背觉合尘,产生种种的颠倒分别,这是惑道。有惑便开始造业,有造业即有业种,为将来因,这是业道。有业,则必然受报,产生苦果。所以,惑、业、果三者俱生,缺一不可。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无上菩提」,特指「一心三藏」,就是文殊菩萨在第六卷那偈颂所讲:「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不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你不能究竟成佛。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在「无上菩提」与「声闻缘觉」之间还有不了义大乘。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这都是歪门邪道,但有别于世间法的歪门邪道。这里仍然是好人、善人、行善法,但是不究竟,他连人我空都不知道。

我们现在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说,有些人开了天眼、开了天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自以为是明心见性,这是诈骗佛法!

鬼都有五种神通,二十八层天的人个个能腾云驾雾、排山倒海,都是外道。因为我遇到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有些人手一伸,这个手上站了五尊阿弥陀佛;有些人口一吐就是一道金光、吐出一个阿弥陀佛相来;有些人坐到那里,开了天眼的人你看到他身上金光闪闪……这些与道行都没有关系,这是一种色身调整,连鬼都有这种功夫。

那么作为我们修圆顿大法的同修,在离开这个道场以后看到人家搞舍利子啊、什么肉身佛啊,包括送往生的过程中出现的瑞相啊,我们一定要恒顺,并说:「嗯,功德无量!

」这是怎么样怎么样……是要借此把那些不信佛法的人「骗」进佛门、引导进佛门。你不要跑到九华山去:「这个东西给我把他毁掉!

是个妖魔鬼怪!

」你罪过无量。在那里我们要恭敬虔诚地礼拜,做给人家看,但是我们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一点很重要。大乘佛法圆融、圆通。

包括送往生,死人笑起来了、骨头软起来了,与往生不往生都没有关系。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它作为往生来宣传。我们不能以此作为往生的标准,只能作为一种法门方便引导他。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下面佛具体有讲,一个是「生死根本」,一个是「菩提涅盘」,这两个问题搞不清楚,都叫「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你没有明心见性而在这里修行,等于用泥巴来煮白米饭、蒸馒头,这样行吗?不行,那不是煮饭的材料。

阿难!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一者,无始生死根本:我们由大光明藏沦落到六道轮回有没有开始啊?这是一种没有开始的开始,所以叫「无始」。有开始的话,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的?你永远讲不出来,它永远没有边际。没有边际就是没有边际,这是不可思议的开始,所以叫做「无始」。什么是「无始生死根本」呢?

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今者」,是当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意识心,把它当成我,这是「攀缘心」。我看到这是电灯光,这是攀缘心;我听的你是讲话,这是攀缘心;我吃的这个饭很好吃,这都是攀缘心。把这个东西当成是我了,所以我们就在六道里轮回。

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这里说菩提心还带有方便意义。怎么「菩提心」呢?我们眼睛能看、耳朵能听、脑袋能想,那么,在我眼看、耳听、心想之前,这个能看、能听、能想的东西在不在?可以把它方便说为「菩提心」,也就是第七识,也就是意根。可是很少有人往这个方面想啊!

注意,我这是方便引导,第七识后面还有第八识,第八识后面还有第九识,第九识后面还有第十识。现在呢,我需要画龙点睛:告诉各位,前面的六种意识心是攀缘心,后面第七识是菩提心,这是几个心啊?一个心。

(以下内容看光盘容易理解,看文字稍逊)

举例来讲,(伸手掌)我们前面的攀缘心在这个指头上。比如说我们一个人,我们在这里往外看、往外听、往外想、往外讲,这是攀缘心;但是来讲,在我们看、听、想之前这个心是不是在这里?(指根关节处)这就是我们的「菩提心」。当我明心见性的时候,这几个心是一个心。我们本来是一个心,但是我们执着在前半段,就把后面的半段忘记了;当我们明心见性以后,后面也是我,这前后是不是一个本体呀?

在这段经文中,你不要把两种「根本」变成两回事,两种「根本」就是一种「根本」。比如说这个眼镜盒,你只知道用了前半截的心,而不是用后半截心,后半截是不是也是你呀?前半截后半截是不是一回事呀?只是我们在迷惑颠倒中,由于这个浮躁,执着在粗浮的这种意识层面。

「菩提涅盘」这是两个概念:「菩提」,是智德,表见道;「涅盘」,是断德,表证道。把「菩提」与「涅盘」分开讲,这是就分别法而言。

那么,声、缘、藏、通、别的五个「菩提」是有漏菩提,明白以后还要修证涅盘。「菩提」,是觉悟,开了智慧;「涅盘」,是不生不灭,不再生死轮回了,身心得到解脱;也可以讲「菩提」是心解脱,「涅盘」是身解脱。在圆顿大法而言,菩提即是涅盘,涅盘即是菩提。

星云大师也讲,修行贵在开悟,没有开悟的人是不能成就的。尤其是圆顿大法,只愁悟不愁证。悟,即悟即证!

在《法华经》《楞严经》这个法会上一次次地用这个菩萨当下成就的事实来奠定「花开莲现」、「即念即佛」的这个理论基础。要搞明白。《法华经》《楞严经》少则十几处,多说几十处,就是讲听经闻法当下了生脱死!

可是很多修行人就是不相信,不愿意相信,或者不敢相信。这是因为我们做贱人做惯了,本来当下得到无量珍宝是无比殊胜之事,但他一下受宠若惊,而不敢当真。就跟一个国王的儿子一样,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寄托在平民百姓家里,可是他不知道自己是王子。等天下太平的时候皇帝接他回去,他受宠若惊。他过穷日子过惯了,根本不相信,「是不是要把我抓过去害我?我怎么可能是皇帝的儿子呢?」可他是不是皇帝的儿子?他就是啊!

这是打比方(穷子喻)。

涅盘通常有四种:

一者,自性清净涅盘,也叫性净涅盘,一切众生当下即是涅盘。不管你是诸佛菩萨、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你都是涅盘,不可否认。圆顿大法讲,牛屎狗粪、一粒微尘、一根草、一根丝,尽足为一真法界,当下就是圆满佛,是一个本体。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你都是一个性净涅盘,你都是阿弥陀,你都是观世音,一切众生本来具足。明白这个道理非常重要啊!

你可以当下解除对于死亡的恐惧。你不懂不信就得不到当下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