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这句话讲得很真诚,很感慨,一个人牵动了整个法会的气氛。所以他这个「五体投地」也代表了整个法会的气氛。这个「五体投地」就是头面接足礼,四肢加头,这是「五体」。怎么「投地」呢?把自己放到最低位,像大海一样包容百川,有容乃大。

修行人要注意啊!

我们时刻要想到我们要「五体投地」,才能包容百川。不要总是昂挺胸、居高临下,这叫「慢山」呐!

它不能储存一点点水分!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是非曲折,你不理睬,什么事都没有;你越理,事情还越多,叫人多话多、秃子头上疤多。要明白这个道理,好好想一想啊!

天大的事情笑一笑,什么事儿也没有;芝麻皮大的事情,你认真起来就变成天一样大,还可以无止境地展下去。

就像两个人对骂一样,骂起来一步一步地升级——一个人骂,「你放屁!

」另一个人说,「你放狗屁!

」然后这个人,「你放臭狗屁!

」是不是?如果他骂了一下,你说,「阿弥陀佛!

谢谢你的教诲。」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特别是我们修行人呐,要好好检点检点,因为我们是修行人,连世间人都懂得相安无事。许多人老是要争个理,没什么理好争!

都是一个人,有什么理不理?争理那都是在迷惑颠倒!

你讲谁是谁、谁又不是谁?那么我们学「如来藏」白学了。

所以我们当习气来的时候,想想「五体投地」,你有没有做到五体投地?当我们在为自己的名闻利养考虑的时候,你想一想「偏袒右肩」,你右肩「袒」了没有?你是承担如来家业的料子啊!

不能一天到晚在搞个人名闻利养啊!

当我们在讲废话的时候,你想一想是不是「而白佛言」?你是白佛言还是黑佛言?时时提起观照,必得奇迹。你莫名其妙地现,「哎呀,我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好了?」讲起法来头头是道、灵感爆,就是因为你破除了烦恼习气。佛眼中一切众生皆是佛,可不是口头禅哦!

凡夫眼里连佛也是凡夫,他就那么认为。

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叫韩非子,作品中有个《说难》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家里丢了一把斧头,他老怀疑隔壁的人偷他的斧头,他怎么样看他都是个贼,连笑他认为都是装出来的。等他自己从床肚子里面把斧头找出来,一下想起来了,「哎呀,是自己昨天下午做事情放在这里。」再看那个人,怎么样看他都不是贼。

所以当我们感到别人很坏、很黑暗的时候,你赶快忏悔,是你已经变得很黑暗、很坏!

你马上对这个人生欢喜心:「哎呀,他不就是佛?」「他就是我前世的老爸、他就是我。」你心里马上改变过来,会感觉到他很可爱,你马上会注意看他的长处,「这个人对三宝赤胆忠心,他总是一心想大家都成佛,我怎么会这样看待他?」你马上就改变过来。我们这个心很奇怪呀,它时刻都会千变万化。所以怎么样成佛啊?命自我立,只看你怎样用自己的心。人家打你一拳、踢你一脚,「阿弥陀佛,谢谢指教!

谢谢关照!

及诸大众,倾渴翘伫:「倾渴」,是非常饥渴,一时等不得三刻了,当下就渴得要命;「翘伫」,是讲小鸟在老鸟喂它吃东西的时候,尾巴撅得很有劲,头翘得高高的——这是比喻大众以非常饥渴的心态来求佛法,求开智慧。

钦闻示诲:「钦」,旧时对帝王的决定、命令或其所做的事冠以「钦」字,以示崇高与尊敬。佛为法王,所讲真理更为金口玉言,弟子理当尤为恭敬。在这个问题上要会用心。你们现在有老师,你们今后也要当老师,自己检点一下学生对老师的心态、对父母的心态、与对一切亲朋好友的心态、对各个层次领导的心态。老师是世出世间第一尊贵,上至国王皇帝,他有没有老师?上有父母,有没有老师?一个对老师不恭敬、不忠诚的人,他是没有出路的,是没有前途的;但是要懂得找一个真正的老师。佛在经典里也有教诲:你如果找到邪师,那就叫「师与弟子俱下地狱」;你找到明师,「师与弟子皆成佛道」。在《楞严经》反反复复强调这个问题。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从其面门,放种种光:这里的「面门」与后面的六种震动相对应。眼、耳、鼻、舌、身、意是不是都在「面门」?虽然讲意根在心脏,但真正起妙用的是不是在头脑里?这是表「始觉智」。六根对六尘、十八界开始觉悟,先从六根觉悟,与下面「六种震动」相对应。佛在讲开示之前是从哪放光?是从这里(指头顶),是显现出「不空如来藏」——自己虽然眼睛看不到,心里就知道有头顶。这是从这个角度来表根本智慧。在开示了一段法理以后,信众已经有所悟处,这个时候呢,就体现在「面门」,这六根也叫始觉智。「种种光」,是表无量的智慧德能。

其光晃耀,如百千日:这是打比喻,法力无边。你如果真的认为佛后面现许多许多光,不要说「百千日」,有两个太阳的话水6空众生也统统会变成焦炭。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方便说为一佛出世,面对十方法界讲法,皆得受益。用四悉檀来讲叫「世界悉檀」,普遍能得到受用。讲究竟义,当人当下六根对六尘产生六种意识,就是完整的「普佛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叫「普佛世界」。

「六种震动」,同样作两种观照:先方便观照。哪六种震动?从声音上来讲,击、震、吼。比如敲桌子,这是「击」;那么击了以后是不是感到空气里有震动?量变引起质变,越来越大就形成了「吼」。我们境界总是不断地提升,定力总是不断地加深。这是击、震、吼。它是表修行中的一个次第过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外形变化而言,动、起、涌。我在这儿是不是在动?等站起来的时候,比「动」的幅度是不是要大?那「涌」呢,大家从中间往上涌、往四面涌,是表它波及的面越来越广。这是恒顺世间法,循序渐进,叫做六种震动。

它又分三个层次:动、遍动、等遍动。动,是指本方这一片国土在动;遍动,比如佛当年在印度说法遍动了全国;等遍动,遍动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可以讲「动」在地球,「遍动」是整个大千世界,「等遍动」是无量法界。这都是讲方便说。讲究竟说,是表我们破除邪知邪见,树立正知正见的境界。所以把这六种动呢,联系到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震动。

师父每讲一句法,这六根是不是在震动?这个震动不是那个震动,动到最后牙齿动了,还要掉牙齿了(众笑)。是讲你这个心态在调整,这六根在动。大家明白吗?是这样的动这叫六「动」。动了以后,我们再看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遍动了没有啊?原来看到这就是茶杯,现在一看到茶杯就知道这就是我,是不是六尘在动啊?叫「遍动」。六根对六尘遍动以后,看到这个茶杯是我,然后我们马上想到一切的万法是不是都是我?然后进一步想到这个茶杯是由地、水、火、风因缘和合而有,地、水、火、风是由于我们的心变现而有,是不是动到六种意识界了?十八界整个都在动,叫「等遍动」。

可见,这六动是比喻明心见性的一种过程——第一「动」,先破除我执,第二「遍动」,破除法我执、人我执;第三,「等遍动」,法我执破除了,变成空了,还要从空出有,一切的形形相相都是我,叫「等遍动」。

如是十方:这就是讲明心见性的境界。「如」就是「阿」,「是」就是「弥陀」。十方没有哪一方不是阿弥陀佛。在佛法里,有空间必有时间,有时间空间必有万法。所以这里的「十方」是表时时、事事、处处、法法,没有一法不包含其中。这就叫「如是我闻」,这就叫「阿弥陀佛」。也可方便说为佛的神通示现,度化下等根机众生。

微尘国土,一时开现:小至微尘、大至国土,表一切法;也可以讲像微尘数那么多的无量国土一时涌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法在我们心中当下显现。这个「一时开现」,就是花开莲现,即开即现、即悟即入。诸佛出世都是为了开示佛知佛见,令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在这里是预示着佛要开讲这样的大法,让大家明心见性呐!

因为阿难跪地求法呀,阿难在七处征心的过程中做了种种的转计。这是一种瑞相。

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这里的「佛之威神」理解为我们的报身智慧妙用。通过肉身佛特别的加持力,使法会大众与正法道交感应。「威神」,在三德里是与般若德相对照。「令诸世界,合成一界」,这就是「一心三藏」。诸世界,就是三个如来藏;合成一界,就是一个念。成佛不从修得,不修也不得。听经闻法就是借助佛法来化去我们的贪、嗔、痴种种的习气,而把整个的虚空法界一切的万法刻骨铭心地认识到都是我当下这一个念,把一切世界「合成一界」。这是打比喻表真实义——我们一切万法本来就是一个念。

不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我们天天讲我们要和平、我们不要战争、我们不要杀生,每个人每一天讲一万遍,能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叫扬汤止沸,说说而已。所以我们大愿,肩担如来家业,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在这个地球上弘扬「如来藏」的道理,才能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才能拯救一切众生。这叫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心把这个法要向全世界去流通。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这后面讲得更妙,「皆住本国」,怎么样?十方道场不动而至啊!

既可解释为:诸大菩萨,住持本地风光,而得全体照用。正显根性、尘性,一切诸法,皆是不动周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对显一切众生,皆具此光,昧而不知。若肯舍识用根,当下解脱。(引用自圆瑛法师《大佛顶楞严经讲义》)。

也可以这样解释: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还有什么十八层地狱,在哪里呀?就在这个房间里,就在我们的毛孔里,就在指甲缝里!

你信不信?下午五点钟以后,开了天眼的人好好看一看,大街上人鬼共行,人鬼并肩,你从他肚子里穿过去,他从你腋下穿过来,谁也不会把谁碰伤。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粒菜籽就是无量的虚空。

电视机这么大空间,有好几百个频道。好几百个频道就意味着可以变成无量的频道,无量的频道是不是就在一个空间?你开了二频道的时候是中央台,开了三频道的时候是江苏台;那开了江苏台的时候,二台没有开,中央台在不在里面?(在)。但是你不开它,你能不能看到?(不能)。虽然你没有看到,它在不在开?(在)。这就叫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