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但是,在今天来看,即使在藏地的密宗也不可以吃肉。可是现在有些喇嘛在藏地吃肉,到汉地还要吃肉;甚至有些居士还把那些喇嘛养在家里,陪着他吃肉,还大言不惭地讲,「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要赶快悬崖勒马呀!

你说「佛祖心中留」,可以,你能把一个泥巴瓦块、钢钉铁块吃进去,我允许你吃肉,我顶礼你。你以为佛祖那么好做?当年莲池大师呵斥那些所谓的狂慧之人说「酒肉穿肠过」:好嘛!

你去吃一口大便,我许你吃肉。

所以,今后再看到这样的修行人,不要看成是密宗和尚,看成是强盗土匪,你就不会造业,懂不懂?那是假和尚,要搞明白。如果说净土的和尚吃肉,那也是假和尚,他不是真修行人。我们看了以后心里不要受污染,可以生慈悲心:阿弥陀佛,希望上天不要惩罚他。你要帮助他消业障,不要生嗔恨心,不要生轻慢心,不可以轻慢假和尚。即使吃肉喝酒,他在这个时代种下一点善根,在将来弥勒菩萨出世的时候,第三场法会他照样得度。不管怎么样,他种了善根了。但是假和尚自己也不要以此:「哦!

那行啊!

到那时得度也行。」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呐!

地狱之苦、饿鬼之苦、畜生之苦你要受啊!

因为我这个讲法是要向全世界流通的,我不怕得罪人,我也没有办法不得罪人。有些人讲:那个印广师?我知道,他胆子最大,什么都敢讲啊!

其实我胆子最小,我是不敢不讲。别人敢不讲,我不敢不讲。因为这是佛法,我们必须讲出真理,我没有办法回避。大家明白吗?你回避不了要得罪人,也只有硬着头皮得罪啊!

情愿得罪人,不能得罪佛菩萨、三宝和一切众生,是不是?我是权衡利弊。

这是讲「贯、摄、常、法」。这是不是都是在讲「契——契经」?离开「契」能不能讲?也有的把「经」说为「门」,不读经的人是门外汉,不读懂仍然是门外汉。也有解释为「径」,是成佛之路。也有说为「涌泉」,涌泉就是泉水洞。只有把经读懂,我们才能彻法底源,开智慧。也有把经说为「花蔓、花丛」。这是表想成圆满之佛要修无量法门。我们平时讲的「当下成就」是指成分真即佛;要成圆满之佛,无量法门都要修,即使魔讲的经典我们都要修。你以此方便教化无量众生,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现天相、人相、鬼相、畜生相、泥巴相、瓦块相,三十二应身遍入一切国土。也有把经说为「绳墨」。过去有一种墨盒,那个小木盒里面有黑绳,木匠锯木之前先用墨盒里的黑绳在切割处打一个黑色线条状的印迹,然后沿着印迹的地方锯开——也就是把经典作为一种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成佛,必须以经为师,来规范身、口、意这三业。

那么对于经典的翻译者,这里也作个简单的介绍。主译人是「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介绍译者,就是在与这些菩萨结法缘,在我们今后修持《楞严经》的过程中,还要拜托这些菩萨多多关照。「唐」,是唐朝,「中天竺」,是印度中部地区的国土。古印度疆土很大,分为东印度、西印度、南印度、北印度、中印度五大区,他出生在中印度。「天竺」,译作「月邦」,有圣贤继化,如月照临。「沙门」,这是对出家修行人的通称,翻译成汉语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菩萨的法号都带有教化众生的含义,不是介绍他因地修行的特征,就是对治众生的种种的习气。「般剌密谛」,翻译成汉语是「极量」,表才华、智慧到了极点。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乌苌国」,是古印度北天竺。「弥伽释迦」,译作「能降伏」。「译语」,般剌密谛法师不通汉语,那么弥伽释迦呢,精通两国语言,可以把梵文翻译为汉语,定言词,成章句,居功至伟。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罗浮山」是广东的名山之一。山上有南楼寺,怀迪法师住于此处。「迪」,是精进的意思,「怀迪」就是常怀精进。「证译」,是负责参详校正,对翻译进一步圆满。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这是一大堆的官帽子。「房融」,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个宰相,为在家居士,受过菩萨戒。「正议大夫」,是唐朝的一个官职,史称正谏,是言官之名;「大夫」,有举荐贤能,倡导正义的责任。「同中书」,同就是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在唐朝相当于宰相一职,主要负责处理政务,掌管王言,彰显法度等。「清河」,是房融宰相的出生地。「笔受」,房融也是状元出身,文采特别好,所以持笔记录译文并作润色。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楞严经》,语言非常精炼,文义俱佳。

第一卷

序分

下面我们来解释这段正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

如是我闻:三藏十二部经每一部经典前面的第一句话必是「如是我闻」,包括《心经》。《心经》的译本有多种,其中一个是《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有「如是我闻,一时」,是全的。那么由玄奘法师翻译的《心经》之所以不用「如是我闻」,也有他的道理。因为《心经》通篇二百六十个字就是在讲「如是我闻」。

它是千经万论开宗明义第一炮,不能小看呐!

中国人写文章往往在标题里就包含了这篇文章的主旨。那每一部经前面第一句话都是「如是我闻」,它是不是三藏十二部经的总标题?不仅如此,它是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万事万法的总标题、总纲领。纲举目张,不把这个纲举起来,你目张不开。把这个纲举起来,即是明心见性。文殊菩萨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如是我闻」,前面在讲「如来」的时候已经作了解释,同时,它还有几个重要的作用。佛在世的时候说法,从来没有讲过「如是我闻」,这是佛在灭度之前按照阿难的请法而规定的。当时阿难说:「佛啊,您灭度以后,我们整理您四十九年所讲之法,每一部经典之前第一句话应该怎么写?」为什么请这个法?印度民族盛行修行,当时的各家各派为了互相区别开各自教派内的经典,所以各自教派内的所有经典都必须用同一句开头语。那些自然外道,以「有」为宗的,每一部经开头必然用「吁」;以「空」为宗的,它一定是用「阿」,这是打比方。九十六种外道的经典开头语都各自不同。而佛法诠释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当然绝对不可以混同于外道。所以佛恒顺世间法,用「如是我闻」作为佛教经典的开头语。这是讲它的缘起。

那么这个开头语形成了以后,起到了四个作用:

第一,是断除众疑。怎么个断疑呢?阿难尊者无量劫以来,虽然没有成正果,但是他非常庄严,心地非常慈悲善良。据说佛有三十二大人相,阿难就有三十大人相。所以当集结经典时,阿难当众复述佛陀四十九年所讲之法,第一句经文——「如是我闻」一出口,大家就明白了,这是阿难代佛传法。否则的话,大家会以为,佛不是灭度了吗?佛怎么又出世了?或者以为,现在阿难成佛了?或者以为,是不是又有佛到我们这里来示现?这也是干扰清净心。所以以「如是我闻」作开头语,大家就都会知道这是佛的临终遗嘱。

第二,息诤。参加收集整理经典的都是证四果的大阿罗汉。你说阿难是过目不忘,这些阿罗汉哪一个不是过目不忘、入耳成诵啊?谁不想登台像阿难那样统领大众,集结经典啊?!

但是大家请不要误解,阿罗汉已经破除了我执,他丝毫没有名利之争;但是弘法利生,人人有责。阿难把「如是我闻」一说,这些阿罗汉自然也就解除了竞争的心态。阿难身为佛的侍者、佛的法藏,依佛的教诲讲出「如是我闻」,然后再把佛在各个时空点所讲之法复述出来,这是理所当然。

第三,区别于外道。有些人读经时,他先要看这是哪一派的经典。所以这个「如是我闻」会让大家一目了然,知道这是佛法经典。

第四,利于修行。「如是我闻」通大通小,各种不同层次的修行人可以以不同的观照,指导自己的修持。

可以说,有了「如是我闻」以后,万法平等。不管是什么经,泥巴经、瓦块经,只要有「如是我闻」,它就是《妙法莲华经》。遗憾的是,许多人没有讲出「如是我闻」的法义。你不把「如是我闻」讲清楚,即使是讲《法华经》,讲《楞严经》,仍然是讲的戏论法。《法华经》《楞严经》就是讲「如是我闻」。不把「如是我闻」搞明白,你讲万法平等,是诽谤佛法!

万法平等,佛为什么讲《法华经》是「经王」?为什么讲《楞严经》是「楞严」?

同样讲一句话,要看时间,看空间,看众生根机,要看你的境界。明白了「如是我闻」,万法平等也平等,不平等也平等,就是你一个人,有什么平等不平等?还用讲吗?就是这么妙,只看你闻不闻。不闻的人,你再怎么样讲,都是装模作样,不懂装懂,白白地造口业。我们要对自己的法身慧命负责,要对众生负责。一个人只要开口讲话就是在做宣传,不是吉祥加持就是恶意污染。言为心声,祸从口出,要好自为之!

至于怎么闻法,就是讲「如来」。把「如是我闻」讲成「如来我闻」是不是一样的?讲「如去我闻」是不是一样?讲「如非我闻」是不是一样?要学会举一反三。明白了「一心三藏」,你讲一切法都是如来正法,都能圆融、圆满、圆通。像这样讲法是不是很容易啊?每一个人都能讲,而且如数家珍。因为都是我们的自性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