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第1页)

  江氏厌恶地转过了头,恨恨道:“这婆娘怎么还在!”

  关氏冷笑:“也不知道这姓苏的是施了什么蛊,竟把老爷子迷得死死的。”

  江华秋沉下脸低喝道:“行了!

说这干什么,左不过老爷子愿意!

反正我们已经来说清楚了,明秋来不来都随他。看好了吉时明日去拜祭,便动工迁坟,以后不会和他们再任何瓜葛!”

  第二日,敏心跟着母亲坐了马车出城去到了外祖母唐氏的墓地。

  到地方之后江华秋片刻的吃惊。

  唐氏墓地两侧种植的松柏生长得郁郁葱葱,高大茂盛,枝叶散开来,投下了好大一片绿荫。而坟墓显然刚被清除过一次杂草,墓碑前坟包上干干净净,碑前的贡品香炉也是换的,线香才燃了一半。

  能在他们之前拜祭的人,除了江慈年,也别无他人了。

  江华秋沉默了片刻,跪下叩行大礼后,让出了位置。

  关氏、江氏、江巧龄、敏心、铎哥儿依次上前跪拜。

  只闻名而没见过面的小舅父江明秋此次也没到。敏心能看出,江华秋和母亲还是些失望。

  嗅着檀香特的淡淡香味,敏心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虽不曾见过早逝的外祖母的面,但只看大舅父和母亲对她的思念,便能知道,外祖母一定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儿孙跪拜后,又祭了三牲,烧了纸钱,随着炮仗燃放的噼啪响声,江华秋起了第一锹土,迁坟动工,正式开始。

  坟入土后,虽说他们此行的目的已经完成了,但江华秋久没回豫章,先前读书时的同窗、经商时的好友都纷纷上门拜访,少不得要应酬一番。而关氏也是豫章府人,亦要归宁省亲。他们便停留了下来。

  这日关氏去见了她以前一个嫁在豫章的闺中好友,傍晚时急忙忙催着车夫赶车回来,一到他们临时居住的别院,关氏便拉过江氏躲进了房中说话。这一说便是一盏茶的功夫,等到她们开门出来时,敏心便觉得关氏看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怜惜和愧疚。

  关氏轻叹了句:“抱歉。”

  敏心惊讶:“舅母,您这是何意?”

  第86章春榜降·

  关氏脸色微红:“今日我去见了婉娘,哦,婉娘就是我从前一个手帕交,她夫家正好和黎家是亲眷。她听我说黎家托了人来给敏姐儿说亲,便想起黎家之前给她递了帖子,道是今日即将举办宴会,便想着带我一起上门亲眼瞧瞧那黎家小子。没想到……”

关氏说到此处,竟是捏紧了拳头,一副极其生气的样子。

  敏心不解,问道:“没想到什么?”

  江氏推门出来,脸色也很不好看:“没想到那黎家今日举办的是黎世安长子的满月宴!”

  她语气微讽:“怀胎尚且要十月才能分娩,黎家长孙的生母听说是黎公子的婢女。那武定侯夫人杨氏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关氏叹道:“也是我想岔了。巧娘已是这样了,不指望着她什么,而我见了敏姐儿便觉得喜欢,心下便想着要为敏儿多打算几分。这黎公子被那武定侯夫人说得花好稻好的,哪知黎家竟是一团烂账!

嫡妻还没过门,就养下了庶长子,这般人家,哪里配得上我们敏儿!”

  敏心听到这里才明白几分。她倒是镇定,反过来还安慰江氏和关氏道:“左右那武定侯夫人不过只是上门提了一嘴,一没请大媒二没换信物,这家人便是生了十个八个的,又和我们有什么干系。”

  江氏和关氏对视了一眼,对敏心道:“我也是这样劝你舅妈的。只是她虽性子急,但有句话说得没错,你翻过年便十六了,纵使依着燕京风俗,也该定人家了。”

  敏心有些啼笑皆非:“话是如此,可也不能逮着一个人就捆过来和我成亲吧?”

  江氏喟叹。

  几人正说着话,江华秋从外头回来了。

  关氏赶忙上去服侍他脱下大衣裳,问道:“老爷今日怎么回来得这样早?”

  江华秋脸色奇怪,犹豫了半晌才慢慢道:“今天老爷子叫明秋来送了口信,说是请我们明日回去吃饭。”

  江氏挑了挑眉,嗤笑道:“他这是做什么样子?”

  关氏试探着问:“难不成,是那姓苏的从中作祟?”

  江华秋很是疲惫,似是累极,说了这个消息后简单地和敏心打过招呼后便回房休息了。关氏赶着跟在他身后也离开了。

  剩下敏心和江氏对视了一眼,敏心看到江氏毫不在乎的神情下的急切,轻声说:“您也别急,外祖父叫我们去有何事,明日便知道了。”

  江氏沉默了片刻,勉强笑了笑:“从小到大,除了你外祖母还在的时候,这恐怕是他第一次想起来还有我和你舅舅这两个孩子。”

  敏心虽是丧父的孩子,但她能从婴孩时期残留的破碎的记忆,以及身边人的言语中,清楚地知道她的父亲是爱她的,只是天不假年,叫他英年早逝,父女两隔。而江氏,外祖父江慈年虽还在世,对于江映秋来说,却不如不在。

  她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抚慰江氏从童年起就受伤的心灵,只能默默地上前,伸出手臂紧紧抱着她,如同母亲哄着小婴儿那样轻拍着她的背。

  第二日,敏心一行人乘着马车来到了江府。

  早有侍从在门口等候他们。

  进到厅堂,敏心现江慈年已经坐在了上处。见到这一群儿孙到访,江慈年简单地做了手势,示意他们坐下,互相客气地问候过一遍后,他便让大家都动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