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第1页)

  只是6畅这句话说完后,她没有再接话,两人之间的氛围便陡然冷淡了下来。

  只不过她不曾动作,他便也没有离开。只是站在那里,安静地、静谧地、互相对望着。6畅高大的身体挡在书架一侧,脚下这片寸方之地,仿佛成了世外桃源,彼此吐出的气息,在此缠绕着消散。

  她还记得他的名姓……他也从母亲那里探得了她的姓氏,而她看起来,丝毫不意外。他们此时的意外相遇,若是写进话本子里,想必定是才子佳人的畅销类型——她自是佳人,而他,就且让他片刻自诩是才子吧!

  然而二者身份深如鸿沟,他6家不过是绍兴一普通的耕读的人家而已,眼前这妙龄徐氏小姐,倘若他没有猜错,她的身份家世,不是他能够随便高攀的。

  燕京最火热的丝绸铺子越溪春背后的东家姓甚名谁,稍稍打听便能知晓了。她母亲留的地址是总店的地址,那日前来接她的马车制式,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而永泰侯府是皇亲贵戚,又是名门望族,此等门第,与他简直是云泥之别。

  有缘无份。

  6畅知道,他们此时能说上片刻的话,已是天赐的缘分了。

  只是不知为何,他脚下迟迟没有动作。他站在那里挡住了去路,她便也不能行动。

  她却无怨言,只是温和的,仿佛带着无限哀婉的望向他。

  似乎过了许久,又似乎只是几瞬时间,他沉沉的吐了一口气,脚步一转,侧过了半个身子。

  她微微一顿,微移莲步,从他身边经过。

  敏心走了没几步,身后突然又传来一声唤:“姑娘请留步。”

  敏心回身,就见6畅宽大的手掌里托着一枚用帕子包裹着的精致的金臂钏,赤金在光辉照耀下散出迷人炫目的色彩,那小巧的金钏与他的手掌一比,简直小的像孩童的玩具。

  “这……可是姑娘的?我在母亲的禅房里捡到了它。”

他低声道。

  敏心讶然。

  她正要说话,外头忽然传来小丫鬟的叫声,伴随着脚步声:“小姐。辛大娘子回来了!

您在哪儿呀?买好了书吗?”

  6畅一怔。

  就见敏心匆匆伸手往他手掌一探,抓起那枚金臂钏就仓促地离开了。

  只有一句“多谢”

,还回荡在这小小角落,回荡在他的耳边。

  又一阵喧哗的吵闹声从店门口挤了进来,是临近书塾里上了半日课下学的学生们。

  还有街道上远远的叫卖声:“馄饨喂——开锅!”

“树熟的秋海棠1”

  尘嚣芜杂的熙攘声响,叫他顿时回到了人间。

  好似大梦初醒。

  方才那片刻辰光,不似在人间。

  只是……6畅苦笑长叹,竟忘了问她,她带着的那枚玉玦是从何而来了。

  坐在回府的马车里,敏心的手在宽大的袖口下不停地那枚失而复得的金臂钏,不顾一旁江巧龄迷惑的眼神,只是呆呆地凝视着眼前的车帘,仿佛那上面绣了朵花似的。

  她的心在胸腔里砰砰直跳,说不出的心燥耳热。

  怎么会这样的巧,今日刚好意外遇上,他就归还了这枚金臂钏,难不成,他一直随身带着?

  哎呀!

敏心突然低叫出声,他的那枚国子监青玉佩,还在她的闺房里静静躺着呢。

  丢了这样一枚身份玉佩,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有什么麻烦……

  敏心忽然陷入了无限遐思。

  第77章惊旧闻·

  回到了侯府,敏心带着江巧龄往照妆堂走去。

  许是这些时日他们听从了百里太医的建议,关氏、江华秋多陪伴在江巧龄身边,又有敏心这个同龄姊妹与她说话闲聊,还定期半强迫地带了她出门逛逛,江巧龄的情况好转了许多。

  起码旁人与她说话时,她能回上几句而不是呆了,平时也突然冒出一句前言不搭后语的刻薄话来了——按照百里太医的说法,这是心里舒畅了,人也就好起来了。

  一路上敏心和江巧龄聊了几句越溪春里进料子的花色,还有书肆里卖着的时兴话本。总之,巧娘总算对外界提起了一点点的兴,而不是仿佛封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望着这个表姐乖顺的面容没了先前的呆滞气质,敏心很是有些感慨。

  门口小丫鬟瞧见两位小姐回来,低眉顺眼地问了声安。

  敏心踏进正屋,抬头一看,不由得笑着打了声招呼:“舅母来了。”

  关氏拉着女儿在身边坐下,笑道:“你们姊妹今日出去逛得怎么样?”

  敏心道:“替母亲收了这一季的账本,表姐看中两种花样的料子,我已叫他们包好送过来了,到时候给表姐做身衣裳。”

  江氏看到秋雁手里提着的包裹,有些奇地问:“你这是买了什么?”

  不待敏心回答,她扭头笑着和关氏说:“我这个女儿倒是有些呆的,出门去店里只晓得查账收账,这次倒是开了眼了,瞧她主动买了东西回来。”

  秋雁有些求助地望着敏心。

  敏心知道她去书肆的时候秋雁就留在铺子里陪着江巧龄,并没有跟着她,她也不想为难秋雁,当下就爽快地说:“这是秦老所著的《经尚书》,书肆里刚好剩下最后一套,女儿想着六哥、九哥还有宋家大表哥都要下场落试,便买了回来,叫书童抄几份,找个机会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