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中国最后一个锦衣卫 > 第183章多事的夏天

第183章多事的夏天 (第1页)

作者:窝头就咸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六月的天气,十分的炎热。

陕西大旱,河北大旱,山东大旱,个别地方已经旱了三年,去岁大饥,今岁复大饥。

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人相食,朝廷却面临无粮赈。

与此同时,北方大旱,滴雨不下,南方却频水灾,大雨下了一月多余,江河水溢,漫上堤岸之后,房倒屋塌。

四川,广东,广西又生了地震,京城也生了地震,死难之人,成千上万。

偏偏在前几天,恭王厂,存放火药不当,生了大爆炸,爆炸的火光,比一千颗太阳还亮。

地面建筑被一扫而空,死者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爆炸造成的浮尘,在天上一直飘了三天三夜,完全遮蔽了阳光。

三天以来,京城完全就是日夜不分,人行走在路上,如同鬼魅。

就连在深宫之中的天启皇帝也感到了震动。

紫禁城三大殿之,皇极殿鸱吻被一劈两半,掉落在地上,砸死了五个宫女。

大殿从上到下,裂开了深深一道裂纹,就连台基都被一劈两半,缝隙之大,能伸进一个人的手臂。

天启元年,真的就是灾祸不断。

西南的战事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贵阳城已经被安邦彦等叛军,围困了一百多天了。

而辽东的努尔哈赤还在摩拳擦掌,虎视眈眈。

如今的大明帝国,天灾人祸不断,有些地方根本就已经收不上税金了。

可是花钱的地方却很多。

年轻的天启皇帝,没办法,狠狠心,跺跺脚,万历皇爷那些年挣来的不少矿税,再加上骆虎从西班牙带来的那些黄金,构成了天启皇帝的内帑。

之前泰昌皇帝已经出了一百万两银子,仅仅事隔几个月后,天启皇帝不得不再次拿出一百多万两银子,同时面对两场战事。

哪里有多余的银两,去赈济灾民。

丰年之时,大明的整个收入也不过是三百万两银子。

而今年年大旱,这笔税收越来越少。

天下的财富就这么多,拆东墙,补西墙,皇帝也不得不变成一个拆墙和垒墙的能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天启皇帝再怎么辗转腾挪,也难以照顾到全部。

这就让那些深处灾荒之中的灾民,面对官府的盘剥,不得不铤而走险,**而起。

好在这个时候,农民的起义军规模还不算大,总是很快就被扑灭了,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这就是年方十七的皇帝朱由校所要面对的危局与困境。

谁敢说天启皇帝只是一个木匠庸才,来,让他过来试一试!

至少在天启五年以前,皇帝是很英明的,而且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有才的皇帝。

天启皇帝敏锐的就认识到了,眼前这个种因素造成的危局,最迫切也是最要命的,最该先解决的,就是辽东问题。

于是下面的那些大臣,在皇帝的示意下,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皇帝先带头,亲手写了祭文,在骆虎的陪同下,率领群臣,来到社稷坛,昭告天下。

谕祭辽阳文武将吏主客官兵曰:蠢兹建酋,逆天犯顺,诱我叛将,蹂躏东陲。

重镇宿兵,期图剪灭,天未悔祸,师熸城摧。

一时巡察之使、封疆之臣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以至四方援兵,三韩戍卒,殒身矢石,暴骨沙场,朕甚痛之。

……

骆虎想到了在辽东的日日夜夜,两次守卫沈阳城,浑河血战,燃烧的烈焰中,朱家臣,雷万春,秦邦屏,陈策……

从死在沈阳城死难的那些士兵们,到浑河血战当中全军覆没白杆兵们,战死者的尸体堆满在城墙之下,碧血染红了河流。

一桢桢,一幕幕,化为火焰的黑灰,在空中翻卷,纸人纸马,被烈火吞噬。

由此又想到了辽东巡按张栓,临死就刑之时,还专门起身四方拜了拜,拜过父母和家国以后,还不忘讥笑敌人。

又想到辽阳城的厥楼大火,袁应泰为了防止自己落入孙得功之手,选择自焚。

那一刻骆虎心都碎了。

……

置祠延世,存恤孤嫠,国有愍章,有加无靳。兹特遣廷臣会同督抚等官谕祭尔等,文武将吏为位列衔主客官兵大设坛祭。

鸣呼忠义节烈,精爽神明,国殇鬼雄,为厉杀贼,朕方简置节镇重臣,亟图方略,以张天讨,歼兹凶丑,慰尔忠魂。

惟尔等殉国英灵,死绥生气,凛凛如在,尚克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