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中国最后一个锦衣卫 > 第173章浑河血战二

第173章浑河血战二 (第1页)

作者:窝头就咸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浑河。

浑河之所以叫浑河是因为每年长白山雪水消融从上游冲刷下来大量泥沙,让这河流呈桃粉色。

后来,浑河又让当地百姓叫成了红河。

红河,顾名思义,河流之色变成血红色!

浑河与红河一字之差,可是这个改变就在天启元年三月十五日。

这都是源于一场血战!

当骆虎找到秦邦屏兄妹才知其一路急行军,生怕赶不到沈阳城前,沈阳就落入敌手。

可石柱土司手下的白杆兵全凭两只脚赶路,仅有少量马匹也是云南的滇马,很低矮,驮物还行,上不得战场。

就这么千里迢迢全凭两只光脚仗量,一路从成都赶至辽东。

夜,篝火旁。

骆虎看到秦邦屏兄妹的两只光脚,尽管脚底结着厚厚的黑色老茧,可行走在浑河两岸尖锐的石滩路上,仍不免被磨破流血。

他多少有些心疼道:“临来之时未想那么周全,这样吧,让几人陪我驱马连夜回趟辽阳城,给你们拿些布靴,给养!”

“不必了,后面还跟着江浙营近六千人,陈总兵那里会多带的粮食!”

秦邦屏这话才让骆虎明白原来不光是他们这四千四杆兵,后面还有江浙大营。

“好吧,只是我这次来也没能给你们带些什么来,一时赌气,让袁应泰配到这里!”

说到这里,秦邦屏见骆虎一脸无奈之色,便小心问:“那袁大人是不是极不好伺候?”

“不!”

骆虎长对着夜空长叹了口气:“他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官,却在一个不适合他的位置,我不希望他死,要是辽阳一失,只怕他……”

此时此刻,骆虎心境复杂极了。

他扪心自问,在大明承平二百余年之后的今日,有谁能够一心为天下百姓着想,为大明江山着想?

不由的对秦邦屏笑道:“你虽是石柱土司,也算是朝廷命官,估计你也见惯了官员们只徒自己私利,罔顾其它,上负君恩,下负百姓,实心办事的又少之又少,袁大人算一个,你们兄妹两人也算一个!”

秦邦屏听了这话哈哈大笑,爽郎的笑声回荡在夜空,让在潮湿河岸边,篝火旁打瞌睡的士兵们纷纷抬起脸来朝这边看。

“大人,您错了,您也算一个,我们兄妹二人手下这些阿哥们更是不计生死,个人得失!”

秦良玉补充道。

她是一个年近四十的女子,十分的壮健,浑身上下干净利落。

尤其是放在她旁边的山文甲更是夺人眼球。

她见骆虎好奇的看着这身甲胄,便打开来给他看:“这身甲胄还是万历皇帝赐给我的,我哥也有一身,不过他没舍得带!”

就见这身甲胄,是甲杖局特意为其量身订造,上面的铁甲叶,臂手,护臂上都是他们民族特有的纹饰。

尤其是那战盔,骆虎一见就笑了,这是他从西班牙人手里抢过的银盔,让万历皇上随手赏给她了。

他看破不说破,就见她用白绢仔细擦拭,这身甲胄她经常上油保养,直至现在也明光闪亮。

“上差,我明月与后金人作战时就穿着,这身甲胄,一定要把努尔哈赤头颅斩下来,献给袁大人!”

秦邦屏和骆虎听了他的话,哈哈大笑。

果然秦良玉一穿上这身甲胄以后更显英武之气。

远处的浑河水哗啦啦的流,橘红色的,火焰一跳一跳的,三个人的笑声在回夜空中来回回荡,这让骆虎的心情感到稍微好一些。

不过他一想到明日后金人说不定就会来,不由的非常的忧愁。

因为女真人都是骑兵,而看看秦邦屏兄妹几乎都是白杆兵,根本没有一个骑兵,也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抵御如狼似虎般的女真铁骑。

而秦邦屏似乎看出来,骆虎的担忧便对他说道:“上差,请放心我们白杆兵天下无双,万历皇上都是知道的,不相信你来看。”

秦邦屏拿过一根长长的白蜡杆,交到了骆虎手中,这正是他们所用武器。

骆虎接到手中就觉得这白蜡杆分外沉重,抬眼一瞧,杆头上是把长刀,刃长六尺三分。

如此长度着实让人胆寒,刃都比人高了!

这还不算什么,最绝的是杆柄上有环扣,互相之间可联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