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第3页)

李芙蓉高声打断:“我没着急!”

“是是,你没急,你只是恰好出了点汗,恰好杀敌勇猛,恰好过来探望。”

李清愁敷衍道,“她身上真有伤,小心弄疼了。”

李芙蓉动作顿住,扭头问:“真有?”

李清愁说:“我会骗你?难道我不可信?”

李芙蓉这才收回手,略微息怒。她抱臂道:“大军将会返回徐州整备,咱们取下高平之后,赵郡旧土也自然不战而归。此番犹有余力。”

她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有。齐军到目前为止连战连捷,没有太大伤亡。而且军供补给也一贯到位,众人自然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想法。

薛玉霄却道:“不可。”

两人俱看向她。

薛玉霄起身披上外衣,边穿边走,道:“你们跟我来。”

两人随着她一路下楼,走到地底仓储的库房当中。徐州乃是粮草的囤积中转之地,守住这里,前线大军便可不愁补给。

仓储库房的粮食堆积如山,看起来足以供应大军。薛玉霄不言不语,从中取出一袋,抬手用刀刃割开袋子,上面是陈年的粗粮。

“有什么不对吗?”

李芙蓉问。

薛玉霄将裂口扩大,撕裂下方。李清愁见惯贫苦,爱惜粮食,见她撕破袋子,当即下意识伸手去捂住缺口,以防粮食漏出来沾到尘土,但入手的却非食物,而是草絮。

李清愁愣了愣,亲手将袋子撕开,发现除了上方的一层陈粮之外,下面却全部都是草絮、麦秆、以及混着的沙土增加重量。

她怔怔望了许久,扭头去看薛玉霄:“你早就知道。”

薛玉霄道:“守城的第二日,我就派人仔细检查粮食数目。那时芙蓉娘在外整肃军纪,并不知道此事。从第三拨运输来的粮草开始,就全部都只有上面这一层。”

她说着,跟着蹲了下来,抽出底层的草絮握在掌中,继续道:“我派人暗自将这些粮食重新统计造册,将可以食用的粮草重新装袋运输,数目堪堪足够打下高平郡,但要快、要迅猛。军粮不足会动摇军心,此事我不能说,只好出此下策,让你担忧了。”

李清愁闭眸又睁,叹道:“你……唉,这颗七窍玲珑心要是生在我胸口里,都要把我活活累死。”

“所以,我们必须班师回京。”

薛玉霄道,“你的速度比我料想的要快,供给还有余裕,倒是没出什么险峻之事。我猜想后勤总调度乃是大司农李静瑶大人,她的嫡女和表甥女都在此,必然不会这样做。司农卿大约不知道此事……这些粮食是从国库仓储中支取的,不知道是哪一年的陈粮……”

按亲戚辈分算,李清愁虽是旁支,但也算李静瑶拐了几道弯儿的表甥女。

李清愁道:“你的意思是,那位不想让我们打下去?但粮草之事岂可儿戏,若没有你隐藏计算,粮草不足的事情一旦被发现,士气涣散,人心思归,未必能攻下高平,恐怕会迫使大军休战回京。”

薛玉霄道:“她本来也只想取回徐州……能取回高平郡与半个赵郡,则为意外之喜。不急,我们等几日”

“等什么?”

“等一道圣旨。”

两人俱是沉寂。

不出所料。在整备的这几日,圣旨下达至主将书案之上,内容是夏国已经派遣使者议和,命令桓成凤立即班师回朝。

主将当着信使的面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将御赐的砚台砸得粉碎,其余将士也义愤填膺,恨失此良机。只有薛玉霄在心中略微一松——谢馥想要议和修整,增强国力,减少战事,思路可以理解,但方法太过极端……这些粮草上的问题在分发时很容易被发现,数量把控得很微妙,其意是为了迫使大军回来,以免有“将在外,皇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