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第1页)

作者:衣青箬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张太后是个柔弱的性子,也没主见,朝堂上的事说不上话,要笼络住她很容易,也不会有任何坏处。

  想通了这一点,她不由拍了拍贺卿的放在桌上的手,感叹道,&1dquo;这一阵子忙得很,顾前不顾后的,许多事情难免疏忽。好在有你提醒,否则哀家真是&he11ip;&he11ip;”

  她顿了顿,拍板道,&1dquo;那邱姑姑明儿就收拾东西去坤华宫伺候吧。太后和小皇子身份紧要,不可疏忽。”

  &1dquo;是。”邱姑姑连忙点头应了。

  她虽然不想离开太皇太后身边,但那也是因为怕从此失去了宠眷。可跟着太后和小皇子,也是为太皇太后办事,而且是要事,自然不必担忧会被忽视。何况&he11ip;&he11ip;

  说句大不敬的话,太皇太后如今是这后宫之主,手握着开国以来后宫女子从未有过的权柄。但说到底,这些权柄将来终究是要交还给小皇帝的,她去伺候那位主子,将来的前程说不得会更好。

  太皇太后出手,自然不会只去一个邱姑姑,第二日贺卿到坤华宫去时,便见这里遍地都摆满了东西,是太皇太后才着人送来的。邱姑姑领着几个宫人正在清点整理,张太后坐在一旁看着,脸上的表情还算放松,显然邱姑姑的手段不凡。

  而那个抱香已经被挤到了角落里,安安静静的,不仔细看都找不见人。

  一见她,张太后便站了起来,面上带出几分亲近之色,&1dquo;真师快请坐,我方才正与邱姑姑说起您呢。”

  往事都成云烟,林太后心底那一点微微泛起的波澜很快就平复下去,恢复了一贯的端严。

  她将整个问道宫检视了一番,对邱姑姑道,&1dquo;虽是方外之地,到底寒素了些。传令内侍省,重将这里布置一番,好叫慧如真师住得安稳,如此才能精研道法,为我大楚祈福。”

  &1dquo;多谢太皇太后。”贺卿已经得了消息,因此改了称呼。

  林太后摇头,&1dquo;还未曾正式下旨。”

  &1dquo;那也快了。”贺卿道,&1dquo;听闻今日顾学士舌战群儒,将群臣驳斥得哑口无言,此事已经定了,明日就要下旨。既如此,称呼也就该改了。”

  二人进屋坐定,上了香茶果品,林太后便道,&1dquo;等下了旨意,便该移宫了。养寿宫距离此处不远,哀家选了那里,将来也可时时见面说话,一起作伴。我进来读了几卷道经,也颇有所得,等略空闲些,正好与你切磋领悟。”

  &1dquo;娘娘不嫌弃我愚笨就好。”贺卿道。

  &1dquo;只是却不知朝堂上的事,何时才能安顿下来。”林太后放下茶盏,微微一叹,&1dquo;如今朝上这些大臣们各怀心思,各自为政,不听宣调,哀家又是女流之辈,不能直接出面,若是没人压着,只怕&he11ip;&he11ip;”

  &1dquo;不是有薛相公在?”贺卿问。

  林太后微微摇头,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折子递给她,&1dquo;你瞧瞧这个。”

  &1dquo;这&he11ip;&he11ip;”贺卿犹豫的看了她一眼,&1dquo;这恐怕不妥。”

  &1dquo;有何不妥?哀家看得,你自然也看得。”林太后道,&1dquo;真师如今已是方外之人,权当是替哀家化解烦忧便是。”

  贺卿这才打开奏折,却是薛知道请辞的奏折。

  这是前一世里没有的事。——自然,那时薛知道一力扶持中山王贺垣登位,虽然贺垣狼子野心,所做的事情令朝臣们都颇不满意,但毕竟是从龙之功,他这平章事的位置坐得稳稳的,一直是朝臣与贺垣对抗的领军人物。

  却不想改了贺垣登位的可能,却让林太后与他生出嫌隙,竟是提前请辞了。

  贺卿这段时间将记忆中的大楚的历史反复翻看,又回顾了不少后来之人对这段历史的评价,甚至包括不少小说家言。

  是的,现在贺卿已经知道,那位神奇的穿越女,所获取的大部分专业知识,竟然是来自各种各样的小说。不过其中杜撰的成分虽然多,但也未必都没有道理。而且大抵因为与故事结合,记忆反而更加深刻。

  贺卿将这些说法一一列出,进行比对,取其中较为可靠的部分,也算是对这段历史有了一点心得,不再是当初那个居于深宫之中,朝中大事一概不懂的大长公主。

  43。第43章天理昭彰

  但是现在,无论是对贺卿还是林太后而言,这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

  有大行皇帝的血脉在,自然比从宗室之中遴选合适的人上位更好,

  至少他们能更主动的去掌控眼前的局面,

  而不是让另一个人做主。

  这提议虽然有些异想天开,

  但不知怎么,

  林太后看着贺卿的模样,就郑重将之记载了心里。第二日召见重臣议事时,便先没有提君人选的事,

  而是召了太医过来。

  众人以为是她身体不适,

  因而纷纷开口询问。林太后只含糊应对,等太医院所有太医都被请过来了,

  这才一摆手,让侍立在自己身后的一行女子上前,

  &1dquo;请诸位太医给她们瞧瞧脉象。”

  能站在这里的人,一颗心恨不得长十个心眼,

  见此情景,已经明白了五六分,纷纷沉默着,等待诊脉的结果。

  太后如此兴师动众,不论是宗室重臣还是太医们心里多少有了一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