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第1页)

  开始学戏是他八岁时,请来教戏的是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先生按照教青

  衣传统的方法,先教他唱《二进宫》。谁想四句极普通的老腔,教了很长时间,他总是不能上口,先生见他进步太慢,认为这孩子没有希望,就对他说:&1dquo;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说罢

  竟拂袖而去,再也不来教他了。梅兰芳成名后,有一次爷俩又见面了。朱先生很不好意思地对他说&1dquo;我那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梅兰芳笑着说:&1dquo;您快别说了,我受您的益处太大了,要

  不挨您这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苦学呢!”

  梅兰芳开蒙的老师是吴菱仙(&1dquo;同光十三绝”之一时小福的弟子)。梅时年九岁,家里把他送到姐夫朱小芬(名丑朱斌仙之父)家去学,同时学

  戏的有表兄王蕙芳和朱小芬弟弟王幼芬。吴菱仙当时已经五十岁了,每天早晨五点钟就来到朱家,带着这三个学生到城根空旷的地方,遛弯儿、喊嗓子。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练完后,他

  再带他们回朱家,吃过早饭便开始教戏。步骤是先教唱词,唱词背熟后,再教唱腔。吃过午饭后,另一位老师带着胡琴来先吊嗓子再练身段并学习唱段,晚上还要念本子,熟悉整个剧情

  及剧中的人物。每天均非常紧张。吴先生不管是教唱腔还是教各种基本动作,均极严格认真。不达到准确的程度,是绝不放过这三个学生的。

  在三个学生中,吴菱仙则把大部分精

  力都集中在梅兰芳的身上,决心把他教育成名,培养成材。为什么吴先生有这样的心愿呢·一是他深知梅家只依靠梅雨田一人的收入维持全家众人的生活,是极其困难的。家境已是每况愈下

  ,不能为梅兰芳专请教师,只能送来朱家学习。对这样一个幼年丧父的附学的学生,自然是另眼看待,所以对梅兰芳就形成反客为主了。另外吴先生在&1dquo;四喜班”工作多年,钦佩梅巧玲品

  德高尚并与他感情极好。有次吴先生家里生意外,梅巧玲知道后,就远远扔给他一个纸团,吴先生打开一看是张银票。他这样赠款帮助别人的事例很多。吴先生为了追念故人,决心把仗

  义疏财、忠厚待人的梅巧玲后代培养成人,故他把心血绝大部分都倾注在梅兰芳身上。吴菱仙虽已年老体弱,但仍不顾疲劳地认真教导,并从不责打学生,这样开明的老师,当时可谓是凤

  毛鳞角。

  梅兰芳在吴先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的帮助下,自觉吃苦,努力学习,虽&1dquo;天赋不高”,却比王蕙芳、朱幼芬进步快,学戏在后,出台在先。这与吴先生的特殊关心是分不开的

  。正是在他的教诲下,梅兰芳在唱段和唱腔等方面学的均非常扎实。

  这个时期里,吴先生教会梅兰芳很多戏,第一出学的是《战蒲关》,后来相继学会了《二进宫》、《三娘教子

  》、《彩楼配》、《三击掌》、《探寒窑》、《二度梅》、《别宫》、《祭江》、《祭塔》、《孝义节》、《孝感天》等青衣正工戏;还有《桑园寄子》、《硃砂痣》、《岳家庄》、《浣

  纱记》、《九更天》、《搜孤救孤》等青衣配角戏;一共有三十几出,为梅兰芳后来成为一代青衣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梨园世家·学艺登台第一次登台

  清光绪三十年七月七

  日(19o4年8月17日)梅兰芳开始了他的舞台生涯。他当年才十岁。这一天在北京广和楼茶园,&1dquo;斌庆社”戏班贴演应节灯彩戏《天河配》。他串演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里的织女。这次

  登台是吴菱仙的主意,他考虑梅家的经济状况已无法延聘专任教师了,让梅兰芳早一天登台演出,既是实践的机会,也为他家里多有一点收入。他就和&1dquo;斌庆社”的班主商议,班主爽快地

  一口应允了。演出时,这场戏有个鹊桥的布景,桥上插着许多&1dquo;喜鹊”,&1dquo;喜鹊”里点着蜡烛,煞是好看。梅兰芳演的织女要登上鹊桥,是吴先生把他抱上了椅子,他很兴奋忘了胆怯,很

  投入地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登台演出。

  通过广和楼的第一次登台及此后的舞台实践,开阔了梅兰芳的眼界,技艺也有进步,更促进他努力学习。他的两个小同学朱幼芬、王蕙芳此时

  也知道实践的重要了,不久也开始登台,幼芬专工青衣,蕙芳兼学花旦。在日后有一个时期里,王蕙芳曾与梅兰芳齐名,有&1dquo;兰蕙二芳”之美称。

  梨园世家·学艺登台搭班&1dquo;喜连成”

  光绪三十三年(1o;富连成”),同他一齐进入&1dquo;喜连成”带艺入科的学生还有老生&1dquo;麒麟童”(周信芳)、&1dquo;小益芳”(林树森),花旦有

  姚佩兰等人,与他们同台演出的有老生雷喜福、王喜秀,武生康喜寿,花脸侯喜瑞、钟喜久等。当时都是在广和楼演出日场。每日晚间梅兰芳仍在朱小芬家学戏,仍由吴菱仙老师教青衣戏

  。同时还向姑父秦稚芬及伯母的兄弟胡二庚学花旦戏。白天演出,晚上学戏,双管齐下,同时并进,使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进步很快。

  那个时期,戏班的规矩是青衣、花旦的界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