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植物间谍1 (第3页)

作者:西羚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出,最后将滚烫的茶汁放在有油炸米花、豆类、花生米、苡米等佐料的茶碗中饮用。

按风俗来分,还有白族三道茶、客家擂茶、惠安女茶俗、新娘茶等等。

嬴政看着五花八门的制茶法和饮茶法,觉得还不如那基诺族的凉拌茶来的方便。

但是他知道,不同的饮茶法定然有不同的原因,还是得研究。尤其是看到那么多少数民族有各种喝法,已经把茶叶融入自己的文明,就知道茶叶有多重要了。

茶也是一种植物,嬴政看向农家领头人:“这茶……农家?”

农家领头人很想说:陛下,臣做不到啊!

嬴政:“不行?”

农家领头人咬牙:“可以!

臣这就召集农家子弟挨个尝试一番!”

当着百家领头人的面,怎么可以说不行!

刘彻刚开始还眼馋地看着《茶经》,恨不得让天幕放出里面的具体内容,然后就看到各种吃法,顿时哈哈一笑:“天幕果然贴心,快,好好记下来试试,这可是大汉本来就有的宝贝。”

汲黯看着唐朝煮汤似的往茶里面各种加佐料,颇为实用性地说道:“看起来百姓餐桌上又多了一道菜。”

这种大汉本来就有的宝贝,恐怕不需要朝廷文,看到天幕后百姓自己就会主动去寻找,然后跟着天幕的方法去尝试。

董仲舒看着宋朝的点茶戏,十分向往:“如此悠然自得,颇有隐士高人之风范。”

李广作为武将不喜欢繁琐工序:“我倒是更喜欢那泡茶法,简单,清爽。”

卫青生性谨慎没多说什么,但是因为天幕提点后也得以被带到朝堂之上的年幼霍去病带着几分孩子气笑嘻嘻道:“我还是觉得直接捣碎了吃好,想吃甜的加点蜜水,想吃咸的加点盐,想吃酸的加点梅子。”

孩子气的话说得大家集体哈哈大笑。

汲黯抚须道:“此话言之有理,对于百姓来说,恐怕这一种吃法最容易普及。”

百姓哪有那么多佐料,又或者那么多茶具和闲心去玩花样,能吃,好吃,有用还饱肚子就是最实惠的。

与秦汉时期的各种尝试不同,大唐已经有了成熟的饮茶法,看到天幕放出后世的饮茶法觉得可以都试试,更骄傲的是茶圣是大唐的。

“茶圣!

又是一位圣人!”

贞观年间,李世民高兴地拊掌,“不知道这位大唐的茶圣是什么时期。”

“诗圣也是我大唐的,又多了一位茶圣,大唐不愧是人才济济。”

长孙皇后开开心心说道。

长孙无忌喜气洋洋补充:“还有我们贞观群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后世也都很有名。”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比俸禄的时候还开心。

在民间,百姓也很开心。

“这茶叶的吃法原来这么多种都可以吃,我们自己也可以找找。”

许多住在山林附近的村民一边仔细看天幕里的茶叶树长什么样,一边商量着。

看起来就是长在山里的,这年头靠着山的百姓谁不进山,想吃肉进山打猎,想烧火进山砍柴。

原本就依赖山,在天幕讲过过度砍伐的危害后,京中的皇子公主们开始带头种树,下面的贵族和官员乡绅也有样学样,在被砍秃了的山里开始种树浇水。

百姓们开始有了意识,绕过太小的树苗,就跟捕猎略过怀孕的母兽一样。

总得给后人留着点,别一下子吃得山穷水尽。

有了茶叶的多种吃法,百姓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可以跟着动物去觅食,可以简化那些看起来高级的不能承受的食物。贵族的茶吃不起,山里的野茶还是可以找找的。

“茶圣!

又是一位圣人!”

贞观年间,李世民高兴地拊掌,“不知道这位大唐的茶圣是什么时期。”

开元年间,正在与友人们一起喝茶论道的6羽惊讶地抬头。

“茶茶圣?”

“你竟然是茶圣?就你这长相?”

诗僧皎然语气戏谑地说道。

另一位友人李季兰轻轻白了皎然一眼:“你这和尚,怎么嘴巴这么毒。”

皎然哈哈一笑:“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

6羽磕磕巴巴说道:“没没事。”

他幼年时期因为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被父母抛弃,因为太过年幼,长大了也不记得父母是谁。

后来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捡到并收养,从小在寺庙养大,跟着僧人学字学佛经学煮茶,但是并没有出家之心,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