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第60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盘心,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余者,真实心如是。

觉海性澄圆:上来两句就是为一心三藏开路。「觉海」就是真心本来面目,「性澄圆」就是讲性空真色。「觉海」是不是无形无相的真空?注意,这是用别教开路。「性」,他的真空本性是什么?就是「澄圆」——这个「澄」是寂,这个「圆」是照。寂而常照,不变随缘,显现出十方法界,是不是「圆」呐?也就是说我们的真空不空,真空当下即是妙有。「澄圆」,就是即空即有,即寂即照。

圆澄觉元妙:这是讲妙有非有。妙有当下就是空。也就是「性色真空」,万相的本性就是真空。这个「圆」是讲十法界之万法,就是照,这里「澄」就是寂。照而常寂,随缘不变,即照即寂,即有即空。「圆澄」,就是我们本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圆」当下就是不变。「元妙」,本来就是我们的妙体,本来就是本觉智慧,始觉原来就是本觉。也就是重复,「圆」原来就是那个「澄」,妙有原来就是那个真空。「觉元妙」的「元」就是原来的原,这是按照别教的次第来观照。

元明照生所:在后面连续几句话高度概括总结168个字,在高度概括总结三种相续。「元明」,是我们的本觉、本明、本体,本来就明,本来就有智慧。「照」,就是生相无明。「生所」,由于生相无明而显现出业相无明,就是「因明立所」。

所立照性亡:「所立」,因为现出这个业相无明以后,紧跟着就第二个念、第三个念,然后盯住业相无明再观照。那个第二念是表无量的第二个念,是作为转相无明,然后转相无明又被业相无明调虎离山,离开了本觉本明,盯住了那个妄现的业相无明,在这打妄想。所以本觉本明就遗失在我们的邪知邪见里。虽然亡,有没有真正亡掉啊?他当下就是转相无明。

业相无明也好,生相无明也好,元明也好,都是一个东西。可是不这样讲,我们不容易明白。佛硬着头皮讲了《楞严经》,讲了《法华经》。真正大根机之人,几句话就了事。越是真理越简单,假传万卷书,真传就是一句话,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如是我闻」。「所立照性亡」,这是我们本有的智光就被转为能见的见分之光。

我以上讲的那个山西老居士,念佛念到九点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不是叫「元明」?后来他夫人回来,说黑咕隆咚干啥呀,他一下什么也看不到了。这个时候本有的智光是不是就转为能见的见分之光了?所以能见的黑暗是不是黑光啊?然后灯一开就看到白光了,就变成见分之光了。因为他老婆回来说黑咕隆咚的,是不是所立了?所立了,这个照性就亡了。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总而言之,虚空是迷妄而来。我们有了一念业相无明,是不是变成我、他这个对立了?是不是就有空间了?是不是就有虚空了?这叫「迷妄有虚空」。就是由一念业相无明将本有真空浑浊为晦昧之空,成就了这个虚空。「立世界」就现相了。当我们有了虚空的感受以后,我们的转相盯住业相在观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心里本有的那种坚固的妄想就显现出地水火风、红黄黑白、山河大地等种种的相分,这叫「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由坚固的妄想而成就了国土。广义而言,风云雨雾是不是都是国土啊?我们的肉团身都是国土。「知觉乃众生」,「知觉」就是能知、能觉。这里「众生」是有情众生,前面的「国土」是无情众生。当然,无情众生也是知觉,这里特指生命层次比较高的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这个「空」是虚空,「大觉」是真空。我以上讲了,我们有时呆头呆脑地在那里愣傻,别人叫你几声,等叫第三声你惊醒了。又说你在想什么,但是你刚才什么也没想到,是不是?什么也没想就是真空,一出定就有想了,就成虚空了,是不是有了空间的感受?所以以先后次序,这个虚空是不是生在真空中啊?没有任何念头那就是真空了,打这个比喻。「如海一沤」,「沤」是个水泡,打比方,虚空在我心里就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泡。实际上虚空是不是当下就是真空?到底谁大谁小?都是一个东西。

有漏微尘国:包括有情世界、无情世界,和所谓根身与器界。「微尘国」,大至佛刹,小至微尘,皆是国土。皆依空所生:世界上的万法都在虚空包容之中,虚空由我们一念妄想所现,依此观照十法界万法。这个「生」解释为变现。因为讲生就有能生、所生,就是有二法门,而能现、所现是一个东西。

沤灭空本无:我们的真心比如大海,虚空就好像大海里的一个水泡——这是通过分别法来观照,拓宽我们的心量——何况天人鬼畜、泥巴瓦块这些东西?是不是虚空这个水泡里的一点点东西啊?况复诸三有:「诸三有」是欲界、无色界、有色界。说到有情、无情一切众生,都是唯真心一念之所变现。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无二」再没有第二个法门。「方便有多门」,明心见性以后,我们修任何法门都能帮助我们成为究竟圆满之佛。像龙女那样根机特别利,当下即成圆满佛。她不用方便法就成佛了,用究竟法就可以直接成究竟圆满之佛,但是绝大多数人来讲呢,他先成分真即佛。要成为圆满之佛还要有一个过程,要修证,这个时候你修任何法门都行,包括什么法门都不修也是一种法门。所以一定要搞明白,必须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才可以说万法平等,都能成就。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圣性」就是指我们的本性无所不通。正法、邪法、大法、小法,没有一法不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所显现,叫「圣性无不通」。所以这个「圣性」一定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任何一法之性都是「圣性」。这个茶杯是不是圣性啊?它跟诸佛菩萨是不是通达的?无不通,本性就是通的。一定要搞明白。所以成佛不从修得,他本来就是佛。但是不修不得,不修的话即使你是佛,你也得不到真实妙用。「顺逆皆方便」,是表无量法门皆是不了义之方便法门,进一步肯定,成佛(归元)的法门,只有先明理这一条路。无量法门讲成究竟义都能成就。到下面就有文章了。

初心入三昧:「初心」就是指刚上路的修行人。迟不同伦:明心见性的人可以一步登天,不明心见性的人不知道猴年马月。「迟」与「」就是快与慢不是一回事,前面讲了,是日劫之倍。

对于下面的二十五个法门,文殊菩萨分别作了具体的分析。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这是针对优波尼沙陀尊者观白骨的法门。「色想结成尘」,色尘是由坚固的妄想而成就。「精了不能彻」,这句话应该是「非精了不能彻」。也就是说,这个坚固的色尘是由坚固的妄想而成就,那我们要破是不是也要通过坚固的妄想去破除?那么至于初心的人是不是很难修啊?「如何」,那你怎么可能通过?「不明彻」,不容易明白。以这种不容易透彻的色尘作为初心修行的法门,怎么能明心见性呢?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这是针对憍陈那尊者以音声为观来成就。「音声杂语言」,当我们声音出来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语言、文字的形相啊?音声和语言是不是各有特性呢?音声是一种振动,语言通过声音来表达,有时候还话中有话,弯弯曲曲。所以直与曲杂在一起,是不是很难分别和判断呢?「但伊名句味」,就是那么一点名句味啊。怎么「名句味」呢?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法理法义。「一非含一切」,一句话能不能表达无量义?苹果能不能具足一切水果的味啊?不能。而修这个声尘,我们耳识仅仅是取决于一时,一时的这个声尘能不能明白无量的义啊?不能。所以「云何获圆通」?我们不能通过声尘这个「一」来包容含摄无量义。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这是讲香严童子菩萨以香尘为观而开悟。「香以合中知」,闻香尘之香臭、通塞,必须通过鼻根与味尘合起来才能成就。「离则元无有」,离开香味,离开通塞,这个觉知性能不能存在啊?不能存在。所以这个香尘不恒,我们怎么能够从中成就呢?「不恒」就是生灭法呀。「不恒其所觉」,前面讲的「离则元无有」,就是离开香尘,所觉不恒,能觉能不能恒啊?那就合于另外一种香尘,不就变化了?前后不一,初心怎么能成就啊?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这是药王、药上二大菩萨修的味尘。跟香尘类似,但也有区别。前面是以鼻根来嗅香尘,这里是以舌根来尝味尘。「味性非本然」,没有食品的时候,舌头能不能尝到食品的味道啊?「要以味时有」,有食品现前的时候味道才有,这也就讲了味性也不恒,也要在合中才能知道。「其觉不恒一」,我们能尝味道的这种尝觉不能保持专一不变。那怎么能成就圆通啊?注意,药王、药上菩萨通过品尝各种树木花草、土石、有毒、无毒等各种万法的味道,那么「其觉不恒一」,为什么两个菩萨能够成就啊?因为他是修了无量无量劫,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大家明白吗?修这个法门是大信大行大解,一般的人不能成就。许多法门都能成就,这要根据各人根机不一、时空点的机缘不一这个情况来决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这是讲跋陀婆罗菩萨以观照触尘而开悟。「触以所触明」,注意,不要把触尘误解为触物。离合、违顺的这种感觉才是触尘。「所触」,是指触物,包括肉团身,各种外部环境等等。「无所不明触」,没有所触之物我们就显现不出触尘来。「合离性非定」,没有触物就没有合离这种触尘,没有触尘就没有感觉。「云何获圆通」,修禅定是不是强调自己能知的这个性呐?修任何法门都离不开这个能知的性,能知的性离开触尘都没有感觉,你还修什么禅定,谈什么成就啊?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这是讲摩诃迦叶以法尘作为观照而开悟。「法称」就是法尘。「内尘」就是我们头脑里的回忆。「凭尘必有所」,法尘离不开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实尘,五根对五种实尘形成五种俱生意识,这俱生意识就是法尘。所以俱生意识能不能离开五根和五尘啊?「能所非遍涉」,「能」指意根,「所」指法尘。我们意根对某一个法尘的时候,它能不能把所有的法尘统统包容进来啊?不能。如果我们修经教、修圆顿大法观照的时候你能够圆融,可是在修禅宗不可以,他只是观静,不能包容无量的万法。「云何获圆通」,这是法尘不能圆遍之故。所以这个法门对初根机人不能成就。对于迦叶这样的人呢,修无量劫的这种意根,他能不能成就啊?能成就。观一就是无量。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这是讲阿那律陀尊者修眼根。「见性虽洞然」,眼睛的见性虽然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明前不明后」,前面讲了,眼根是八百功德。若以四维论,只见前两维,不见后两维,故言四维亏了一半;则三分言功,一分无德。「云何获圆通」,眼根这个能见不圆满,所以这个法门对于初心也不能成就。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这是讲周利盘陀伽尊者修鼻根。他观照这个鼻息的出入。「现前无交气」,在吸气和出气之间是不是停顿一下呀?这是不是障碍?这个地方不圆满。「支离匪涉入」,「支」就是吸气,「离」就是出气。「匪」是不的意思。「涉入」是表圆融。「云何获圆通」,鼻根功德本来就是三分言功,一分无德,不圆满。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这是憍梵钵提修舌根。他以舌知味,只不过舌头没有那么灵罢了。「舌非入无端」,没有食品之味,他不能修舌根。修舌根的知觉不能离开味尘(食品之味)。「因味生觉了」,要有味道才能生出舌根的这种尝觉、知觉。「味亡了无有」,有没有哪一个人二十四小时之内把东西放到嘴里啊?更何况成年累月放到嘴里,有没有啊?所以味尘没有的时候,这个知觉就没有了。「云何获圆通」,所以修禅定功夫相对而言,它有种持久不变的过程,心里才能平静,否则心就容易乱。也就是说,这个味尘无恒,那么我们能尝的尝性是离尘就无体,离尘就无觉。所以这个法门不能成就。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这是毕陵伽婆蹉尊者因身根观照而开悟。「身与所触同」,身根是能知,所触的触尘是无知。这里「同」是什么呢?是同样「各非圆觉观」。身根遇不到所触,他不能圆满地观照。所触遇不到能触,当然就更不可能产生灵知性,所以根尘不两立,它必须要合起来才能产生作用。「涯量不冥会」,「涯」是边际,「量」是数量。身根和触尘各有各的边际,两者在不能相接触的时候,能不能在冥中沟通啊?不能。比如我手接触这个茶杯,我有感觉了;如果接触不到,它在冥中会不会有感觉啊?不会。我也没有感觉,它也没有感觉。它不接触我,它也没有感觉。「云何获圆通」,所以讲我们这个身根在没有所触之物的时候,就不可能产生圆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