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第56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楞严经讲记第六卷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

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修行人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法门,这个耳根圆通章同〈普门品〉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由于《楞严经》是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因地修行的功夫,在某种意义上,比《法华经》的〈普门品〉稍微详细一点。在这个耳根圆通章中,你把「观世音」三个字讲清楚,就是讲一部《楞严经》,就是讲一部《法华经》,就是讲一部〈普门品〉。「观世音」三个字就是讲一心三藏。

先看「观」字,拆开了,就是又见。怎么又见呢?举个例子。比如说眼睛看这个茶杯,心里就知道茶杯里是空的。这是不是一心三藏?有形有相的是不是不空如来藏?里面的空是不是空如来藏?而且当下就是一体。你能不能把这个空和茶杯分开?是不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是不是一个东西?观「音」,音当下是不是色?色当下是不是香?那我讲观世色菩萨,对不对?观世风菩萨,对不对?这叫闻一悟千。

尔时:前面二十四个菩萨一个接着一个,有没有「尔时」啊?没有。现在是观世音菩萨出场了。「尔时」是道交感应之时。

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就回到了《楞严经》第一卷讲的,如果不懂得两种生死根本,不明心见性,一天到晚修行,也只是很冤枉地在六道轮回。「闻思修」,闻必有慧。小乘人修戒定慧,是有漏之慧,大乘人修「闻思修」是见一心三藏之智慧。这里体现出悟道、修道、证道,次第很明白。「闻」是悟道,「思」和「修」就是行道,后面「入三摩地」是证道。也有的把「入三摩地」这个证道包含在修道里,这样解释都可以。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这里的「闻」,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能闻这种妄觉——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我能闻(此是闻外尘),是往外攀缘,这个能闻是妄觉;然后听到的这个声音叫所闻(外之所——六尘),这是妄缘(所缘),然后产生这个耳识叫妄识,耳识是所缘缘。

而这里是什么闻呢?叫「反闻闻自性」。我这个能闻从哪里来的?这个时候的这个能闻已经变成始觉。这个始觉从何而来的?就是从诸佛菩萨出世,通过这个声尘把这里能闻的闻性引出来,变成了始觉智。虽然变成始觉智,是不是当处出生,不离本处?所以通过这个耳识,通过佛菩萨的开导,知道我这个能闻仍然是空中花,是我的真心本觉所变现。

「初于闻中」的这个「闻」呢,就是再反过来向内观照自己的本觉,不再向外攀缘。能闻(内之所——本觉)的始觉智、所闻的本觉智,能和所当下是不是都是本觉?所以这个「初于闻中」集中地体现出禅宗色彩。这也是对于初上路的人引导。如果说修行有素,不需要这样修行——十方三世万法当下就是这一个念。你只需要保持这种心态,叫自性大定。念佛也行,不念佛也行;修禅也行,不修禅也行。明心见性以后,修任何法门都能成就。

「入流亡所」,即合觉背尘,当我们心力集中于这个反闻的时候——是入大光明藏之流,即「入流」,即合觉;然后停止对声音的攀缘,慢慢地把外部的世界放下,即「亡所」,即背尘。

所入既寂:「所」和「入」这两个方面,「所」是外部的境界安静下来了,对我无影无踪了,再也没有执着了,也不会通过头脑里法尘去打妄想了。「入」,就是把心定在本处。你别以为「入」是还有什么方向,不是的,停止妄想当下就是入,进入我这个自性光明流。

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里就解两个结,一个是动结,一个是静结。所谓动结,已经不是「入流亡所」中的那个所,即根、尘、识,地、水、火、风等等,因为前面已经寂了,所以前面「所、入」已经「寂」的情况之下,这个时候又出现另外一种「所」,那就进入其它法界。

我们在心念归静以后,就很容易与天道、鬼道、神道、仙道、天道还有二十八层,与各个法界里的众生结法缘。这就是动相,修行人在这个阶段就开始走火入魔,可以讲百分之九十五乃至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在这里走火入魔。开了天眼、开了天耳以后,就会看到一会吕洞宾来了,一会老子来了,一会那个杨三郎来了,一会王母娘娘也来了……像走马灯一样来跟他套玄乎。有时仙人还告诉他什么什么事情,三天以后就会怎么长怎么短。到时候,竟然就是真的。所以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会欣喜若狂,以为是活菩萨出现了,结果误导一大批众生。也有的是现恶人相,那要把他吓死了,那就走火入魔了,一天到晚胡说八道。

那佛菩萨也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出现来调教他,但能不能调教好要看他自己的福报。因为他这个时候不辨真假,好话他还当成驴肝肺。所以佛在《楞严经》讲,悟无咎。只要他醒悟了,他明白这个道理了,当下就没有事了。但往往这样的人可悲就悲在他不会悟,他自以为是。这是讲动相。

这是我们修气功也好,修外道禅也好,修出世禅也好,几乎是不可逾越的第一关,你要经受考验。那么按照经典的教诲,你不要理他(也就是出现的种种所谓的仙人、诸佛菩萨等等),看到了就当没看到一样,你知道这是魔境就行了,即「木人看花鸟,万境不动心」。修禅宗是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像我们修圆顿大法,是魔来魔度,佛来佛度。

那么解除了这个动相以后,比如说我们不理睬他,魔境自然销灭。他不会跟你纠缠不清的。你越是心量大,定力随之转深,心里越亮堂,那魔连看都看不到你,明白吗?那动结解除以后就是静结。这个静结什么也没有。

我记得小时候睡到晚上十二点钟的时候,什么声音也没有,醒来是不是感到有些害怕啊?相当于那种环境。所以在这种环境里,如果胆小的人甚至会自杀,怎么会自杀呢?前面的动相也没有了,叫前不着村;后面什么也没有,叫后不着店。即使吓不死也要走火入魔。平时执着一点神通境界,那是到走火入魔的边上,这个人还能救,问题是在于他自己愿意不愿意受救。但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哭哭闹闹,就不好说了,佛都救不了。因为那个时候比较高层次的天魔已经附到你的身体上了,你已经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们要用好心呐!

你用私心、黑暗的心来修道,将来如果走火入魔,我都没有办法救你,这是真的。你有所修为到一定的境界时,那些冤亲债主就会来干扰你,不让你成就。你要是不勇猛精进心,他还懒得理你。

所以当这个静态出现的时候,心里就要沉住气。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头。这个时候按照七菩提分,通过择、进、喜这三种办法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把念提一下子就行了,很简单。有些人好像为了好奇,就让这种静态保持,看看它怎么样,到最后不行了再及时调理心态。那么出现境界动相,动的时候就是乱,你这个时候用除、舍、定这三种办法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并用,把这个念压下来,始终保持一种心态平衡,而不是追求境界——「啊,我今天在禅定过程中,这个满屋通亮的!

」你第二天的话,「怎么还不亮?怎么还不亮呢?」你这就走火入魔的境界。对任何境界既不要追求,也不要抗拒。出现亮的境界,有也当作没有。你知道都是你的自性在变现,都是你自己,要有这种心态。我是净土也修过,禅宗也修过,是过来人,所以把这些经验供大家来参考。

外道禅定是心外求法,他是在这个地方(眉心)看光,在这个地方(百会)听声音,或者怎么样……当然心外求法,如果你没有重大的过错,不仅不会落三恶道,还可以保证你生生世世在这个法门里成就,最后也可能像月光童子、持地菩萨一样,遇到肉身佛在世给你指点一下就成就。

观世音菩萨过六关这个法门呢,我先按照这种意思来解释,然后再按照藕益大师文句里那种解释来给大家圆融。

如是渐增:按照这种心态继续用功,提升定力。这种功夫急不得,缓不得,「渐增」,充分体现出这种平衡的心态——急了就乱了,动大于静;缓了,心气会下沉,静大于动。所以这种「渐增」是在没有增、没有减的情况之下,自然而然地定力加深。

闻所闻尽:是解「根结」。怎么解根结呢?这个时候已经完全脱离了六根、六尘的这种阴影,对六根、六尘已经没有一点点的攀缘和执着。这是解六根之结。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尽闻」就是「闻所闻尽」。他已经感觉到六根、六尘在我心里已经消失,达到了初步的这种空。到了这种境界,但这个境界还不能住。「觉所觉空」,这个「觉」,就是觉察到那个「尽闻不住」,「所觉」就是「尽闻」。我觉到了「尽闻」,觉到了「所觉」。「觉」是能觉,「所觉」就是「尽闻不住」。就是我已经知道了我那个六根已经彻底解除的那个知,把它空掉,所以在这里是解「觉结」。这个「觉」的心比那个「尽闻不住」的心还要细。「尽闻不住」的心已经没有了,但知道「尽闻不住」的心是不是还在啊?在这个时候就空掉了。「觉所觉空」是把能觉的这个心也放下。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心仍然是由粗到细,也就是说,能觉到「尽闻不住」的那个心开始已经空了,那越空越空,空得很圆满了,它总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是一种心态的体悟。所以「空觉极圆」是心更加细了。「空所空灭」,这里的「空」是能空之念,所空就是空那个空觉,我已经感到我跟这个虚空一样了。在这个细的过程中,心量扩大了,好象无边空,我就感觉到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但是他这是一个空相。他不是我。所以「空所空灭」,连能空之心都要把它灭掉。这个时候灭掉,一般来讲,这达到了空如来藏的境界,已经破除了灭相无明,这段叫解「空结」。到这里就已经是明心见性的菩萨,登圆教初住位。当然,藕益大师的说法有所区别。这个可以一带而过。前面的「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可以判为证到阿罗汉。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是解除「灭结」。

忽然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这是见一心三藏乃至成究竟如来果位。也有的把这个「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说为是通教的寂灭,而把「忽然越」说成圆教的寂灭。因为这个寂灭既可以解释为二空,也可以解释为三空。到了三空寂灭那就是不二法门。

因为这个法很难讲,我看到藕益大师的注解中,有些地方虽然很难经得起推敲,但是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帮助我们开智慧。所以我把藕益大师这种讲法在这里给大家再作一个说明,也供大家作一个参考。

对于「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藕益大师他是这样讲:六道凡夫以声音的振动为动,以声音的静止为静。没有声音就声灭了,为静。如果六道凡夫能够达到声音的动静二相也没有执着了,同时对于这个色尘的明暗二相是不是也不执着了?那么对于香臭有没有执着了?也没有了,所以这二相不生呢,「则同居土劫浊」。真正到了这种功夫,他已经了生死了,位置在圆教七信位,这是证量。

「二乘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方便土劫浊,位在十信」,二乘人就是讲阿罗汉和辟支佛,他是以生死为动,以涅盘(人我空)为静。十信位相当于初住菩萨,只是相当于,但不精确。一个信位也有无量的等级,但是无量的等级不能细说,只能是概说。

「菩萨以二边为动」,哪二边呢?一个是空(法我空与人我空),一个是有。这里注意,是以通教菩萨向别教过渡。通教菩萨见到空性以后,他马上就知道从空出有。

「以中道为静」,有也是我,空也是我,这是中道,但这里带有次第性。所以证到这二相不生,「则实报土劫浊」,就到常寂光净土了,起码是别教初地位以上的菩萨,相当于圆教初住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