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第47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阿难!

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诸根圆拔:是定力成就,在四种涅盘里相当于有余依涅盘,不舍当下肉身证四果罗汉,不舍当下肉身证分真即佛,不舍肉身当下证极果如来。

内莹光:我们在待人接物变成自性流露。一个明心见性之人,他以慈悲心、关爱心、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境界现前的时候,层次深的人想都不想,他知道一切都是我,他自然而然就知道该怎么处理。境界次一点的他想一想,他是谁我是谁呀?马上心平气和,不会跟人横眉冷对。不仅看到自己父母的今生今世,而且要对自己父母儿女的生生世世负责任,而且对生生世世的父母的生生世世负责任。这就是「内莹光」,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修行人就要做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刚才才跟你拍桌子打板凳骂娘,两分钟以后就可以称兄道弟。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呀?啥事也没有。

如是浮尘:「浮尘」,就是这个臭皮囊。及器世间诸变化相:这是外尘。如汤销冰:就像把冰块放到开水里或者把开水倒在冰块上一样。应念化成无上知觉:里面的心已经变成了正念。所以外六尘、内六尘,依报随着正报转。「无上知觉」,就是开悟,就是明心见性的大智慧。这里带有鼓励引导,你如果能证到四果罗汉,也说成无上知觉。

阿难!

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这段经文比前面举的那些例子更深。前面有些是六道凡夫,有些是证果圣人,证明他们这个见性不一定非要依照固定的根来起用。眼睛看不到的可以用头顶看,鼻子闻不到的可以用脚来闻,耳朵听不到的可以用角来听。这里呢,是离开了自己的身根,他都有知觉。

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聚见于眼」就是用眼睛能见。若令急合:就是眼睛闭起来,那么暗相现前。暗相现前:是不是除了暗相其它什么都看不到了?六根黯然,头足相类:眼睛闭起来看不到了,就好像头和脚跟一样,头和脚跟能不能看到啊?看不到。

彼人以手循体外绕:一个人用手沿着他的身体在外面绕。彼虽不见:他虽然看不到。头足一辨,知觉是同:头和脚是不是能感到后面有动静啊?

缘见因明:如果我们把这个能见的见性看成是因为有外面的这个光亮才能见到。暗成无见:那么暗来的时候,你再能不能见到东西?这是我们养成的习惯,非要有光明来才能看到东西,所以暗来你看不到。如果不依赖的话,你在暗中能不能看到东西啊?在很暗很暗的环境里,你定心一两个小时以后,就能看到一些东西,是不是?过去修行人在深山老林里不穿衣服,他照样能抵抗寒冷。

不明自,则诸暗相永不能昏:「不明自」是不依靠外来的明,而是靠我们自性光明成就这种定力。虚云老和尚是不是「不明自」啊?

根尘既销:「根」,就是身根,是内六尘;「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尘。这里的「销」包括有余依而销,包括无余依而销,心莹光,我们的肉身即有即销,他已经不执着了。云何觉明不成圆妙:怎么「圆妙」呀?我们明心见性乃至进一步修行以后,由于「根尘既销」,不再执着于这个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能见,不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为所见,这五种俱生意识就变成成所作智,见怪不怪;或者说是心能转境了。同样一个冤亲债主,在没有转成所作智之前,你看他是不是心里烦恼呀?你现在看他就感到很亲切。因为你自己的心变了。外部的环境没有好坏,是我们的心有好坏。

第六识过去的妄想分别就变成起智分别,就变成妙观察智。刚才讲了,看到冤亲债主,自己没有嗔恨心了,充满了关爱,这是直觉。然后意识心呢——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各种观照就来了,这叫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变的当下,这个见分见性就变了,怎么变了?变成平等性智。一切法都是一个念。我们的第八识在此时就变成大圆球智。十方三世无量的时间、空间、无量的万法,他当下就感到是自己。

阿难白佛言:世尊!

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

如果位中,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因地觉心:也就是因地心。欲求常住:就是成佛。要与果位名目相应:成佛后的果位有七种名,下面详细来讲。

菩提:是智慧德能,也叫智德,也叫菩提果。「菩提」是掌握对整个宇宙人生的认识,是解决世界观的问题。从当下这个人到周边的环境到十法界万法万相,你怎么看法?一个开悟的人,他不会受大苦恼。问题是你是不是真正开悟?有道无道,自己要知道。菩提有无量的等级,在这里是究竟菩提。究竟菩提成就了,最低位是十信位满,也就是初住位,最高位直接成圆满佛,像龙女那样。

涅盘:也叫断德。断德是方便说。烦恼能断得了吗?涅盘有两个阶段,先后破除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有肉团身这种生命的假相,我们变现各种各样形相的众生,一生一世是不是一个段落?做人一段,做鬼一段,做天一段等等。变易生死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把这两种生死烦恼都解除,叫涅盘。前面讲了四种涅盘,这里是指「无住大涅盘」。

真如: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是。在别教、通教里说为真心本来面目,与空如来藏相对应。无妄曰「真」,无异曰「如」。真如没有一形一相,无生无灭,如如不动。那么,圆顿大法中真正的真如是有别于通教、别教的。在十法界万法里,如果还有一个东西你认为是假的、是妄的,这个牛屎是妄的,那你心里认为的这个真就不真;只要十法界还有一个东西你认为不如,那你心目中认为的这个如仍然是邪法,所以无一法不真,无一法不如,才叫「真真如」。

佛性:什么是佛性呢?凡夫当下就是佛,因为真心夹杂着妄想而成为凡夫。注意,这都是方便说。就跟炼矿中金一样,矿中的金就是佛性,有了矿渣成为凡夫。修行的过程就是冶炼的过程,就是去除矿渣,使真心显露。真心显露是不是当下贵重无比呀?「佛性」,究竟说,那个矿渣是不是佛性啊?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为纯金,随缘显现为矿渣,随缘显现为矿渣和真金和合的矿石。

庵摩罗识:翻译为无垢识,也叫净识,可方便说为第九识。它能善于分别一切的万法,自己没有任何的污染。有的把它解释为由转第八识而成「庵摩罗识」,这个讲法有漏洞,「庵摩罗识」是法尔如是。「庵摩罗识」就是空如来藏的那种特性,也就是前面的真如,是真如的一种妙用。第九识由于起了一念无明妄想,所以把它和合为第八识。如果讲在第八识中除去了妄想以后而使这个庵摩罗识再次现前,仍然是方便说。在第八识的时候它在不在呀?它也是现前的。现在是不是达到第九识了?那个真如(空如来藏)就是没有任何的分别心(叫原始佛)。

大圆镜智:它也是由第八识转成,也能分别一切法而不受污染。但大圆镜智是普照万法而不分别。根据这个名相与它的这个妙用,如果更确切一点地说,加一个字,叫大圆球镜智。它不是平面的,是全方位的,无穷无尽。

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注意,这七种东西,实际上是不是一个东西呀?都是讲它们的本性。它每一个法都是「清净圆满」。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它是包容一切。「体性坚凝」,它是真实不坏。如金刚王常住不坏:金刚是坚固之最,何况「金刚之王」?「常住不坏」,是表时时事事处处,无非是一念之心。为什么不坏呀?都是一个本体。你自己的右手能不能把自己的右手打坏啊?要作如是的观照。

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

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恡。

见听:是以二概六,有见精、听精、嗅精、尝精、触精、觉精。离于明暗、动静、通塞:以六概十二,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恬变、离合、生灭,这十二个尘相。毕竟无体:离开这十二个相,这个根体或者叫形体就不足以显现出它的存在来,是一种世人认为的那种存在体。

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念心」是六识。六识如果离开前面的六尘、十二相也不存在。无论是意识心还是能见的见性,都是这样。而我们现在之所以六道轮回,就是依赖于外尘十二相和这个内六尘、六根,不懂得我们的心,这个灵体与肉团身、与外面的世界,是可以相互独立的。

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见精、六种见性,如果离开内六根外六尘,它就没有真实体。阿难把它怀疑为断灭空。佛的目的是讲离开有形有相而认识那种无形无相的那种存在,才是真正的我——这是从通教、别教方便说来分别。「以为修因」,作为因地修行的指导思想。

「欲获如来七常住果」,就是前面的菩提、涅盘……七种如来果位。佛讲,以生灭心修行,只能得有为的果报;以无生灭心修行才能得到如来果位。阿难把这个无生灭心、无形无相的真误解为断灭空。既然以断灭空修行,他也误解如来的那种次第。那个果地一定是得个断灭空,什么都没有,怎么得到七常住果?所以他这里是把这个根体和性体混淆了。佛破我们的根体是破色法,破根结,但真心是法尔如是。

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阿难虽然是世智辩聪,但思维逻辑还是比较紧密。「若离明暗」,见性如果离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十二相。「见毕竟空」,见之前没有东西,是不是空了?他认为眼前没有东西了,这个见性没有了。那我们现在知道,如果眼前没有这个灯光,我能见的这个东西在不在?在呀。阿难在这里把毕竟空是说为断灭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他用六种意识心来打比喻。就等于离开了六尘十二相,六识也不存在。用世间法来讲,这个是不是很合情合理啊?

「进退循环」,进观六种见性,退观六种意识心。「微细推求」,这是他的一种世智辩聪。反过来推,正过来求。他现什么东西呢?「本无我心及我心所」,从根本上来讲找不到我的心,这个心就是六种见性。「心所」就是六识。能见的见性在小乘法里被说为能缘,所见的六尘被说为所缘,产生的六识叫所缘缘。意识心也没有,外面的器世界也没有。「将谁立因,求无上觉」,那变成了断灭论,还要修行干什么?用谁来修行?修行的人都没有,还能不能成佛啊?

如来先说湛精圆常:佛在十番显见以及把二十五个法门会相归性,是不是一直在讲妙真如性啊?「湛精圆常」,包括了前面种种的描述,显见不动、显见无还、显见无失、显见无杂、显见怎么怎么样,然后到什么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皆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法尔如是,灵明不昧。你先讲「湛精圆常」怎么样怎么样,可以回去复习那段经文。

违越诚言:先讲的是真呐,现讲的妄呢,就是你讲话不算数,把原来讲的东西给你否定了。终成戏论:从究竟义来讲,这个「终成戏论」倒也是戏论,但不是他所理解的戏论。佛这个戏论是用方便法,就是为了引导到我们见真。

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怎么样来证明你这如来是讲真话?《金刚经》讲,「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一定要明白。真正明白一心三藏道理以后,十方如来戏论法是不是真实语呀?统统是真实语。歪门邪道的那些邪法是不是真实语呀?牛嘶马叫是不是真实语呀?这个时候万法平等。

惟垂大慈,开我蒙恡(1in):「蒙恡」就是迷惑颠倒,吝啬小见,不肯放下。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汝学多闻:佛叹了一口气,你白白地被称为多闻第一。未尽诸漏:是没有懂得无漏之法,还漏在这个小乘法里。心中徒知颠倒所因:心里白白地懂得一点口头禅。一切法都是我,我就是一切法呀……但是我们现在把我当成我,把他当成他,这是颠倒。这口头禅会讲,讲口头禅的人可多得很呢!

真正在身临其境的时候,他讲不出因为所以然来,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吧……在猜谜语一样。就像佛在前面讲的,平时懂得这个药怎么长、那个药怎么短,真正病来了,他不知道怎么抓药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真倒」二字,既可以解释为真正的颠倒,也可以解释为真和妄这两种现前你却不知道怎么回事。

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我担心你不能真心诚意地「信伏」我所讲的开示。我现在还以这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些事来考考你,看你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不?阿难大众俱言:我闻。

佛命令罗睺罗敲钟一声,然后问阿难和大众是否听到钟声,他们一起回答说听到钟声了。

钟歇无声,佛又问言:汝今闻不?

这句问可有意思了。没有这一声问,我们就见不到阿难错在哪里,阿难也不会自己悟到自己的毛病。佛估计他们就是讲听不到,果然就是这么回答。

阿难大众俱言: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