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第46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虚空本来就是这样,它圆来现圆,方来现方,异来现异,同来现同。但你不能讲这个虚空就是同,或者就是异。它什么也不是,它是随缘显现。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一精之明既不是一精,也不是六根。随缘现一、现六、现三,它是随缘。一、六、三、五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啊?

从这里来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不是佛啊?是不是菩萨?是不是人啊?所以你讲是的时候同时就讲了不是。你不能讲他是佛,不能讲他是菩萨,也不能讲他是凡夫,也不能讲他是牛马猪羊,他什么都不是;但他又什么都是——他可以随缘现佛相、菩萨相、人相、马相、狗相。这就是真正的念佛,这是一真法界的佛。我们平时所念的那些佛是十法界里的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他们是佛,我们是凡夫,你自已分别心来念佛。其实你还没有见到佛。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把它看成同或不同已经是颠倒,你再把它说成是「非一」,是不是颠倒加颠倒啊?同不同就是异不异,同就是异。所以我们这个分别妄想就是一重复一重,重重加码。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这里也是讲这个道理。六受用根不能讲它一,也不能讲它不是一。不能讲它是六,也不能讲它不是六。因为它是性中相知,你不能说它是六。因为它在用中相背,相互不能取代,所以你不能讲它是一。这就体现出圆顿大法的圆融圆满圆通,六即是一,即一即六。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从这里开始,佛分别开示六根形成的来龙去脉,方便法讲是形成,究竟法是叫显现。这段经文是讲眼根的形成。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明暗」是色尘的两种形相。这个色尘集中在光亮上来看有明和暗。我们眼睛看到明叫看见,眼睛看到暗是不是看见?明和暗都是色尘。怎么相形呢?相对照显现。如果没有明,我们能不能觉察到暗?没有暗,我们能不能觉察到明呢?不能。

于妙圆中,黏湛见:外面的明和暗这两种色尘作用于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在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统统叫「妙圆」。「黏」,就是作用的意思;「湛」,是空如来藏;「见」,是真心本性被这个明、暗二色所作用,可以说为前七转识、见分。

见精映色:这个「见精」就是前七转识;「映色」,为了把这个法讲得更细一点,我们把「映」字作为中七转识,就带有反作用。

结色成根:通过作用与反作用,我们的前七转识被作用以后又再反作用,这个时候色心连持为一体,成为这个眼根。同时呢,七转识已经被局限在眼根之中,跟前面是不是显然不同?它已经带有所谓的那种分别心,所以我们把它说为后七转识。前中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把心分细一点来知道怎么样形成的。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我们这个眼根从原始的形成来看,实际上是一种「清净四大」。「清净四大」是讲胜义根,它也是地、水、火、风。但是胜义四大用肉眼看不到,高层次的天眼才能看到。现代的那些高尖端的仪器也能看到一部分。「清净四大」类似于神经元、神经纤维细胞之类的,是类似于,但不能当真。这里「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根」是浮尘根,它本来的面目还是清净四大。

因名眼体,如蒲萄朵:因此把它说成眼体。眼根像葡萄一样,葡萄这个眼是浮尘根。要明白,我们这个人从本体上来讲,是色心连持为体,从某一个部位来讲,比如眼睛,也是色心连持为体。怎么连持法?讲到这里的时候,这个法要当下破除。怎么破除呢?它是色、心和合成的蒲萄朵吗?色也是心,心也是心,地也是心,水也是心,火也是心。无论是胜义根,无论是浮尘根,是不是本来就有的?它仅仅是随着这种缘而显现。佛是没办法的办法,开方便门,示真实义。如果不这样讲的话,大部分人不能明白。你说我们的眼睛就随着明、暗两种尘出来了,随缘显现出一个眼睛,这样讲人家是不是感到跟天方夜谭一样啊?

浮根四尘:「浮根」,就是指这个葡萄这个肉团;「四尘」,是对这个肉团又一个补充说明。哪四尘呢?色、香、味、触。

流逸奔色:「流」,就是出流;「逸」,带有不规矩、不严肃;「奔」,是狂奔。我们这个见精就依托这个眼根向外攀缘——当眼睛这个葡萄出来以后,一精之明就通过眼根——当通过眼根的时候,这个见性跟原来的见性一样不一样啊?它变成后七转识。后七转识就可以产生一念分别,它有直觉。它这个一念分别其实才是无量念在分别。它一念是128o万亿亿次的生灭,因为它太快了,所以把它说成一念分别。所以你是「流逸奔色」,它无量的无量的集中为一念,我们感觉就是一念,因为它太快了。这说明众生这种贪心习气非常猛烈。所以当我们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会减少乃至当下停止这种狂奔。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这是讲两个耳朵的形成。大家感到《楞严经》是不是很亲切啊?就告诉你耳朵怎么来的,眼睛怎么来的,可不是你爹妈给的,那你爹妈的是谁给的?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声音有动、静二尘。如果没有静,我们能不能听到动啊?不能?反之亦然。「相击」,是相互对显。无动不足以显静,无静不足以显动。于妙圆中:这个「妙圆」就是讲一心三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黏湛听:「湛」,对应为空如来藏,是别教意义上的真心。「」,是作用,作用于那个真心,而成就第七识、见分,在这里是前七转识。

听精映声:「听精」,就是听的那个听,前七转识已经成就了。「映」,就是它成就了以后反过来作用于那个声尘、动静二尘,这是它的反作用,对应为中七转识。卷声成根:「卷声」,就是第七识与声尘生作用与反作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中本来的性具功德应运而显,随缘显现出这个耳根。此时,这个一精之明已经被耳根束缚起来了。所以这个时候把它叫做后七转识,它已经开始分别,叫直觉。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里的「根」就是我们现在的肉团根、这个浮尘根;「元」,是它的本来面目;「目为」,就是说为;「清净四大」,是表胜义四大。

因名耳体:这是给它一个假名,叫「耳体」。如果一开始把耳朵叫眼睛,把眼睛叫鼻子,行不行啊?都是假名,不要当真。如新卷叶:一开始像树叶一样。

浮根四尘:「浮根」,就是肉团根;「四尘」就是色、香、味、触。流逸奔声:从现在起,我们的一精之明在眼睛就通过眼睛往外攀缘,在耳朵就通过耳朵往外攀缘。「流」,就是出流;「逸」,就是不加检点;「奔声」,就是肆无忌惮地向外攀缘。怎么「奔声」呢?爱听好听的话,爱听美妙的乐曲,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不好听的话,是这样的攀缘,是对着名闻利养来奔。前面的奔色是不是要看到鲜花、看美色,是在环境里执着,这都是在贪图享受。

由通塞等二种相,于妙圆中,黏湛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这几段文字风格都是千篇一律,这是讲鼻根的形成。

由通塞等二种相:通和塞是香尘,香臭这种味道也叫香尘。于妙圆中:「妙圆」就是一心三藏。黏湛嗅:「湛」,是空如来藏;「嗅」,是成就了能嗅的这种嗅觉。这个嗅觉,注意,仍然叫一精之明、见精、见分。这里的「嗅」是前七转识。

嗅精映香:「嗅精」,就是前七转识;「映香」,是反过来自然地反作用于这个香尘。纳香成根:嗅精与香尘作用与反作用,使得我们这个鼻根随缘显现出来。前面的这个「映」说为中七转识。那么到这里「成根」了,嗅精已经被这个鼻根束缚在里面了,此时就是后七转识。它已经有了知觉,可以起一念分别。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鼻根本来就是清净四大,是胜义尘法。因名鼻体:给它一个假名号,叫鼻根。如双垂爪:这两个像不像双垂爪啊?真像。浮根四尘,流逸奔香:鼻精、嗅觉通过这个浮尘根,通过这个有形有相的肉鼻孔而肆意地向外攀缘,喜欢鲜花味道,喜欢闻各种香水,做饭也要追求种种的香味。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这是讲舌根的形成。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恬变」,是味尘的两个特性。「恬」,是没有味道。我们平时这个舌头有没有什么味道啊?没有味道也是一种味道,没有味道它才显现出香甜苦辣。「变」,香甜苦辣都叫变味。「相参」,就是相对、相显。于妙圆中,黏湛尝:幸亏一个「妙圆」,一个「湛」,解释起来很方便。「妙圆」,就是一心三藏;「湛」,就是空如来藏;「」的这个「尝」解释为前七转识,就是见精,就是一精之明、见分。

尝精映味:「映味」,就是反作用,解释为中七转识。你既然成就了我,我就开始对着你来事了。绞味成根:这里的「绞」也好,前面的什么也好,都是通过作用与反作用,「绞」是不是翻来覆去的?前面讲「卷」是不是也是翻来覆去的?所以这里的「根」就是后七转识,已经形成了肉团根。

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它当初还是个胜义四大。肉眼看不到,慢慢地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因名舌体,如初偃月:舌头是不是像初三初四的月亮啊?

浮根四尘,流逸奔味:「浮根」,就是舌根;「四尘」,是色、香、味、触这四种尘;「流逸奔味」,这可能是我们在这名闻利养中第一最,由于这个奔味我们就参与了杀生。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这是讲身根的形成。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离合」这二种感觉是触尘的基本形式。如果没有合能不能感到离?没有离能不能感到合?不能。我们没有感觉之前,这种离合的感觉在不在?一定在。要注意,这个触尘不是触物。「相摩」,也是相互对显。那离和合它怎么摩啊?它只能对显。

于妙圆中:「妙圆」,还是一心三藏,或者讲叫真真如。黏湛觉:后面的「湛」就是空如来藏,或者叫真如;「觉」,就是离合作用于真心本来面目,我们有了感觉,造就了觉精,就成就了一精之明,这叫前七转识。

觉精映触:「映」,就是对触尘的反作用,把它说为中七转识。抟触成根:「抟」,印度人现在吃饭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吃,他们过去把饭放在树叶上,然后用手抟着吃。所以这个「抟」呢,也是讲作用与反作用。「成根」,然后形成了身根。此时的触觉就被这个身肉团根局限在四大四尘之中。这个时候它可以起一念分别,也就是后七转识。七转识把它分成前中后,大家能理解就行。因为佛法里没有这种说法,是我在佛开方便门的基础之上再开方便门,这样解法方便大家理解。有个过程是不是容易开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