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34讲 (第3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你不相信你讲给我听!

我就这么狠!

过去祖师大德也是一样的,他才不做什么好人呢!

而且还不识抬举。怎么不识抬举啊?人家来看他,他来一句「你来干什么?」「我来看师父。」「滚!

师父有什么好看的?」是不是不识抬举?我跟你讲,可是这样的人能做师父!

因为他能帮助你成佛!

佛法从一开始起,就是在斗诤中产生,在斗诤中成长,在斗诤中巩固!

这几千年以来,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斗诤!

在互相赞!

都赞到六道轮回里去了!

所以才没能让正法长久兴盛!

佛法里不是互相在那里搞贴福字,讲几句吉祥语,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阿难这两句话充满着感恩,终于有了今天!

有没有哪一个菩萨说读了《金刚经》、读了《地藏经》、读了《无量寿经》,出来讲「啊,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只获法身」?有没有读其它一部经,有这种讲法?都没有啊!

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读《法华经》《楞严经》,他一开口都是错的!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这两句话要作两种观照:一种呢,作为方便菩提心来解释。我希望我赶快成佛,成为究竟圆满之佛啊!

成佛以后,再回过头来度众生,这叫方便菩提心,一般人都是这样讲。第二种观照,叫究竟菩提心、真实菩提心。「愿今」,我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啦!

「愿」,现代字体,上面一个原,下面一个心。义为,我现在看到我的真心了,看到原来的心了。你现在看到原来的心,你现在是不是就是原来的心呐?繁写体的「愿」字,左边一个原,右边一个页,原页原页。比如一篇文章,复印出了许多许多页,那是不是成了不空如来藏?可是所有的那么多页是不是都从原页而来?原页是不是空如来藏?所以在许许多多的页中看到原来的页,是不是表明心见性了?所以我们当下明白了佛,我们就是佛。所以祖师大德讲:一念回光,当下即如如佛!

这是圆顿大法的心地法门,一步登天!

与前面的「不历僧只」、一念「销除亿劫颠倒妄想」是一致的!

这就是讲「花开莲现」,我当下已成佛了!

要明白这个道理。

「还度如是恒沙众」,当下成佛,当下就已经度化恒沙众。为什么?心里真正明白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你就已经开始度化他。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我们经常打一个比方:冷水跟热水和在一起,是不是冷水升温,热水降温?比如冷水是众生,热水是佛,当下那个热水是不是加持了冷水?这个世界上无非是佛知佛见与邪知邪见这两种心在较量。我们原来是邪知邪见,当我们转邪知邪见为佛知佛见的时候——以这个气球手套为例:邪知邪见是只看到手指头,我的手指头、他的手指头;转变为佛知佛见以后,是不是转到这里来了?(观照:大手套的手掌空)这里当下是不是大光明流啊?所以我们当下就是大光明流在教化众生!

当下明心见性是不是当下就是加持法界啊?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那么再讲真实的道理。

印广在讲《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的时候,讲了第六个问题「无情也是情」,我们的心念是不是跟无情都能感应?人与人之间是不是在进行心电感应?牛顿那个「万有引力」讲万法相互之间都有吸引力,那明心见性了,我们是不是用大光明藏的力量在吸引万法啊?所以我们讲有情之间存在心电感应,有情与无情之间也存在心电感应。在没有成佛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恶念、有一个恶语、有一个恶行,也是在污染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在污染整个恒沙众;一念转正,反过来是不是加持恒沙众?所以这个「还度如是恒沙众」,明心见性的人当下是不是就是「还度如是恒沙众」?

佛在《妙法莲华经》怎么讲的?你一念信解如来藏,一念信解,一念而已啊,胜过修无量百千万亿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量法门呐!

你就知道一个明心见性的人他对整个尽虚空遍法界的功德贡献有多大!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跳到哪里去了?比孙悟空跳得还凶。

所以我们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何等重要!

不仅你自己成就,而且供养了尽虚空遍法界恒沙众!

小法跟大法能不能比啊?(不能)。所以我们看看《楞严经》这样讲,《法华经》那么样讲,我们该作如何感想啊!

佛在《法华经》这样的论说还多得很啊!

受持一句《法华经》,胜过金银七宝满虚空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大菩萨、阿罗汉、辟支佛!

你看〈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不是这样讲的?所以这两句话要做双重观照,按方便菩提心和真实菩提心来观照!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里同样做双重观照:一种是方便菩提心观照——虽然没有明心见性,但藏教菩萨、通教菩萨都有为一切大众服务的心,这也叫「报佛恩」;一种是究竟菩提心观照——不见一心三藏之理,不可谓「深心」。「深心」,一定是一人不舍,一法不缺,视尽虚空遍法界为当下当人一念,此谓「深心」!

明白了这个心,你当下就是「奉尘刹」。「奉」,是供养供奉。「尘刹」,作双重观照:第一种观照,像微尘数一样无量的数不清的佛土,这个佛土包括这个太阳、月亮、星球、天人鬼畜;第二重观照,小至一点点的微尘,大至像太阳、地球这么大的天体,小大统统包含在内。讲到底,两种观法都是表十法界无量万法。这就是圆顿大法的平等心!

所以要成佛要成佛,就是我们要为众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