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29讲 (第1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阿难!

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

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段经文是讲意根之处、所对法尘之处。

意中:是意根,意根就是讲我们的第七识、第八识。所缘:这里就是保存着、包容着,或者所对着。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善恶」,我们都知道;「无记」,是非善非恶的中性。我们修了无量的业,包含起来是不是就这三种业啊?善、恶、非善非恶的中性,这三业是过去做过的事情,会留在我们头脑中形成记忆,叫前尘影事,也就是法尘。「法则」,就是法尘。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法尘是你的意根所生,还是你心外的境界所生?比如说,我头脑里有个苹果的概念,是不是法尘?那苹果的概念是你心里生出来的?还是因为外面的苹果把这个法尘生到你头脑里去了?

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如果讲这个法尘是心生出来的话,是不是意识?那这个法尘就不是尘了。作为意根所缘之处,法尘应该是色法。

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如果这个法尘是你的心外之物,那么你这个法的本性来讲,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知则名心:如果知道的话,它就是心法。异汝非尘:是心法就不是尘法。如果是有知的话,它怎么又不是你呢?它又怎么在心外呢?同他心量:等于是同于他人的心量。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心说成是自己的法尘吧?

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那么怎么可以讲这个法尘又是你的心,还又是别人的心,还又在你心外?自己的心对自己还有二心吗?

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非知」,就是无情,就有色相。「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注意,这里包含了十法界一切的万法之相。那么在一切万法里能不能找到这个法尘啊?找不到。今于色空,都无表示:这个法尘只有我们自己心里知道。比如现在我知道一个苹果的概念,你能不能拿出来给人家看呐?不能。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整个无量的国土都是共处于一个虚空之中,空外无空。

心非所缘,处从谁立:以前是讲我们意根把法尘作为意根的所缘来产生意识,那是一种初步的引导,那现在把我们的心引向细、引向深,就觉得过去说法已经不能存在,这是在一步一步地引导。所以这个法尘它不能作为我们意根的所缘之处,它就没有这个处,就是「处从谁立」啊?这个法尘既不是心法又不是色法,是不是很奇怪?实际上,它是个色法。它动了这个念是不是就有色了?可以把它说为是一种胜义色法。

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法尘、意入,在世间法里都没有来龙去脉,可是却宛然存在。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

复次阿难!

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六根为能缘,六尘为所缘,六识为所缘缘,这就是十八界。色法开为六尘,六尘加五根是不是十一?把心法开为意根和六识这七个心,所以,十法界万法不会出十八界。

如果懂得次第圆融,五蕴里面是不是包含十八界?六入里面也同样包括十八界,乃至任何一法都包含十八界,都包含无量法界。在这里,佛是以十八界把一切万法统统会相归性。融通一切的万法万相,叫会相;归性,一切的万法都是由我们的一念真心所变现而已。这仍然是分别法,为什么?我能不能讲一念是万法变现呐?能,但是这样讲人家不容易开智慧。

一念变现万法,万法变现一个念,是不是一个意思?或者我两个法变现了八个法,九万个法变现了十一个法,十一个法变现了三个念,是不是对的?三个念是不是一个念呐?十一个法是不是还是一个念?这叫圆融、圆满、圆通。

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果这句话我们这样问,云何十八界本来虚妄,对不对啊?云何十八界本如是我,对不对?云何十八界本非因缘,非自然性?都是一个道理。

阿难!

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阿难!

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色和合为缘,而生成眼识。注意,这个「生于眼识」,就好像眼、色两种缘是眼识生出来的,语法上稍微有些别扭。这个「如汝所明」,也就是你已经知道了,过去在讲小乘因缘法的时候,我曾经讲过,眼根对色尘而能产生出眼识。

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这段经文也是采取「三法从要破」。它要把眼根、色尘、眼识这三处统统破相归性。这个意识心到底是哪个生出来的?如果是因为色尘所生的话,那前面要挂色尘的名字,叫色识界。

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在这里,眼识是眼睛对外界接触的第一念直觉。比如,灯光亮了,当下眼睛有点刺激,这个感觉就是眼识。那么如果讲这个眼睛对色尘的这种直觉是因为眼睛生了,那么就与外面、与色和空没有关系,那就「无可分别」。注意这个分别是第一念分别,不是意识心的分别。

纵有汝识,欲将何用:那么我们还讲眼识干什么?讲它眼识就是因为它能分别色空刺激这种直觉,从这个作用上来看,这就无从谈起。

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汝见」,就是我们能够见到、能够感受到外面的明暗红黄的那种能,也就是我们的心。「又非青黄赤白」,也就是我们能感觉的见并没有青黄赤白这种个别的自性,是不是就「无所表示」?所以这个眼识界就不能成立。注意,为什么我们能见的这个能「又非青黄赤白」?正因为我们这个见里面没有任何个别的自性,所以它红来显红,蓝来显蓝,黑来显黑。

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如果认为我们的眼识这种直觉是由于外面的色相所生,那么先摆明有形有相的色法与虚空,是两个概念。如果是因为外面的有形有相的色生出来的眼识,那么当眼睛看虚空的时候,虚空里没有色,说明眼睛里也就没有那个感觉。那么我们再看虚空的时候,按照这个逻辑,你应该不应该感觉到虚空的存在?不应该。可事实上不是这样。

云何识知是虚空性:假设眼睛的那种直觉由颜色所产生,而虚空里没有颜色,那么我们看虚空的时候,眼睛里就不应该有直觉。如果没有直觉的话,那你怎么能够知道是虚空性?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是虚空性。

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如果是色生的话,先我们要明白一个特点——红黄赤白等等是不是无量的色?那么无量的色变化的时候,这个由色法产生的眼识会存在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随着颜色在变,要么就是不随颜色在变。这会造成什么样的逻辑错误呢?

汝识不迁,界从何立:红色产生红色识,红色就变迁了,消失了,可红识不变,不迁,不消失,那这个眼识界还怎么成立?因为我们眼识的功能就是产生一种直觉,就是与我们所对应的那个色尘保持一致。可是现在不能保持一致,你能叫眼识吗?

从变则变,界相自无:那么分析第二种情况。外面的色尘变了,也就是红色消失了,这个眼识也跟着颜色的变化就消灭了?连「界相」都没有。

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这是反过来又再一次提出,如果不变的话,它就是一种永恒。怎么永恒呢?他看到了红色,产生了一种红色的直觉;以后无论外面的色尘变成绿还是变成黄,他始终就是那种红色的直觉。那他能不能看到虚空啊?虚空没有色相,连虚空的所在都不知道,他还能知道其它东西吗?

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如果眼根和色尘合起来才能生眼识,是两个东西共生的话,中间是不是总要有个痕迹?那么我们以眼根对色尘的时候,中间有没有一个缝啊?没有。眼根和色尘离开的时候,那么产生的眼识是不是要分一半给眼根,分一半给那个色尘?

体性杂乱,云何成界:一个是有知,一个是无知,是不是叫「杂」呀?合也不对,离也不好,是不是叫「体性杂乱」?「云何成界」,这两个东西又杂又乱,它还能生出第三个意识界吗?不能生出来。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这里就是佛破自己过去讲的小乘因缘法。实际上这个「三处」在这里讲了眼识一处,那么这里眼入在前面十二处里是不是已经破了?那么对于这个色尘,在前面空中花是不是也破了?所以在这里是进一步地把它再带一下子。你不能讲眼识破了,那个眼入前面破了,后面还又成立了。

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眼」是眼入,第一个「色」是色尘,第二个「色」应该改成意识的「识」,「及识界三」。这段经文后面连续的还有五个方面,都要改成识。「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如果用前面的六入、十二处讲,这里面还可以加一句-——则眼与色及识界三,本来虚妄,非因缘非自然,即因缘即自然。这个法已经重复多次了。

阿难!

又汝所明,耳声为缘,生于耳识。此识为复因耳所生,以耳为界?因声所生,以声为界?阿难!

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许声因闻,而有声相,闻应闻识。不闻非界,闻则同声;识已被闻,谁知闻识?若无知者,终如草木。不应声闻,杂成中界,界无中位,则内外相,复从何成?是故当知,耳声为缘,生耳识界,三处都无。则耳与声及声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若因耳生,动静二相,既不现前,根不成知。必无所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先要明白,这个耳识就是耳朵对声音的一种感觉。讲是动静二相,但侧重于观照动相,更容易理解。如果讲我们耳朵对动静的感觉是由耳朵自己产生的,那会造成什么局面?「既不现前,根不成知」,耳根要产生直觉,必须要有动静二尘这个所知。没有这个所知,能不能形成这个能知啊?单根不立,连叫耳根都叫不出口。「必无所知」,没有所知的这种动静二尘。「知尚无成,识何形貌」,就不能造成能知,就谈不上识。

若取耳闻,无动静故,闻无所成:阿难非要强词夺理——是因为它没有动静之音,所以我才没有耳识,并不是因为我这个耳朵不能产生耳识。

云何耳形,杂色触尘,名为识界:虽然没有动静,耳朵对外面,比如说风吹过来了,耳朵是不是有感觉?实际就把这个耳识降低为身识。耳识同时还具有身识,当耳入对着外面拖拉机声音响的时候,它先就有身识感觉到的振动,它同时还能感觉到这是拖拉机的声音(这是耳识)。

则耳识界,复从谁立:耳识界一定要能对外面的种种的音响动静作第一念直觉判别,而我们的身识界,注意,它只有离合这种判别,离合的判别与各种声音的动静的性质不一样。不管是眼识、耳识、鼻识,是不是都有离合这种感觉啊?所以这是基础,这是身识。不能把这个身识来混同于耳识(眼识等)。耳根离开声尘,耳识界怎么能成立呢?

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到这就转计了。既然不是耳朵生,那就是声音生了,二者必居其一。所以这里假设,我们这个耳朵的这种直觉感受是因为声音而有,与我们耳朵能闻的闻性就没有关系。

无闻则亡声相所在,识从声生:「亡」,解释为无,没有的意思。「无闻」,在我们耳朵这个能闻的闻性里,就没有这个声相的所在之处,也就是说我们就没有所闻。那么「识从声生」,这里应该打一个问号。也就是说耳识从声音生的,怎么能成立啊?我这个能闻的闻性都不存在了,那这个「识从声生」与我们闻性有什么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