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28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空亦如是」,这四句是把上面这段经文里的这个色相换成了一个空。怎么「如是」呢?「若复眼根生空相者,见色非空」,是不是换过来了?是眼睛生出的空,而不是外界的虚空。「空性应销」,在外界没有空,空就销掉了。「销则显一切都无」,虚空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空相既无,谁明色相」,色相与空相对,没有空相怎么识别色相?叫「空亦如是」。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如果讲这个色尘能生出我们眼睛能见的这种见,会造成什么样的反常呢?那我们仰头看虚空的时候,虚空中没有色,没有色是不是没有见啊?没有见你能不能看到虚空呢?(不能)。见不到空的人能不能见到色?也见不到。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既然见不能生色,色也不能生见,它们是不是都属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一种逻辑推理。「俱无处所」,这里就是讲非因缘所生法。

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没有实体,没有来源,又明明白白现在当下。见与色、与空、与眼本来就是我们的性具功德,本来也是我们的事造功德。无形无相也是真,有形有相也是真,因缘和合并不是因缘所生之法。谁也生不了谁,为什么?只能自己把自己变现。

阿难!

汝更听此,只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阿难!

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只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只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只陀园中,食办击鼓:吃饭的时候就要敲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一撞钟大家就知道赶快到大殿集合,或者到哪里集合,就有事了。

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就这个现象来展开耳根与声音这两处,把它会归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伐城,在只陀林则无有我:如果说是因为声音来到耳边,那我在室罗伐城乞食的时候,只陀林就没有我了。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那这个声音一定是只来到阿难的耳朵,那么目连迦叶在只陀林和鼓那里,他们应该不应该听到啊?(不应该)。那其实是不是这种情况?不是的。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钟一敲,大家就都听到钟声了,就都去吃饭处吃饭了。这就解决了耳处与声处那个声尘不能生出我们那个能听的那种声识。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只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同一个比喻。我回来了,那舍卫大城还有没有我这个佛了?没有了。

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耳朵到了击鼓之处,那现在跟我在一起的阿难还有没有耳朵了?既然耳朵到了击鼓之处,那么「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你的耳朵到了击鼓的地方,那这个钟声你应该不应该听到啊?不应该听到。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其实不然,耳朵到鼓那里去了,钟声照样听到,而且牛叫、马叫、鸡飞狗跳统统都能听到。所以能不能讲耳朵能够生出声音来呀?不能。声音也生不出耳朵能听的那个东西。注意,耳入是一种能觉,不是能够分别声音的耳识。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没有耳与声这种来往,我们也不能产生耳识。这是非不因缘,也就是破非因缘。上面「耳不生声,声不生耳入」是破因缘法,所以佛法这样研究,我们是不是感到特别亲切啊?就是在研究耳朵、鼻子,就是研究当人当下以及我们所面对的周边环境。我们作为一个人呐,必须把这个根本问题解决。

《法华经》《楞严经》是哲学的哲学,我们要珍惜这个法缘呐!

我们要明白我是谁呀。我们是研究一步登天的大法。研究哲学就是研究世界观,就是在拓宽我们的心量。唯有心量宽广,我们才能得到大自在解脱。我们要心为一切的众生来服务,天人鬼畜、泥巴瓦块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谁把这个心得真实,你当下就是不动地。

所以佛在这里,是用一声不能遍灌多耳,一耳不能遍往多声,来破除所谓声尘能够产生耳识,还是耳识能够产生声尘——破除这种所谓的因缘所生法。那么又要反过来讲,如果没有声来耳去,那我们能不能成就这个耳识?也不能。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与刚才以上解释眼处与色处是一样的道理。「即听与声」,这个「听」就是耳入、能听;「声」,就是那个声音的震动与静止两种声尘。耳入也好,听到的声音也好,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一个念,就是一个东西。耳根就是耳识,耳识就是声音,声音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就是眼睛,就是脑袋。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就是一个本体,万法都是这样。

阿难!

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

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炉中,爇此枯木?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一铢:就是二钱五,四分之一两。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说明这种香很殊胜。

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阿难!

若复此香,生于汝鼻:如果你的鼻子能够生香气。称鼻所生:进一步确定为鼻子所生的。当从鼻出:鼻子生出香气是不是往外出啊?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鼻子不是栴檀,它怎么能生出栴檀气来呢?

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那么我们闻到这个香是闻进来的,不是你呼出去的。那么你鼻子生香,应该是呼出去才有香气啊,你自己不应该闻到啊。如果自己鼻子生香气的话,你能不能闻到香气啊?不能。鼻中出香,说闻非义:鼻子里有香味出,你不能讲闻到,闻一定是闻进来。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如果讲香气从空而生的话——那空还能叫空吗?有了香气就不空了嘛,那就算是空生的——「空性」是「常恒」的,那这个香是不是应该常在?如果香常在的话,你能不能闻到香?你天天在香中,没有区别对待了,你就闻不到香了。何藉炉中,爇此枯木:那就是说,炉中没有燃这个栴檀木的时候你应该闻到啊,可事实不然呐,不燃烧这个栴檀木我们就闻不到香味。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非鼻生,非空生,那现在还是找木头。因为它一燃就闻到香气了,那你说香气就是木头生的话,那我们鼻子闻的话是不是应该先闻到这个烟气啊?可是我们闻香的时候,往往是闻到香味闻不到烟气。烟气近在咫尺你却闻不到,香气远在四十里你却闻到。好好用心,这是什么道理?如果我们大家的同分妄见都认为这个栴檀木一烧就是柴油味,请问大家,燃栴檀木的时候我们应该闻到什么味啊?柴油味。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香」是指香尘,「鼻」是指鼻根,「闻」是指鼻入。怎么没有处所呢?谁也没有生谁,查不到根源。

即嗅与香,二处虚妄:实际上仍然是「香鼻与闻,二处虚妄」,把「鼻」与「闻」可以说成一处。「即嗅与香」,这里的「嗅」又变成前面的香鼻与闻,这个闻就是这里的「嗅」,就是能闻的闻性,叫嗅精;「香」还是香尘。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它当下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阿难!

汝常二时,众中持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阿难!

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里就涉及到舌入与味尘这两处。

汝常二时,众中持砵:小乘法修行,过午不食。这个「二时」是指晨时和午时。酥酪醍醐,名为上味:牛奶经过稍微加工就变成一种食品,叫酪;然后再进一步提炼呢,是熟酥;酥酪上面那一层油叫醍醐。圆顿了义大法比喻为醍醐灌顶,醍醐是奶制品中最优质的食品。

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一连三个问号。

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只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如果你讲这个味道是由舌头而有,按照世间法来讲,苹果能不能生辣味?辣椒能不能生甜味?按照这个逻辑,那么你的舌头如果能生味的话,一个舌头只能生一种味道,如果你舌头吃到那个酥的时候是酥味,那么遇到黑石蜜(即甘蔗糖)之时,那你应该还是酥味,体会不了甘蔗的甜味。

若不变移:那个酥的味道没有变。不名知味:怎么「不名知味」?你不知道那个黑石蜜的甜味道。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这是按照世间法,一个苹果怎么能生出辣味、甜味、酸味、酱油味?你一个舌头怎么能生出许多味啊?是打这个比喻。那我们看看食品能不能生味道。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食品是无情的色尘,没有灵知性,它怎么能知道味道啊?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如果食品知道的话,与你有什么关系啊?「何预于汝」,怎么可能与你这个知味来生联系啊?这个「预」是参与的意思。它知道怎么能变成你知道啊?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如果这个味道是生于虚空,那你吃虚空,看看是什么味道。必其虚空,若作咸味,既咸汝舌,亦咸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然是咸味,不光是腌你的舌头,而且把你全身腌得跟那个咸带鱼一样。

既常受咸,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咸:你常常在咸中,你能不能尝到淡味?尝不到。那尝不到淡味的人始终是咸中,他能不能尝到咸味啊?也尝不到。有些人在厕所如果待个半个小时以后,他还能不能闻到臭味了?就闻不到了,就是这个样子。必无所知,云何名味:所以从三个角度讲那个味呀,没有它的来龙去脉。没有味实,何有味名?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所以味尘查无出处,进而把它所对的舌根、舌入同时破除。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味尘、舌根、舌入,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念。

阿难!

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刚刚剃度的出家人,每天早晨要摩着头念四句话: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跟前面的眼看色、耳闻声、舌尝味相比,它有个自他之别。佛在这里换一种口味,变成自己触自己,这样就把我们心也调得更细。注意,尝性、见性、闻性,统统包含触性;那么尝性、闻性、见性在触中还有各自的特性。尝性跟见性一样不一样啊?(不一样)。但它们都是触性,一样不一样?(一样)。所以触性是六根的普遍性,这里的身触包括身上的六根都在内。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如果能触的这个东西属于手,那个所触的是头,按照小乘法,这个头应该是无知——比如触这个桌子,桌子是所触,手是能触——这里头变成所触,所触应该是无知的。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如果头是能触的话,我们还用手干什么?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如果头也是能触,手也是能触,那好了,这两个身应该有两个心,两个知。这是恒顺世间的心态,一个人只能有一个身,只能有一个心。人只能是我们在接触的时候,你一定是一个能一个所。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如果头与手两者是共一个能触——「一触所生」是共一个能触,那头与手是不是一个东西?就变成一体,那还有没有能与所了?(没有)。触就不能成立。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如果说我们这个头与手是明明白白的两个东西,都在那里触,触谁为在?也就是谁是能触啊?我们头跟手你能不能分得出到底谁触谁?因为能所必须是一个有知,一个无知,可是我们两个都有知。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两个能不能触,两个所也不能触。非要一个能和一个所才能触。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总不能说是虚空变成你的所触,或者虚空变成你的能触。因为你在这里除了人体与虚空,没有第三者。也就是说,你这个能触,你这个触觉,到底怎么来的?是哪里产生的?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觉」是触觉,「触」是触尘,「身」是身根。触觉是我们能够感受到触尘的那种感觉,也叫身入。这里还是总结,身根、身入、触尘,都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本非因缘,本非自然」,当下即是因缘,当下即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