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第16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些都是节外生枝。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波斯匿王:他是佛的在家弟子,「波斯匿」解释成汉语叫月光。

我昔未承诸佛如来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他是在没有听到佛的教导的时候遇到了外道。再强调一下,外道也是行善积德的修行人,与世间法讲的外道不是一回事。世间法讲「外道」特指强盗土匪、坏人坏事,佛门讲的「外道」是修行不究竟,但不是坏人,是好人。

「迦旃延」,这是个外道,翻译为「牛领外道」。牛领外道是六师外道中的一种,这种外道一般是讲牛领,就是讲修苦行、吃青草、吃烂水果、不吃五谷,是这样修苦行的外道,过得像牛马猪一样的苦日子。

「毗罗胝子」,翻译为「不做胝子」,不做胝子就是执着于一种断灭空,什么事也不做。前者是六师外道中的第五种,后者是六师外道中的第三种。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这六师外道在当时形成了一定的气氛,队伍比较庞大一点。

「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盘」,这两种外道有两种共同的执着:第一个,众生都是自在天天王所造出来的,就是我们过去听说过的神话中捏泥巴造众生一类的传说,他执着于这种邪说;第二个,他执着于这个苦与乐,无因无果,现在无因,未来无果,皆以断灭空作为修行宗旨,所以死后断灭为涅盘。当然他这个断灭空也还是一种有为涅盘。他并没有讲断灭这个人心,而是断灭这个人身;如果断灭了人心的话,他就不会修行了。他不是认为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他认为死了以后就归入那种空性,外道称之为冥谛,还是有的。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我虽然生在佛世,而且与佛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生,但是对这个外道断灭论还没有完全地解除疑惑。「云何挥」,就是看你佛怎么样把这个道理帮我讲清楚。「」带有开示、开,「挥」也带有挥之义;「证知」,把我这个疑虑解开,使我能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此心不生灭地」,我这个心到底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就叫个不生不灭?通俗地讲,告诉我这个宇宙人生的真理。自古以来啊,无数的宗教、哲学团体,英雄、伟人、圣人等等,都在探讨宇宙人生真理。这个世界从何而来?这个世界怎么回事?可是谁也讲不清楚。唯有如来出世才能把这个问题说清道白。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波斯匿王讲这个话比阿难讲话要有些分寸,他不是讲全体都「有漏」。今此大众中「诸有漏者」,一切大众中有漏的人,不等于大众都有漏。他毕竟是国王的身份,讲话不是那么随便。也就是说还有疑惑的人,都很想把这个问题搞明白。

对于修行人来讲,很可悲的就是说,有些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有漏,他也不明白佛法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讲得不究竟,可他就是不愿意闻,就是愿意稀里糊涂地修,这就是悲剧。阿难也是这么请法,佛也是这么说法,就是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不知道「二种根本」,所以终日修行,「枉入诸趣」。

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广泛宣传这个论点:要开悟,唯有读《法华经》《楞严经》,因为是开悟的《法华经》,成佛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开悟的《楞严经》。怎么样讲都是一样的,这两部经是一部经。

可是我们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修行人,死死提着个垃圾袋不肯放下,还以为自己会修行,主要的责任在于,《楞严经》第六卷就有讲啊,「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现在好多人不管听到谁说法,都是:「哎呀!

讲得太好了、太好了!

」「你得到了什么呀?」「不知道。什么也没得到。」他们认为一个人能言善辩、天上地下讲得活灵活现,就是讲得好,这是一种悲剧。他利用人们的一种善良心理来诈骗佛法。没有把《法华经》《楞严经》看懂的人,其实你一开口就是错的。而且佛在《佛说灭尽经》这部经上讲,到灭法时代第一部灭亡的经典就是《楞严经》!

因为这部经典讲的是真话、讲的是真理。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

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复变坏:佛问了两个问题,你觉得肉团身是金刚不坏,还是一定要归于死亡?佛讲一个真理往往就是从最浅显的事情或者现象来启众生,这就是智慧,容易叫人开悟。为什么有些人讲经看上去讲得对,人家却不懂啊?这里有几种可能性:一种是他自己就不懂,但是好心搞一些口头禅来劝导大家;一种甚至就是故意的——那就是魔王的誓愿啊!

所以我们对一切的人,不要看他冠冕堂皇就怎么样,你要看他这种讲法能不能对我们起到真实效用,听了以后能不能给我们那种石破天惊、刻骨铭心的感受,能不能叫你幡然醒悟。「哎呀!

原来还是这么回事啊!

」你不要听来听去都是在「贴福字」。怎么贴福字?都是在恭维赞叹,怎么样长怎么样短。讲法一定是讲到真实之处,三句话就不离本行,你必须时时围绕我们这现前能够感受到的一切的万法,它是怎么回事?始终扣紧这个主题。从日常生活下手,从我们眼前,乃至从我们当下、当生说起,要搞明白。不能把讲经说法就变成讲故事,谈古说今,那只是一个方面,不是最主要的。

世尊!

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所以波斯匿王也是没有拖泥带水,因为这是明摆的事实,这个身体最终都会销亡的。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

你现在还没有死,你怎么知道你必然要死?这也是用一种同分妄见来推理。有时候同分妄见也能推导出真理来,怎么推导呢?凡是人都要死,这是不是世间的同分妄见?因为我是人,所以我要死。

世尊!

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

我此无常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波斯匿王是带着隔阴之迷而来,但由于无始以来修行的习气,他这个心是不是比别人要细一点呐?一般人很少观照这个问题,乃至到了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他心里都还没有准备死的那种念头。波斯匿王不仅懂得要死,他还知道从这个身体的变迁情况来看。「念念迁谢」,就是念念变化,「迁」,就是改变环境,「谢」,就是死了、灭了。

新新不住:前面念头死了,后面念头是不是新的?但新的后面是不是还有后面的念头啊?才出现新的,刹那间就要变成旧的,是不是「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一堆柴火烧起来以后,我们就知道这堆柴火终归要变成一堆灰,渐渐地它这个能量热量就会消耗掉。

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殒」就是「亡」,「亡」就是「殒」,也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从出娘胎开始是不是就进入倒计时?从出娘胎开始是不是就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但世间人认为是一步一步地走向成长、壮大。

佛言:如是!

大王!

佛印证他讲的不错。

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

汝今生龄,已从衰老:你现在这个年龄,以及在你这个年龄阶段中的生命的活力、生命力。

颜貌何如童子之时:因为当年这个波斯匿王年龄已经六十二岁,这个时候的颜貌与童年之时比较怎么样呢?七八岁、十几岁这个童子时,容貌是不是很嫩、很鲜呢?看到小孩子都恨不得咬他一口;一看到老头子满脸皱纹了,就没有人喜欢。年龄大的人都有一种自卑感,「哎呀,我都老人了,谁喜欢啊?」

世尊!

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孩:就是小孩子。孺:也是小孩子,尤指幼儿。肤腠润泽:「肤」,就是皮肤,「腠」,就是皮肤上的皱纹。「润泽」,就是很有光色、水灵灵的,不像老人皮肤是干巴巴的,这不一样。年至长成,血气充满:成人以后,血气方刚。

而今颓龄:就是萎颓、衰老的年龄。迫于衰耄:「迫」就是快接近于「衰耄」;「衰耄」,一般地是指七十、八十、九十,年龄越来越老——「耄」,一般的是八九十岁,「衰」是七八十岁这样。形色枯悴:「枯悴」就是干枯。精神昏昧:人老了以后带有一点痴呆的样子,眼睛看人带有一点痴呆呆的。白面皱:「皱」就是皱纹。逮将不久:就是快要不久于人世。「逮」,是得到的,我得到的这个生命已经不长了。

如何见比充盛之时:这里的「见」不是看见,可解释为如何能比那个年富力强的时候。「充盛之时」,年富力强。

佛言: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