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户」是门,「牖」是窗户。门窗开着,叫「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所以我在这个讲堂里能够远远地看到。这句话很有意思,佛下面就抓住这个做文章。简单说,眼睛是借着打开的门窗而看到讲堂外面的只陀林。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好吧,就像你所讲的这种情况,坐在讲堂里能够借助门窗看到只陀林。

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有没有这样的人——坐在讲堂里看不到室内的东西,却能看到室外?

阿难答言:世尊!

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眼前的东西看不到,外面的东西却看得到,有没有这个道理?一般情况下没有。也有个别情况,就是老花眼,老花眼是照远不照近。但是这是个别性,个别性不能作为普遍性,开玩笑逗乐可以。佛讲的法是带有普遍性,你不能拿特别性、个别性来逗乐。

林泉:仍然是指只陀林,仍然是讲给孤园。给孤园里是不是有树林,有河流?注意,这就是《楞严经》文采的特色,同一个事物通过各种手法来表现。如果我们讲经说法为了让大家明白的话,我们最好反反复复地就是「只陀林」。讲佛法是「依义不依语」,只看怎样讲能够叫大家明了就怎样讲。

阿难,汝亦如是!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这是佛对阿难当头一棒。阿难讲没有这个人。佛讲,「怎么没有?你就是这个人。」这里才露出了真面目。所以佛这么一绕,阿难是不是上当了?到最后加到他头上去了。汝之心灵,一切明了:「心灵」,就是光明、灵智,能见、能知、能识,无所不知,一切明了。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如果你当下这个灵明之觉、灵明之性,确确实实在你肚子里。尔时先合:「尔时」,就是当时,「先合」,是先应该。了知内身:知道里面的五脏六腑、皮肉筋骨。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先看到自己的内脏,再看到外面的景物——有这样的众生吗?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退一步来讲,即使你里面看不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那指甲怎么生,头怎么长,筋络怎么动,脉搏怎么跳,你应该都能看到。如何不知:你现在怎么不知道?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肯定地来讲,你里面都不知道,怎么知道外面?至此,佛把阿难的第一个妄想心破除掉了。

告诉大家,佛这是方便说!

如果站在他面前的是目犍连或者阿律多,佛会不会这样讲?这样讲就使自己处于被动了。那目犍连和阿律多就会讲:「我就是看得到我的五脏六腑啊!

」哪怕一个外道都能,他还要把佛数落呢。这段话就是欺负阿难,他没有开天眼。真正来讲,你说心在不在内?它哪里也在,没有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心。可惜因为阿难他不懂得所有一切都是我的心。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所以阿难不懂得外面也是心,他讲心在内,这就是错误的。对于我们懂得了心无处不在的人,他讲在内是不是对的?对。要明白这个道理。

这段经文就是佛第一次审问阿难,到底真心在哪里,也就是第一处破妄识。

阿难稽,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阿难这个世智辨聪名不虚传。在整个七处破妄中,破「识在内」,这是根本。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都这么认为。那到其它六处,就是阿难被迫转计了。阿难既然强词夺理,佛就跟踪追击。

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阿难是典型的世智辨聪,他用世间法的那种逻辑推理——反正有个心,你既然讲不在内,那肯定就在外了。

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阿难打了一个比方:我们的心就像一盏灯,如果这个灯在室内,自然先能照室内,然后从门窗再能照到室外。「后及庭际」,「庭际」,就是室外,是房间和庭院的交界之处。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所以阿难下了结论:众生不见身内而见身外,就像这个灯光一样,灯光在室外不能照内,所以我们的心在身外,不能照内——在身外只能看到外面的境界,而看不到自己的五脏六腑。

是义必明:这里的「必明」不是讲肯定,带有问、带有试探性:这个道理「必明」,应该是对了吧?将无所惑:应该再没有什么疑惑了,再没有什么过错了。同佛了义:与佛所讲的了义法。得无妄耶:总没有什么不同吧?总没有什么错吧?看上去显得谦虚、好像征求意见,实际上是耍小聪明,反问这下总没有错吧?

下面进入第二处破妄识,破心在外。看佛怎么讲。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是诸比丘:你看这些比丘大众。适来从我:即刚刚随我。「适」,是刚才的意思。室罗筏城:是波斯匿王的国都,也叫舍卫城。循乞抟食:「循乞」,挨门挨户托钵;「抟食」,吃饭。古印度人吃饭怎么「抟食」呢?用手抓饭往嘴里吃,可能不像中国人还用筷子。归只陀林:我们一起回到了只陀林。我已宿斋:我已经吃过饭。

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你看众位比丘,如果一个人吃饭,其他人能不能饱?或者这么多比丘吃饱了,我能不能饱?一个意思。

很明显,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

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你们要深思啊!

谁都救不了谁,没有救世主、没有神仙、没有皇帝,佛都不救人。听经闻法何其重要啊!

可是现在五花八门的法呀,让我们抱以种种的幻想。佛讲了,那些方便是用来引导大家呀!

根本的根本是,除非你自己明心见性,自己救自己。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前面讲各人吃饭各人饱是虚晃一枪,其实是把心和身分开比喻为你和我——你如果讲心在外的话,那么心就是张三比丘,身体就是李四比丘。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比如说心在外的话,可能就是目犍连,那身就是阿难。身心相外:是不是两个人呐?自不相干:各人吃饭各人饱,与你没有关系。则心所知:比如说张三比丘所知。身不能觉:李四比丘不能觉知。觉在身际:李四比丘所知。心不能知:那么张三也不能知。

这一段经文就是说,你想的我不能知道,我想的你不能知道,把身和心比成两个人。因为他把心放到外面来了,那就不能相互知道啊!

比如说我的心在外面知道了冷、暖、痛,那我这个身知道吗?不知道。注意啊,这些比方不是很严谨。佛讲一切法都是权宜之计,无非让阿难自相矛盾。如果对两个有神通的人,佛会不会讲这个话?对于他心通的人他敢讲吗?因为他心通的人可以在禅定的过程中互相沟通。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兜罗绵」,是印度的一种小棉花,比中国的棉花壳子要小,花朵也要小,但是更白更细,以此比喻佛手柔软。汝眼见时,心分别不:这里把眼睛和心分开,仍然是来探讨阿难这种心态——他把心和眼是看成是一体还是二体。

如是,世尊:阿难回答了,眼睛看到了,心里肯定也知道。眼睛看到是不是在外?心里知道是不是在内?在这里把阿难的结论打乱。因为前面按照阿难的道理来讲,眼睛在外面看到,心不能知,就跟阿罗汉个人吃饭不能令众饱一样;可实际上眼睛看到外面的东西,心里就能感知。从这个道理推论上不能知道,但在实际上又知道了,就造成这个矛盾。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若相知者,云何在外:你眼睛看到,心里分别,那就是身心相干,怎么能说心跑到外面去了?仍然是在诘问阿难。实际上我们的心有没有内外?没有。所以七处破妄啊,你不能讲这些比方是对或者不对,它经不起逻辑推理,只是帮助我们把心往细处引。佛法里允许以邪破邪,用一种假设来破除对方的论据。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这是正论。你讲心在外,没有这个道理。佛在分别法中善巧地用各种比喻来引导阿难。那么按照究竟法来说,我们的心是不是在内、在外,无所不遍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