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第3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善哉,阿难:这个「善哉,阿难」带有安慰之义。他明明是讲的是错的,佛却说:「哎呀,你说得好啊!

」意思来讲,你能把心里话倒出来也是好事。在这个时候要安慰,但是并不代表就肯定他讲的对。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佛由阿难而推及到整个迷惑颠倒的众生病根之所在,也就是执相昧性、执事昧理。就像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还不知道阿弥陀佛是谁;想往生极乐世界,还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

「一切众生」,一个不卯——不管是凡夫还是修行人,不管是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一个都不卯。就是文殊菩萨在《楞严经》第六卷讲:「归元性无二」。这是对一切众生而言。要成佛,先要明心见性。「归元」,就是成佛;「性无二」,「性」,就是明心见性。它没有讲「归元相无二」。

比如用一块铜制成佛、制成菩萨、制成人、制成牛、制成马,相是不是无量?性是不是都是一块铜?要明白这个道理。我这个拳头变成了锤子、变成了剪子、变成了扫把、变成了木排、变成了兔子的耳朵,它可以这样变,还可以那样变,变来变去。相是无量的,性呢?就是一个拳头。明白了性就是拳头,那么拳头是不是锤子?锤子是不是剪子?用数学里面的等量代换,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这个「拿手好戏」,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拿手好戏。

再比如做梦,梦中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做梦的一个人一个念变出来的?既然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念,那一切的一切有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梦中那么多人有没有第二个人呐?再提醒你们:讲没有的扣5分,讲有的也扣5分!

就是有没有,叫不二法门——既是无量,还又是一。

「从无始来」,无始就是无始;你不要讲总有个开始,没有开始。许多同修问:既然讲一切东西都是一个真心变出来的,真心从哪里来?诸佛菩萨千口一词:法尔如是。你非要追究从哪里来,诸佛菩萨没有办法回答,只有把嘴巴挂到墙壁上,你去问墙壁去。讲到这里,无话可说。因为无始啊!

本来就是啊!

由此我们判定,时间的长短、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妄想,前无始,后无终。如果有始有终的话,我们还修行成佛干什么?反正大家最后都完蛋,早晚都是死。所以这个「无始」不能解释为最初。没有最初,也没有最后,还没有中间,当下就是一个念。诸佛出世就是要讲这个妙法。

「生死相续」,在后面第四卷会讲到三种相续——众生相续、世界相续、业果相续,实际上就是讲生死相续。讲「生」和「死」都是方便说,讲到底都是我们真心变现。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不是生也不是死,也不是不生不死。它可以变现生、变现死,变现不生、不死。这个法要好好观照啊!

说是证「无生法忍」,当我们证到无生法忍的时候,无生法忍也变成邪法。也就是「见真重增一重尘」。什么无生法忍?那我这个有生法忍是不是我?无生法忍也是我,有生有死还是我,都是我变现。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生、非无生,它可以现有生、现无生。

能把这个道理彻底搞明白的人,他会高兴得在地打滚、狂呼乱叫:「我解脱了!

我成佛了!

」不需要佛给他授记,他自己给自己授记。佛不度人,唯人自度。佛只讲此理,看你明白得怎么样。所以这个《楞严经》就相似于世间讲哲学、讲科学,一切的世间法它离不开哲学指导。

众生无始以来执着于有生、执着于有死,执着于太阳升起与落下,执着于白天过去黑夜来,都是在有形有相中执着;执着于升官财、寿命长短,却不懂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人、一个念。一切的造作都是「自心取自心」。开口吃饭,饭是谁?是不是自己?明争暗斗,斗来斗去是斗谁?斗的是自己呀!

他认为是别人啊!

明白此理,你真正是恍然大悟啊!

然后你才感觉到《楞严经》最简单,《楞严经》是学前班呐!

我们过去的一切都是在迷惑颠倒,《地藏经》怎么讲的?南阎浮提众生,开口就是错的,动念就是错的,我们却自以为是。「怎么会错?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大家都是这么认为就对吗?在佛法里叫「同分妄见」。《楞严经》后面讲了眚眼——也就是眼睛有毛病的。有个大男子买了一双大红鞋,他非讲这就是黑鞋。这是比喻。我们现在都戴上了有色眼镜,非常顽固地认为我想的就是对的。可一旦明白了,一悟一切悟。「风起云涌演楞严」啊!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常住真心」就是「大佛顶」,就是「一心三藏」。

「阿罗汉、辟支佛认为的常住真心」是人我空——这个肉团身是假的,我证得一个灵体,也就是第七识,这就是我。我无形无相,再也不受六道之苦,他认为这是常住真心,其他人都是其他人,泥巴是泥巴、瓦块是瓦块,都是我的外部环境。

「藏教菩萨认为的常住真心」就是第六识的妄心——我修无量的行善断恶法门,将来要像佛那样三十二相,将来我为大家服务;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真心,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尊佛——所以这种佛不是佛,他永远不能明心见性,最多能够证得不落六道轮回。

「通教菩萨认为的常住真心」是法我空。也就是《金刚经》《六祖坛经》讲的「真心」,他认为一切的有形有相都是假的,都归于一个空性;佛法不可说,真佛无相,真法离开语言、离开文字;他把一切的有形有相漏掉,这是通教禅宗的真心;连释迦牟尼现的三十二相,都是无明相。

「别教菩萨认为的常住真心」,空性也是我、有形有相也是我,要不断地从空到有、再从有到空,它带有次第性,比起前面有很大进步。代表作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圆觉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法华经》《楞严经》圆顿大法所认为的常住真心」,上自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泥巴瓦块、山河大地一切的有情无情、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个念。有形有相当下即是无形无相,无形无相当下即是有形有相。比如孙悟空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眼镜,眼镜当下就是孙悟空。藏教菩萨认为这是眼镜,他不认为是孙悟空;通教菩萨一定要把眼镜这个相去掉,现出一个孙悟空来才是真佛;别教菩萨认为孙悟空也是我、眼镜也是我;圆教菩萨认为眼镜即是孙悟空,孙悟空即是眼镜、即是我。一字之差,天地之别。

寺院早晚课中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别教的境界。到了《法华经》《楞严经》,那就得改一个字:「一切唯心现」。现跟造一样不一样?造必有能造与所造:工厂造出了个眼镜,工厂为能造,眼镜为所造。这就变成了有二法门。孙悟空变现为一个眼镜,孙悟空没有了,就现出一个眼镜,孙悟空当下就是眼镜。

「性净明体」,就是讲「阿弥陀佛」——「性净」就是「阿」,「明体」就是「弥陀」。这是采用分别法来讲,「性」是无形无相,「净」是清一色,无所不包。虽然无形无相,但一切万法性具功德皆本来具足。「性净」就是「离一切相」,就是禅宗讲的「真佛无相」,就是「空如来藏」,真法没有语言、文字、思维;「明体」就是「即一切法」,就是「不空如来藏」。

打比方来讲:拳头就是「性净」,锤子、剪子、木排、兔子耳朵就是「明体」,性净和明体是不是一个东西?是不是一个拿手好戏?做梦的时候,做梦的那个人就是「性净」,梦中的一切的境界就是「明体」。梦人和梦境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真理啊,至简至易!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诸」解释为于,「用诸妄想」,就解释为我们都是执着于妄想;「诸」也可以解释为一切,「用诸妄想」,就解释为我们在执着一切的妄想。这个妄想既包括一点也不懂得修行的凡夫妄想,也包括一切外道修行的妄想,也包括小乘人的妄想,也包括通教、别教菩萨的种种妄想。所以这个「轮转」呢,既有三恶道里的轮转、六道里的轮转,而阿罗汉是不是也有轮转?通教菩萨、别教菩萨有没有轮转呐?他那种轮转叫变易生死轮转。六道众生是两种轮转:一种是分段生死轮转,一种是变易生死轮转。变易生死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一天到晚在打妄想。阿罗汉、辟支佛破除了分段生死的轮转,仍然在变易生死里轮转;菩萨破除了分段生死轮转,又破除了几分、十几分,乃至几十分变易生死的轮转,但仍然还有一部分的变易生死的轮转。包括等觉菩萨在内,还有一分生相无明在轮转。只有成了圆满大佛、破除这个两种生死轮转,才究竟圆满。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明性:「无上菩提」就是指「一心三藏」,不可以把它说为最高级、是第一个菩提,不是的。「无上菩提」,无上无下,无前无后,无左无右,无内无外,无空无有,无是无不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切的万法不可漏其一,皆是当人当下一念。好好想一想,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别教呢,一也是我,多也是我,仍然有次第性。这个「无上菩提」先就是讲在见道位证菩提果,乃至证到一部分涅盘果,听经闻法就可以达到;而成圆满佛还要修证,证究竟的涅盘果。

「真明性」,「」,就是成就,「明」,就是明心见性、见真。刚才讲,小乘见到人我空,通教别教的菩萨见到了人我空和法我空,圆教的菩萨不仅见到了人我空、法我空,还见到了真空妙有,这叫「真明性」;在《楞严经》把它叫成「真真如性」。通教、别教见到「真如」,圆教是见到「真真如」,要明显地分别开来。「真真如」就是「真真真」,因为「真」就是「如」;或者讲「如如如」,是一个意思。

应当直心,酬我所问:直心是道场。修行人不要学拐弯抹角,躲躲闪闪讲话。但是要注意用智慧,好话好讲。有些人跟凶神恶煞一样,出言就是恶语相加,还说是直心;这个不是直心,那是痴心。我也不说那是坏心,讲话还要考虑人家的接受能力。「酬我所问」,「酬」,在这里是应对、对答的意思。我怎么样问,你就怎么样答,而且讲老实话——讲老实话不等于讲蠢话,讲有智慧的话不等于讲些阿谀奉承之语。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不仅讲十方如来直心成佛,而且讲为什么要直心。打个比方:在过去到山上砍树,没有马路,甚至连土路都没有,要把木头送下山,是不是砍掉枝枝杈杈,然后利用高处的坡度往下一滑就很轻松地下去了?如果你不把枝枝杈杈砍掉,从山上能不能滑下来?砍柴如此,修行更是这样。你那个心理歪歪曲曲的,怎么能出离生死?明白真心本来面目以后,你不要再三心二意,对于一切的万法再不要搞人我是非。有智慧的人是随喜功德,见贤而思齐。怎么见贤思齐?人家长,我短,我想办法一定要变得长,还要过他,这没有错,但不能通过人我是非去诽谤。

心言直故:言为心声,同修之间、师徒之间直话直讲,这样可以相互成就,便于双方做出判断。如是乃至终始地位:「始」,是表凡夫修行因地,「终」,是表成就究竟如来极果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诸委曲相」,是在成佛的路上打闲岔,包括菩提退转,包括落入六道轮回,包括这中间走火入魔,等等等等。果真明心见性,你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