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小说网>智慧解码:史籍中的智慧故事 > 第181章 昭帝明智 燕王叛乱与封国废立

第181章 昭帝明智 燕王叛乱与封国废立 (第1页)

415、昭帝明智:燕王叛乱与封国废立&1t;p>

后来燕王旦又和左将军上官桀等谋划叛乱,扬言说“我是皇帝的哥哥,应当即位,大臣们要一起制止我”

等等。大将军霍光辅佐朝政,和公卿大臣们商议说:“燕王旦不改过自新,行为邪恶不改。”

于是审查法令,依法裁决,对罪犯执行刑罚。燕王旦自杀,封国被废除,这都如上述的策略指出的那样。有关部门请求诛杀燕王旦的妻子和儿子。孝昭帝因为他们是骨肉亲戚,不忍心对他们动用刑法,宽赦了燕王旦的妻子和儿子,免为平民。传曰“兰根和白芷,逐渐浸泡在泔水中,君子就不接近它,平民就不佩带它”

,用来比喻逐渐形成的习性。&1t;p>

宣帝刚即位,推恩宣德,在元始元年中全部恢复封燕王旦的两个儿子:一个儿子为安定侯;立燕王原来的太子建为广阳王,以奉行祭祀燕王的职责。&1t;p>

三王的封国记载,旧史很详细。褚氏后来补写了封国史,册书还存在。去病提出建议,青翟上书言事。天子谦恭下士,急于求贤。太常负责礼仪,请求立齐王、燕王的封国,广大的国土,燕社只有祭祀燕王的祠庙。宵人就是小人不能接近他们,荤粥(匈奴的别名)远离边地。明智的鉴戒啊,小心防备过失。&1t;p>

在历史的洪流中,燕王旦的叛乱与昭帝的应对策略,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权力的平衡与家族情感的交织。昭帝的决策,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也展现了他的仁慈和深思熟虑。&1t;p>

先,昭帝对燕王旦的叛乱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他没有因为燕王旦的背叛而盲目地诛杀其家人,而是考虑到了骨肉亲情,选择了宽恕。这种做法,既体现了昭帝的人情味,也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他知道,单纯的惩罚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更多的矛盾和不满。&1t;p>

其次,昭帝在处理燕王叛乱时,也展现了他的果断和决断。他迅采取行动,依法制裁罪犯,使燕王旦自杀,封国被废。这种坚决的态度,有效地遏制了叛乱的蔓延,维护了朝廷的稳定。&1t;p>

此外,昭帝对于封国的处理也充满了深思熟虑。他不仅恢复了燕王旦的两个儿子的封地,还立燕王原来的太子建为广阳王,以奉行祭祀燕王的职责。这种做法,既体现了昭帝对历史的尊重,也显示了他对家族传统的重视。&1t;p>

最后,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权力的运用需要谨慎和明智。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都需要时刻警惕权力的腐蚀,防止自己陷入权力的泥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明智的鉴戒,小心防备过失”

。&1t;p>

综上所述,昭帝在处理燕王叛乱时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训:在权力的运用中,我们需要平衡情感与理智,果断与谨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历史长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的决策。&1t;p>

416、从《伯夷列传》看天道与人性的矛盾&1t;p>

那些学习的人记载的典籍极其丰富,但还是要考察求证于旧事。诗书虽然残缺,但虞夏的文字还是可以推知的。尧打算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认为这是耻辱而逃走了。到了夏朝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他们为什么也被这样称赞呢?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山上好像有许由的坟墓。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圣贤人,像吴太伯、伯夷之类的人,被论述得很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至为高尚,但文字记载却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1t;p>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念过去的仇恨,心中的怨恨因此很少。”

又说:“他们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还又有什么怨恨呢?”

我对伯夷的心意深感悲伤,看到他们未被载入史册的轶事真情,就此写下来。他们的传记上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将君位传给叔齐,到了父亲去世以后,叔齐却要让位于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

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了。国人只好立孤竹君的次子为君。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善于养老,都想归附于他。可是等到他们前去投奔,西伯姬昌却死了,武王载着他的木主牌位东伐纣王。伯夷、叔齐叩马而进行规劝说:“父亲死了不葬,却动起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

武王身边的侍卫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就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朝的叛乱,天下都归附于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在阳山,靠采摘薇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歌,那歌词是:“登上那个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用暴虐代替暴虐啊,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唉呀,只有一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

于是就这样饿死在阳山。从这些看来,他们是怨呢还是不怨呢?&1t;p>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爱的,常常帮助好人。”

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算是好人呢?他们积聚仁德保持纯洁的品行,却仍然饿死了!

再说七十位弟子中间,孔子只有颜渊是特别爱好学习的。然而颜渊常常陷于穷困而且总是吃不饱饭,最终早早地死去了。天道报施善人到底怎么样呢?盗跖每天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就像喝汤一样,凶狠暴戾恣意胡为,聚集党徒几千人横行天下,竟然能够长寿而终老。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天道报施善人的一个最明显的例证。&1t;p>

到了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轨,违犯忌讳,却终身安逸享乐,财富丰厚且世世相传。有些人选择地方去实行自己的主张,得到机会才言,不走直路而走斜路,不是为了公正而愤图强,却因遭遇灾祸而受祸害的,这样的人多得数不胜数。我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假如所说的天道就是如此,那么这是对呢还是不对呢?&1t;p>

孔子说:“志向不同的人不在一起共事。”

也各自按自己的志向行事。所以说:“富贵如果可以追求得到的话,即使是执鞭之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到的话,就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

“要经过寒冬之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整个社会都混浊的时候只有正直清高的人才能显现出来。这难道不是因为这种人有高尚的品质吗?&1t;p>

有道德的人痛恨自己死后默默无闻而名声不被称颂记载。贾子说:“贪财的人为财而死,壮烈之士为名而死,贪求权位者以权力为其目标。”

同样明亮的东西相互映射而对照,同样种类的事物彼此吸引而结合。云跟着龙兴起,风跟着虎呼啸,圣人一旦作出表率而万物就会效仿。伯夷、叔齐虽然贤明,得到孔子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笃实好学,附随孔子之后才能更加显着。隐居的人士,有时也弃世隐居,这些人名声埋没而不被称颂,可悲啊!

里巷的人,想要磨炼操行树立名声,如果不依附于出身高贵的人,怎么能留名于后世呢?&1t;p>

天道是均等的,但行善却因人而异。贤良的人虽然饿死,盗贼却聚在一起。吉凶祸福相互倚伏,报应施与相互纷乱。孔子很少谈论命运,这是我从前就听人讲过的。可叹那些洁身自好的士人,不依附权贵!

&1t;p>

《伯夷列传》是太史公司马迁的一篇杰作,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贤人伯夷、叔齐的人生轨迹,揭示了他们内心的痛苦与困惑。通过深入研读,我现其中蕴含着对天道与人性的深刻思考。&1t;p>

先,司马迁在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会遭遇不幸?这实际上触及了天道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儒家观念中,天道是公平的,好人应该得到好报。然而,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这使得人们对天道产生了怀疑,对人性产生了困惑。&1t;p>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司马迁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他指出,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虽然功勋卓着,但最终却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相反,有些品行不端的人却能飞黄腾达。这似乎在暗示我们,天道的公平并非绝对,人性的复杂与多变才是导致命运多舛的主要原因。&1t;p>

此外,司马迁还提到了孔子所说的“志同道合者不聚”

,这进一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时,人们往往会因为观念、立场的不同而产生分歧。这种分歧不仅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还可能使个人的理想难以实现。&1t;p>

面对这样的困境,司马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有道德的人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畏权势,不惧困苦。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同时,他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分依赖天道的公平,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幸福。&1t;p>

综上所述,《伯夷列传》不仅是对古代贤人的颂扬,更是对天道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坎坷与变数,只有坚守信仰、积极进取,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