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第1页)

作者:慕水之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这趟海岛旅行,唐雪和赤藤都收获颇丰,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人都不需要为食物和水烦恼。

  那些集装箱,唐雪还没有时间去整理,她打算等火山爆以后大家在家居家避难时再慢慢整理,反正那个时候有的是时间。

  前世父母让她回家考公,她拒绝了,坚持留在第一都城,进世界5oo强公司奋斗。这次她没有犹豫,直接选择听从父母的建议。她的家乡是中部一座三线城市c城,在全国百强市中排在中下,但近年来展迅隐隐有飞升之势。

  c城地势高,依山傍水,山不出名海拔也不高,境内有一个很大的淡水湖,这个地理面貌在末世后非常具有优势。c城离海岸线也不算近,梦里海平面升高五年后c城才组织撤离。她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至少她可以在c城度过末世前期最混乱的几年。

  既然决定要回家,她旅行回来后就开始打包行李邮寄回去,只留下少许每天要用的东西随身携带。原本说好跟室友一起租房子,现在临时毁约只能说声抱歉。房子已经租了,两室一厅的套房,房租付三押一,唐雪也没往回要,只让室友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转租出去,如果没有就随她处置。

  同学和室友们对她放弃第一都城大公司工作,回家考公的做法众说纷纭。有人理解,有人不理解,觉得她傻,考公哪有那么容易上岸,但世界五百强的工作已经板上钉钉。大梦一场,别人的闲言闲语唐雪完全不在乎,甚至经历过梦境,她对这些同学们的记忆也开始模糊。

  毕业典礼还剩两天,这两天唐雪都没闲着,每天背着背包出门,把第一都城小吃都买了个遍。小笼包、生煎包、蟹壳黄、鲜肉月饼、酒酿小圆子、枣泥酥饼等等。

  以后这些东西都吃不到了,她不由自主地多买了一些。她留了个心眼,消费全部使用现金,避免留下异常数据,毕竟一下子同时买这么多小吃也挺显眼的。

  一边吃一边买,两天时间,唐雪就花完取出来的四千多块现金。

  6月28日,在参加完毕业典礼后,唐雪拉上早就收拾好的行李箱踏上归途。

  第二章

  “小雪啊,你大伯说晚上让我们去他那里吃饭,庆祝你毕业,那你先在家休息一下,等到5点左右就打车过去,我下班以后接你妈一起过去。”

  唐雪回到家刚把行李整理好就接到唐爸的电话,唐家人约好今晚聚餐庆祝她大学毕业。今天一大早家族群里就已经在商量这件事。

  唐爸名叫唐世忠,家里兄弟三人,上面有两个哥哥唐世仁和唐世礼。由于父母早逝,兄弟三人相依为命多年,因此感情非常亲厚。

  大伯唐世仁早年去城打拼,在大酒店里学厨,学成后就回来开了一家饭馆。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一线城市s市工作,结生了儿子唐天逸,今年9岁,上三年级。如今他们在s市按揭买了房子,平时一家三口都在s市生活,逢年过节才会回来。

  二伯唐世礼,年少时学习成绩好,专业选得也好,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事业单位,现在是c市供电公司中层领导。二伯也有一个儿子唐京,大学毕业后回来c市经营一家药房,结婚后生了一对双胞胎唐天浩、唐天钰,现在上幼儿园小班。

  唐爸是老三,光荣的人民警察(交警),唐妈胡爱华是妇产科医生,两人结婚后生了个闺女,也就是唐雪。

  唐家三代也就唐雪一个女孩,因此从小就比较宠爱她。这不,知道她今天回来,非要在大伯的饭点里给她安排一桌接风宴。

  对她听从父母建议回来考公务员这件事,大伯二伯更是赞不绝口。

  唐大伯:“女孩子就是又乖又孝顺,之前不肯听老三的话,现在还不是回来了,考公务员有什么不好,哎,我家那臭小子就怎么也不肯听我的,现在住那么远,一年见不了几次面。”

  唐大伯一直想让儿子回来定居,但儿子儿媳却不肯,总觉得外面的机会比较多。其实近几年c市也在迅展,城越建越大,老城也不断翻改善。唐大伯今年已经六十岁,按照一年见两次面算,活到八十岁也就能再见儿孙四十次。

  这也是他一直长吁短叹的原因,他也曾想过关掉店铺去带孙子,但终究没能去。原因很多,一是故土难离,二是庞大的还款压力,仅靠儿子工资根本不够,老两口必须要继续帮衬。

  唐二伯:“老三就这么一个闺女,回来好,回来好,将来在本地找个婆家,等老三两口子退休正好能帮忙带孩子。”

  唐二伯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是直接回来的,靠着家里的关系和资源开了一家药房,日子过得舒服又自在。

  唐爸知道唐雪改变主意后高兴得直蹦跶,承诺只要她肯回来考公就她买一辆车。唐妈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肯定也是高兴的。由于职业关系,唐雪从小到大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多,经常一个人在家或者待在大伯二伯家。如果她要在魔都打拼,那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

  晚餐时间正是餐馆最忙碌的时候,唐大伯的餐馆位于老城区,餐馆主打本地菜,过来吃饭的基本上都是老客。

  唐大伯在二楼预留了一个包厢,唐雪到的时候,二伯一家已经到了。唐雪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唐大伯忙着开店,因此唐雪那辈的三个堂兄妹经常待在二伯家里。二伯娘是个温良恭俭的传统女人,对待唐雪和唐大伯家的唐朝跟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