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第1页)

  正在算账的账房护卫和侍女们纷纷起身行礼感谢。

  …………

  “什么!

两三天的时间,卖了将近3oo万两银子的货。”

  鸡鸣寺。

  朱棣不敢相信的瞪着眼睛,看着前来禀报的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苦着脸点了点头。

  “是的爹,据儿子的打探,应该在298万两左右。”

  朱棣震惊的张了张嘴,随后注意到三儿子的表情疑惑道:“你怎么苦着脸?”

  朱高燧闻言,差点没哭出来。

  他能不苦着脸吗。

  这接近三百万两银子,他赵王府就供应了将近2o万两。

  想到家里的那个败家娘们,朱高燧就恨得牙根痒痒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心里恨不得揍那娘们一顿,可自家那娘们穿上那衣服,还真带劲。

  想到这两天的疯狂,朱高燧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摸了摸后腰。

  “没什么,我只是为小老二开心。”

  朱高燧干笑一声,随后眼睛微微一转,拿起了他带过来的箱子,放到了朱棣面前。

  “爹,你看看这些东西。”

  正想着朱瞻圭两三天内,用什么赚这么多钱的朱棣,转头看向了箱子。

  这一看他眉头就皱了起来。

  见到老爷子皱起了眉头,朱高燧心中一乐,拿起一包没拆封的姨妈巾,递给了朱棣。

  “爹,相信你也看出来了吧?这些东西以咱大明工匠的能力,好像造不出来吧!”

  等朱棣接过,朱高燧接着道:“我问过很多工匠,这种东西外面的包装,以及着盒子里的很多东西,咱们大明根本就造不出来,甚至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他们都搞不清楚。”

  朱高燧嘴上说着材料的问题,但矛头却直指朱瞻圭。

  大明这么多能工巧匠都造不出来,甚至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材料的东西,朱瞻圭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朱棣自然明白三儿子说的是什么意思。

  “会不会是二崽子,从番邦小国中抢来的。”

  朱高燧咧嘴笑了笑。

  “爹,咱们大明都造不出来的东西,你觉得那些番邦小国能造出来。就算退一万步讲,他们能造出来了,可他们是怎么运进来的?”

  “根据锦衣卫的探查,小老二的船队,因为河道快要冰封的原因,还没有赶到天津卫,根本就不可能运过来货。”

  “更重要的是,从小老二回来,他车队就带回了银子,从那以后根本就没有再离开过城南营地。”

  “所以儿子猜测,小老二他……”

  “别挑拨!”

  朱高燧刚要说出他的猜测,朱棣就瞪了他一眼。

  朱高燧悻悻的闭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