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延安见闻 (第1页)

作者:百慕大黑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5月31日,陈嘉庚先生率领的南洋华侨慰劳考察团,加上随行记者一共二十多人,乘坐汽车,终于抵达了延安。**、朱总司令和一干中央领导亲自迎到了城外。坐在车上,**问道:“陈老先生,我们延安的情景和您想象的不大一样?”

陈嘉庚先生赞叹道:“是大不一样啊!

不瞒主席,临来前,老朽还特意翻了翻书,只道这里是遍布黄土,土地贫瘠。今日一见却是大不相同。您看那边的山上就种满了庄稼,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谦虚地笑道:“先生过奖了。稍事休息一下,吃过饭以后,还有一场欢迎晚会。老先生务必赏光啊。”

“**太客气了。”

陈嘉庚一行随工作人员来到事先安排好的住处,稍微休息一下后,又被请到了一处小礼堂内,这里已经为众人设下了欢迎宴,**招呼道:“都不要见外,都是一些这里的土特产,家常菜。”

陈嘉庚看了看桌上的菜肴,虽说远比不上重庆举办的那场宴会那般丰盛,却也是有鱼有肉有鸡,不由微微皱眉,“主席,这……太破费了?”

**看出了陈先生的意思,笑道:“陈先生放心,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养的。吃完饭我陪您四处转转,您就清楚喽。”

“既如此,多谢主席款待了。”

吃完饭,**等人陪着陈嘉庚一行,漫步在延河岸边。没走几步,陈嘉庚就指着不远处的河边问道:“主席,那是何物?”

**笑道:“这就是我要带您去看的第一处风景啊。”

说着,众人来到近前。周副主席介绍道:“这是我们延安明的网箱养鱼法。大家请看,这个网箱里的已经生长的是鱼苗,这个是一年期的,这个是两年期。”

陈嘉庚看着网箱里一条条神气活现的游鱼,赞叹道:“闻所未闻。真是天才般的想法啊!

这么说方才宴会上的鱼都是由此而来了?”

**笑道:“正是啊。我们再到别处去看看。”

来到一处村外,只听见村中传来一阵“咕咕咯咯”

的声音,陪同的李富春道:“这是这里的一处养鸡场。因为经常有日军飞机空袭,为了减少损失,单独一个村的养鸡场都不是很大,只有十几只。但我们延安现在已经至少有十多个村有这样的养鸡场了。”

“这么些鸡吃什么呀?”

有一个随行的记者问。“答案就在这里。”

李富春一指旁边的一处深坑,那里有一堆堆正在蠕动的,“这是……蚯蚓。”

李富春笑道:“不光蚯蚓。我们还喂……算了,为了不影响你们的食欲我就不说了。还有苜蓿草籽。我们还要把它们时常地放到地里去捉害虫。”

“了不起!

了不起啊!”

陈嘉庚再一次赞叹道:“以前总以为贵党只会打土豪、分田地。今日一见才知你们在展农村经济上也有独到之处啊!”

**笑道:“我们这也是逼得没有办法啊。谁叫卡在我们脖子上的手越来越紧呀。”

陈嘉庚知道**的话所指为何,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那里是养什么的?”

一名女记者指着别一处地方问道。**笑道:“那里可是我们这里最具特色的养殖种类。”

说着,带领众人走了过去。“呀!

是兔子。”

女记者兴奋地叫道。**笑道:“是啊。不要小看这东西。繁殖得可快哩。而且不光肉可以吃,皮毛还可以做衣服、帽子。”

“啊?这么可爱的小家伙你们也吃啊?”

女记者顿时爱心泛滥了。

众人一路向东,又参观了几处地方,这才来到“鲁艺”

的剧场。

众人落座之后,节目开始。一名女八路军报幕员走上台,朗声道:“欢迎陈嘉庚先生及华侨考察团演出现在开始。先请听《黄河大合唱》。”

一曲完毕,报幕员走上台,“为了支援抗战,许许多多的爱国华侨慷慨解囊,有的甚至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国参战。只因为他们都是中华儿女,都有一颗中国心。下面请欣赏一新创作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随着音乐声,从后台走上一名身穿西装的男青年,来到台中间,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