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第1页)

作者:西山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说起桂桂,其实刘家上下都不陌生,甚至他们全家都知道桂桂生日。

  毕竟从桂桂刚刚出生那日起,弟弟就整天整天都不回家,留在基地照顾桂桂。

  他们一家琢磨在看不到弟弟,就要忘记家里还有这么一号人了,于是就驱车去基地看桂桂和小弟。玻璃产房里,少年老成的小弟给桂桂喂完奶之后,靠在椅子上搂着着毛绒绒的小团子桂桂,一下下的拍奶嗝——那动作比他们爸妈当年当父母的时候还标准。

  爸爸妈妈还笑话过小弟,这是提前体验了一会儿当爸妈。

  至于桂桂的照片更是放在小弟的床头。他们兄弟姐妹偶尔回家看到,弟弟在家休息,都会忍不住调侃——

  “哟,终于舍得你儿子独自呆在基地啊。”

  在桂桂二伯心里,桂桂就是自己人!

  这钱给了自家人,哪里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买卖。

  *

  桂宁倒是对这些不大清楚,他并不知道赚的这广告费,养全园区的熊猫都绰绰有余。

  桂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基地的伙食好像又更好了一些,而他的顶流之路进度条又往前走了一大步,已经到中间了。

  桂宁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人气,是在综艺之后,第一次出外场——

  这一次出外场比原定的时间晚了一些,桂桂慢悠悠的从圈舍走到外场,漫不经心的一抬头,胖乎乎的熊猫整个动作僵住,同手同脚的倒车,差点撞到他后面出的泠泠,确认自己没有走错,才又重呆呆的走出圈舍。

  他们外场游客区乌压压的最起码叠了几十层人,用人山人海形容也不为过。

  他一走出去,咔嚓咔嚓快门的声音就没有停过,一堆的手机,相机直直的对着他。

  以前未成年熊猫区的游客也很多,但是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个样子,甚至向来抠抠搜搜的馆长还专门在场外安排了一名保安维持这里的秩序。

  他们原本的木头栏杆也被馆长这几天加急换成了隔音玻璃。所以外面的声音并没有怎么惊吓到几只熊猫。

  心大的邱邱只是抬头看了眼人群,就屁颠颠的跑向饲养员提前准备好的嫩竹枝了,就连最敏感的暮暮,也只是愣愣的看了围满的人群,就爬到木架子上休息了。

  反倒桂宁大惊小怪了。

  不怪桂宁没见识,前世身为糊豆的他真的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成为熊猫之后人气虽然有了,但是像这个被围得密不透风的情况还真没有见过。

  桂宁不仅咋舌,顶流之路进度条才一半,要是全部走完,该有多少人啊。

  于是他开始日常的活动,向来积极营业的他第一件事就是绕着玻璃围墙走一圈,例行给游客贡献高清贴脸照片,保证绝对不让游客可白白跑一趟。

  这也是他话粉丝喜欢美图的原因之一!

  基本上只要来看桂桂,绝对有所收获!

  话置顶的桂桂打卡攻略第一条就是来看桂桂一定记得要把手机内存空出来。

  平心而论他绝对是最敬业的爱豆,物料绝对多,还可以提供24小时直播。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现圈舍中传来一阵动静,然后几个摄像师跟着小刘奶爸走了进来。

  就在这个时候,桂宁耳边的顶流系统又再次播报——

  “在直播中证明自己的人气,也是顶流之旅必经的一步,请宿主完成顶流之路任务——最闪耀的直播之星!

任务成功奖励特殊幸运buff”

  什么又有任务了!

特殊幸运buff又是什么东西?

  桂宁一边吐槽,一边看着他半空中出现的虚拟屏幕,虚拟屏幕中出现好几个分屏,不同分屏里面有不同的明星在直播,桂宁仔细一看,都是他当初参与的那档综艺里的嘉宾。

  而这时,跟着小刘奶爸走进来的摄制组老师也非常抱歉的说:“不好意思,又打扰你们了,但是这一次是节目组特别季的公益卖货活动,所有收益会捐赠给野生大熊猫之盾活动,参与大熊猫主题录制的嘉宾老师等会儿都会直播,副导演的意思是桂桂也算是嘉宾,所以最好也一起直播。”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怎么可能带货。

  但是活动嘛,怕的不是离谱,是没有特色,大熊猫参与的公益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营销点。

  一等到开播,副导演为节目组准备的营销很快就会跟上,借着桂桂的这一波热度——要知道最近桂桂这个名字几乎已经在热搜上挂了三四天了,桂桂经历了所有爆红爱豆必经历的事情——底被扒了一个底朝天,学学崽时期的事情全都被抖出来了。

  但是这样黑料非但不让大家脱粉,反而吸引来了更多的粉丝。毕竟熊猫幼崽能有什么错呢?

  就连摄像师看着奶呼呼的桂桂,也忍不住笑笑,隔空给桂桂比了一个加油的手势说:“桂桂,你要加油哦!

争取拿下人气第一哦!”

  此时还不知道黑历史已经全部暴露出来的桂宁,听着摄像师的话,结合虚拟屏幕中的几个分屏,就明白了这一次直播他只要比综艺参与嘉宾们的直播间人气高就可以了。

  至于全平台人气第一,桂宁现在还不敢想。

  原本还紧张揣着小手的熊猫幼崽长长松了口气,站直的脊背松了下来,靠着树干上,仰头看着半空中的光幕——

  《一起旅行吧》的嘉宾虽然人气都很高,但是出乎意料他的人气也并不低,加上这一场是大熊猫公益直播,让许多猫粉都涌入他的直播间,给他的直播间带来许多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