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第1页)

作者:米又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这是王维诗里的山茱萸手动狗头)

山茱萸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在民间,关于山茱萸的名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一种干果煎汤给赵王内服用,很快使赵王解除病痛。而后赵王问朱御医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赵王听后大喜,令人大种山萸。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第39章蒟蒻+荠菜

◎【二合一】从没有过的羞耻◎

大队长说起来也是个粗人,以前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讲两句话就让大家散了。

但今年看他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众人一时好奇,纷纷翘首以盼。

大队长自己也是第一次干这事,以前他去公社开会时,不是没有领导发言总结,但他听来听去也是那些车轱辘话,觉得没有必要。

村民没几个听得懂的。

可今年小苏那丫头说是梨花大队丰收之年,自然要好好总结一下大家一年来的劳动成果。

而且这丫头还给他列了一个框架,按照她这么写下来,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写的他们大队今年做了哪些大事,有哪些值得赞扬的人物。

当然她当时也说了需要批评的,只是觉得这些公开说起来不太好,下了人家面子。

他大手一挥加了上去:“那几个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这点小场面,根本臊不了他们。”

果然,念到那几个典型时,他们嘴里还叼着狗尾巴草,众人看向他们,甚至还能边搞怪讨饶。

苏妍见此只觉自己确实多虑了。

但别说,也是现在世道限制,要是以后市场开放了,这类人凭着这副厚脸皮,说不定还是混得风生水起的。

而其中一个被重点表扬的,此前还在这一类里,都做好和他兄弟们同款讨饶动作了,不想却是被夸奖了。

而他被夸奖的原因也挺简单的,他今年可是找了不少天麻五倍子,本来家里就剩他和一个耳聋的老汉,穷得叮当响,这人自己也不喜欢着家。

但今年,因为出色的采药能力,这家伙一个人就通过采药赚了一百多,号称单人榜榜首。

不仅如此,因为这个攒足了彩礼钱,听说还连对象都谈上了,年底新媳妇就过门了。

小伙子听明白过来,第一反应就是拉着自己好兄弟炫耀,可惜好兄弟们已经自动离这“叛徒”

远远的了!

苏妍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只觉好笑,看到大家欣喜的表情,她心里也觉得很满足。

今年合该是个丰收年了。

黄丹霞经历过蒋华生一事,明显消沉了很多,虽说一番挣扎后两家还是退了亲,但她对对方确实投入了不少感情。

苏妍不觉得有什么,为失恋痛哭个两三天都是正常事,何况这种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只是她能坚持没做妥协,苏妍觉得是个好消息,于公卫生室不至于失去一名猛将,于私苏妍喜欢这样清醒的朋友,也希望她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虽然情绪明显低沉了不少,但可能是寄情工作的原因,整个人更加卖力干活了。

苏妍跟着准备年货,也见识了不少当地习俗,这边腊月二十八会吃一场大的团圆饭,由各生产队各自统一安排。

虽然粮食是个稀罕货,但大家对这件事还是热情高涨,甚至有人在底线上自己加了点,大家自然是欢迎的。

还有那城里工作返乡的,没粮食但也捐了钱或者带了城里买的东西来,钟大爷家儿子甚至还带回来两大圈鞭炮。

日头西斜,鞭炮齐鸣,院子里人头攒动,嬉闹笑谈,一顿团圆饭,大家都吃得心满意足,也不急着走。

喝酒的继续有一搭没一搭谈着过往,婆婆孃孃们磕着瓜子摆起龙门阵,大姑娘小伙子则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小孩儿在外捡未燃尽的单颗鞭炮炸响,里面歌声嘹亮,一片安乐和谐。

这晚生产队广场的院子灯灭得格外晚。

第二日不少人都起晚了,但也不是什么大妨碍,东西大家从二十三小年就开始置办,到年尾已经基本没差什么了。

除了豆腐和粉这种需要现推现磨的,基本都没有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