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第1页)

  &1dquo;带上镇子的人一起跑吧。等我们安定下来,再展生产,建个部落出来。”

  谢开言想的也是这样。本来就抱着弃城之心,多带走一些人,虽然增加了麻烦,但是子民待她如上宾,她应该回报他们。

  &1dquo;关键之处在于拖延阎海军队进城nüè杀的时间。”她说道,&1dquo;你派亲信组织民众转移,我在城头拖住他们。”

  &1dquo;你怎样拖?”

  &1dquo;只能从卓王孙身上想办法。”

  谢开言细细交待盖大一些事情,盖大点头,立刻着手去办理。

  一个时辰后,暮□临四野,清藿花糙上聚集着雾气,点滴露珠盈盈坠落大地。西门河畔疏疏落落站着十几道身影,她们弯下腰,从竹篮里采撷出一朵朵雪白玉兰灯,点燃了油蜡,素手轻扬,放着它们飘远。不多时,静默而轻缓的西门河里漂浮着一盏盏灯,奇香四起,像是佛祖参看大地的眼睛。一切岑寂无声,充满了悲悯之情。

  谢开言绕过卓府,走进花双蝶的院子,等待着主人归来。

  花双蝶见了她,自然惊讶:&1dquo;谢姑娘,你站在这里干什么?三天不见你,公子寝居里的花糙都枯萎了。”

  谢开言赚到了卓王孙的字画各一幅,再也没有去拜访他,遑论送花与学习。见花双蝶提起话头,她并不答,只是委托花双蝶在雪白瓜皮上雕出一盏兰花灯,她再接过来,涂抹上一层釉彩,用以防水。

  花双蝶看见她的动作,愈来愈奇,问道:&1dquo;花灯用来做什么?”

  谢开言用绢布扎了一个小屏风,轻轻放入瓜果中,围拢着香蜡花心,忙得头也不抬。&1dquo;今天是河神节,连城镇的姑娘都要做花灯送神,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花双蝶暗暗诧异,河神节她倒是听说过,但是没料到连城镇的节日竟是这么晚。现在正值秋末冬初,西门河笼着一层白雾,送灯下去,神灵能好好享受到花果香烛吗?

  谢开言转身要走,花双蝶连忙拉住了她:&1dquo;我听说华朝的河神节也叫女儿节,是与心上人一起送灯,这样祈福起来,也灵验一些。”

  谢开言侧头问:&1dquo;真的么?”

  花双蝶笑着说:&1dquo;你拉公子去试试不就知道了?”说着,将谢开言推入旁边的院落里。

  谢开言双手捧着花灯,局促地站在门外,唤了一声:&1dquo;卓公子。”

  卓王孙此刻正坐在寝室内,看着桌案上连绵起伏

  的花糙丛,一动也未动。白华束枝,芳香犹在,或浅黄,或绚丽,整整三十株,每次环顾,就像是浏览一遍原野上的秋天。

  他曾站在天阶山崖前,吹奏起一《杏花天影》,清风震得花瓣卷落,飘拂下去,送给谢开言无以言喻的美景。但是此刻,就在眼前,她回赠给他的更多。

  耳边似乎又传来那声不轻不缓的呼唤:&1dquo;卓公子。”

  他坐在案榻上回道:&1dquo;进来。”

  谢开言伸手推门,走进寝居里,顿时一阵清香袭来,令她停住了脚步。

  卓王孙坐在一片花海里问她:&1dquo;什么事?”

  谢开言低头回答:&1dquo;我想请你一起去放灯。”

  卓王孙拂袖扇开几枝花,冷淡说道:&1dquo;我乏了,不去。”

  谢开言咬咬唇,轻抬眉眼问道:&1dquo;公子似乎在生气?”

  卓王孙不说话。

  谢开言悄悄走近几步,试探着问:&1dquo;难道是因为——我没有知会公子一声,我的课业已满,不再来这里学习的原因?”

  卓王孙依然看着她不说话。

  谢开言左手挽住花灯,踌躇了一下,终于走到他身边,用右手拉住了他的衣袖。&1dquo;公子息怒,我这就向你赔礼。”

  卓王孙总算开了口:&1dquo;怎么赔?”

  谢开言侧过身子,不去看卓王孙,脸颊上浮起一抹红晕,令苍白容颜羞赧不少。&1dquo;我放下这盏花灯,祝公子福寿安康&he11ip;&he11ip;”

  &1dquo;就这样?”

  扭头背对着卓王孙的谢开言抿了抿嘴,又轻声说:&1dquo;还许下一个女儿家的心愿,希望能时刻见着公子。”

  卓王孙站了起来,任由谢开言拉着他的袖子,来到西门河边。一株柳树孤零零地站在淡雾里,枝叶挂着霜华,如同绽放着琼花。他看了看,记起来这株柳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