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刀锋 (第1页)

作者:窝头就咸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黝黑干枯的树枝,在洁白的雪地上,勾画出了山川形势。

此刻的李窝头,正冥思苦想。

谁也不敢打扰他,因为,他手里的那个干树枝,将会影响到三万明军的命运。

刘綎,又名刘大刀。

他之所以有这个外号儿,完全是因为他能够玩儿转起一把有名的日本大刀。

骆思恭是见过这把日本大刀的,这把大刀,立起来几乎八尺有余。

那刀相当于一个壮汉的身高,刀把用乌金打造,用九尺长的白虎筋,以十字扣缠制。

刀身用钢,刀刃用铁,日本名家制刀匠,村正太郎亲手锻造,刀身之宽大,抵得上半扇门板。

通身是刃,大刀制成以后,村正太郎特意在万历皇帝面前展示,将刀直立于流水之中,刃锋逆水而置后,片片落叶,顺流而下,刃锋所过,整齐地切为两半而流走。

他记得当日这大刀,震惊了万历皇帝,此刀,当时村正太郎要价三万两黄金,低一两也不卖。

万历皇帝是知道村正家族的,因为当时,援朝之战刚刚结束,日军大败而归,这个制刀高手,被麻贵亲自俘虏,献于皇帝。

这才锻造了这把大刀!

再后来,德川家康死于村正刀下,村正刀,被视为妖刀,在日本无人敢再带,禁止村正家族制刀。

就算有人,想带上一把纯正的村正刀,也必须将刀身上的村字磨去。

也可以这么讲,村正太郎是整个村正家族的最后一位传人,他所打制的这把大刀,也是世间最后一把村正刀。

最后一把妖刀。

当时的万历皇帝,还算是勤政有为,当即就自掏腰包,从内帑拨出了三万两黄金,付给了这个村正太郎。

这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因为万历皇帝那是出了名的小气,而之后的大明,也因为国事艰难,国库慢慢空虚了。

此刀若是迟问世上十年,只怕是富有四海的皇帝,也无钱去买。

本来万历皇帝买下这把大刀想赐给麻贵的,毕竟对方东征西讨,万历三大征,他就参与了两次。

麻贵当时很高兴,可惜,他使不动,尽管他两膀一较劲,足足有三百斤之力,可他也根本无法挥动。

因为这把刀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他也只能拿动,却使不动,后来这把刀,就转赠给了刘綎。

两个人脾气相合,算是莫逆之交。

这把刀到了刘綎的手里,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可以挥舞这把刀,轮转如风。

刘綎对这把大刀,也是爱不释手,参与平定播州之乱时,他挥舞这把大刀,让对手见了无不胆寒。

曾经有监军太监,在皇帝面前表述,刘綎在马上,地上,能够自如的挥舞这把刀。

凡是碰上他这把大刀的敌人,几乎是人马俱碎,所过之处,血光弥漫,随意进出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

刘綎也因此被皇帝看中,隐隐有了名将的声名。

他人虽然出了名,可他非常的质朴,脾气倔强,却为人耿直,深受部下爱戴,隐隐有大明军神之称。

所以这一次,李窝头手里的那根枯树枝,关系着大明三万大军的生死。

也关系着刘大刀的命运。

大明,有千千万万的士兵,但军神,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大刀。

在骆思恭的认知里,四路大军,即使是全军覆没,对于大明,也不过缓上几年,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

可要是把刘大刀搭进去,明军的脊梁骨就断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可以,因为一时大病变得消瘦无比,可要是精气神没了,脊梁骨断了,那这个人到时候吃的再胖,也将是废人一个。

也可以换而言之,李窝头的手里那根枯树枝,关系着大明的国运。

李窝头当然知道自己真的是重担在身,所以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冥思苦想,在雪地里,任意挥洒,画出了足足有一丈见方的地图,几乎每一处都还原了。

骆思恭和其余的几个明军俘虏,不得不佩服李窝头的记忆力,这家伙真是好记性,一连画了几幅大地图,每一幅,山川河流,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想起来。

非常让人佩服。

可也让人愤恨!

骆思恭见他画最后一幅关键的地图时,居然卡壳了,他不由恼火的骂道:“你说你,尽记一些无关痛痒的地方,一到了匪巢,赫图阿拉附近,就画不出来了,你,你……”

骆思恭觉得自己一阵一阵的头晕,旁边的那位游击将军,也是不停的央求李窝头道:“我说小祖宗,你好好回忆一下,就在这儿,这儿还有这儿,到底是啥?”

李窝头一番苦思冥想后,忽然抬起头来,两眼一亮,脸上的神情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