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1页)

  、《霸王别姬》等剧目,不但扮相端庄秀丽、仪态雍容华贵,出自内心,形于外表的做派,把人物的情感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极其准确、细致地表现出来,而且表演得恰如其分,无懈

  可击。在集中各种表演技巧塑造人物的同时,他又善用眼神,在关键时目光一放倍增光彩,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另外,他在表演中也十分注重手的表现力,在这方面做出很大的改革和

  贡献。过去老一辈的青衣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以示庄重。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运用手的姿势,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表情

  ,使之成为优美的舞化。他一生创造展了许多优美的手姿,同时这些手姿又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变化多端,且包含种种涵义。这种突出的表现,不仅赢得国内

  艺术界的好评,也引起国际艺坛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梅兰芳虽然不是以武打为主的旦角演员,但他的武功极有根底。步法准确、轻盈敏捷,在梅派艺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梅兰芳

  在演《穆柯寨》、《银空山》、《虹霓关》戏中的对枪,《金山寺》中战神将,《木兰从军》中战番将,《战金山》中战金兵等,虽没有像武旦那样急风骤雨般的勇猛打法,但他优美的功

  架和招数鲜明的打法,都给人以画面的美感和艺术享受。他在编演的古装戏中,设计创造绸舞,镰舞,佾舞,盘舞,袖舞,拂尘舞及单、双剑等多种舞蹈。尤其在他晚年演出《穆桂英挂

  帅》中,无论是&1dquo;接印听鼓”,还是&1dquo;挂帅出征”,都显露出一股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虽然这是通过做派来体现的,但这做派也是由于他的武功基础才能做到的。  梅兰芳在服装和扮

  相方面也开辟了旦角艺术的的领域。他在旦角化妆、髻、服装图案及式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和丰富。  总览梅兰芳创建的&1dquo;梅派”艺术的特点是综合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

  演方式,唱腔圆润纯正,自然大方,婉转动听,简洁洗练且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蕴藏着深厚的功力,刻画人物细致入微,风格典雅大方。塑造了为数众多、仪态万方的中国古代和近代妇女

  的形象。演出的角色从上古到近代,从天上到人间,尤其是把文学名著改编上演,给后代留下无数可资楷模的保留剧目。在我国戏曲艺术宝库中,&1dquo;梅派”艺术永远是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

  。  &1dquo;梅派”的形成秘诀在哪里呢·主要在于梅兰芳真正热爱艺术,力求进步,经过长期的劳动才获得艺术上的伟大成就。梅兰芳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具备了一切应有的条件,但是天赋的

  条件,绝不能保证他成为一个表演艺术家。必须要系统地学习;必须有长期的丰富的艺术修养;总的就是要有劳动的积累,才能成功。梅兰芳和&1dquo;梅派”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的声誉,完全

  证明了他继承了悠久的京剧优良艺术传统,在旦角艺术表演方面,吸收了过去许多名旦角演戏的精华而集其大成,完全掌握之后,从原有的基础上加以不断革。对于后人如何接受遗产,

  如何进行戏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梅兰芳在1o;梅兰芳和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会”上,对青年戏剧界同行们,表了热情的讲话,其中有一段话

  :&1dquo;热爱你的工作,老老实实地从事学习,努力艺术实践,不断地劳动,不断地锻炼,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虚心接受群众意见,严格进行自我批评”。这几句言辞恳切的话,是他综合了五

  十年来艺术实践告诉青年同行们的良言。

  不断创·形成梅派教育青年演员

  梅兰芳对青年演员的成长非常关心,生前经常教育青年艺术家要注意辨别精、粗、美、恶。这是一

  个艺术家一生艺术道路的重要关键。如果没有辨别能力,看见好的不能领会;看见坏的也看不出坏在何处;就无法给自己定出一个要求的标准,提高自己的艺术。一个演员表演艺术的道路

  如果不正确,即使有较好的条件,在剧场中也得到一部分观众的赞美,但始终没有较大的成就。所以选择道路的先决条件,就需要自己能鉴别好坏,才能认清正确的方向。但如何提高辨别

  精、粗、美、恶的能力,就要努力与各面接触,广泛开阔自己的眼界,因为好和坏是比较出来的。所以要多观摩同行演员及隔行的角色演戏,来扩大自己的眼界。另外,对于向来没看过的

  剧种甚至是外国戏,均是考验眼力的好机会。只要虚心看下去,一定也会现它的优缺点。不但观摩台上的演员表演,在台下学戏一定阶段后,也要求眼睛敏锐,有鉴别力,就会现老师

  有很多说不出来的东西可以学到手。有了这种锻炼后,会随时随地现值得注意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看见有人或坐着很安闲,或在路上寻找丢了东西时的神情姿态,或在写字拿的姿

  态,或是正在洗衣服的人浣洗动作等,都有各种神情和节奏性很强的动作,把它通过敏锐的鉴别而吸收过来,施以艺术加工,用在舞台上表演,就显得与剧中规定的人物性格相吻合。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