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穿的越土 > 第44章 谁堪无酒解心结

第44章 谁堪无酒解心结 (第1页)

作者:猪头望山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为防李过再度来袭,路远让随孟大海赶来的徐氏兄弟紧急在村子南北路口分别布置机关。

有了周夫人带的二百多精卒,同时紫荆关内加入的一千原大明守军,大多数人家眷殁于李过兵士的屠戮之中,也变得同仇敌忾,战意满满,路远便没有急于赶路。

记忆中,李自成这时候已经在一片石之战中大败于八旗铁骑之手,一路溃逃回了北京城。

作为他最亲近的将领,李过如果得到叔父大败而归的消息,就算再有不甘,肯定也要赶回去救驾。

青壮们纷纷寻找各自家眷,幸存的喜极而泣,殁去的含泪收敛尸骸。

村北一片荒弃的田地上起了近千座新坟。

齐公公的坟是长平亲自铲下的第一锹土,经过路远的建议,他的木牌上刻着“大明武进士齐天栋之墓”

,那应该是他的一个英雄梦,只是为了他深爱的女人,他放弃了这一切。

被包扎好的李来亨也坚持给老妇修了个坟,尽管很多人对他还是怒目而视,他也只是默默地坐在那简陋的土包前,用双脚夹住一块木板,右手持短刃歪歪扭扭刻下七个字“李来亨义慈之墓”

远远地,路远看着这个萧索的身影,为自己收服了一位历史上的抗清英雄而略微减了些痛悔和郁闷之气。

天亮后弃了紫荆关的段飞嵩,这时也带人赶到了柳塘村。

他见李来亨无人看管,甚是奇怪;待了解事情缘由后,虽然心下愤恨,却一样不敢造次,只是一见到李来亨就暗自运气。

------

李过这边,经过大半夜苦战,集合队伍时,八百人剩了不到三百。

钟都尉也被最后杀来的那名女将砍了头颅。

战死的未必有那么多。

败退时,不少士卒拼命捡拾银子,随后便四散逃离。对他们而言,不顾性命地厮杀多是为了富贵,如今抢了很多银子,谁还愿意继续拼命呢?

汇合了刘都尉带的几百步卒,最初的二千五百人,已不足一千。

众人对这支残存的大明队伍充满了畏惧。

经过晚间一役,李过也知仅凭自己这些人很难捉拿长公主等人,而附近的所谓大顺军,几乎都是残明降卒,很难保证不像紫荆关那样临战反水。

盘算之际,三骑快马飞奔而至,当先一人将一封密信交到李过手中。打开信,李过脸色大变,低头不语。

良久,他做出安排,遣一部总,带着一队兵卒,寻到流民队伍后,远远缀在后面,看看他们的最终去向,再行回禀。

其余所有人,随自己走易州方向折返京城。

四月二十二日,大顺军在围攻吴三桂时,满清八旗突然参战,大顺军遭受重创;次日再战,全军溃败,刘芳亮和高一功重伤,九万精锐殁于此役。

这就是李过看到的密信。

------

又经过一夜露宿,第二日午时,郎山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

碧波荡漾的易水湖,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正午的阳光直射在镜面上,如同无数颗钻石在闪烁。

鸥鸟或两两追逐,或成群结队,自由地在湖面上飞翔。

岸边野花盛开、杨柳成荫,远处青山倒映,仿如顾影自怜的美人。

眼前美景,让经过了一番生死搏杀、劫后余生的整个队伍都欢悦不已。

在这样的乱世里,活着就是幸运,此刻的他们,不仅活着,还感受到这世间难得的静谧,所以,很幸运。

三日后,所有人和财物器具都过了易水湖,进入郎山。

由于缺乏足够渡船,只能分批进山,这一次,外围警戒非常严密,却再无闯军袭扰。百姓只道是老天佑护,路远却明白,现在的大顺军,根本顾不上他们了。

------

柳塘村一战,让路远心情一直很沉重。

众人面前,他还必须是运筹帷幄、举重若轻的路指挥使,是大家心目中的主心骨。

一个人的时候,他却经常感到被压得喘不过气。

后世,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从来没想过几千人的性命系于他的一念之间。

穿越以来一帆风顺,尤其是同时完成劫银和救太子,让他偶尔也会陶醉于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可是,柳塘村,稍一疏忽,就让村外立起了一千座新坟,让一千个家庭天人永隔。

他想一醉方休,可是能喝到的酒基本醉不了他。

他想狂嚎怒吼,可是如果他这么做了,众人还能安心地面对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