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第1页)

作者:须有酒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听她爹一说算过生辰八字,她就知道这婚肯定是退不成了。她爹特别迷信,从她这一家子名字就能看出来。据说她爹小时候老赵家家里很穷,然后他爷爷就给他爹改名叫富富,原来也就是想图个好寓意,哪成想自打他爹改了名之后赵家慢慢就起来了,最后办起了绸缎庄家境一下子好了。于是她爹在她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对此时深信不疑。

  她小时候体弱多病,她爹给她起名叫久久,就是希望她能活得天长地久。她弟弟叫金宝,就连家里的狗都叫旺财。可见他爹是有多迷信!

  其实她对那谢子安也没那么反感,就是单纯不想嫁人。两个人小时候关系还挺好,就是长大了慢慢没怎么交集了。如果最后实在没办法,那她就先假意同意,到时候等他爹放松警惕她再跑。

  不知不觉,赵久久就趴在稻草堆上就睡着了。

  恍惚中,赵久久只觉得面前大团大团的烟气,显得仙气缭绕。等那烟雾散去突的眼前一亮视野清晰起来。

  只见前方大殿里的蒲团上跪坐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赵久久走进仔细的看过去,现那女孩竟是年幼的自己,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八九岁。可是她不记得自己来过寺庙呀,而且这时她已经拜了师学了功夫根本不应该这般羸弱。果然是梦吗?

  而旁边一身白衣面色苍白,身形消受的少年是幼时的谢子安。

  果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她这刚听说跟他有婚约就梦到他了。赵久久伸出手在他面前晃了晃,谢子安并无反应。赵久久就托着腮坐在旁边看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年幼的谢子安脸上无喜无悲,朝前方的观音像拜了拜,向旁边望去:&1dquo;大师,不是说佛渡众生吗?但稚子何辜,佛主为何不渡?”

  赵久久这才现原来这大殿里还有第四个人。

  跪坐在前侧方的一个老和尚念了句佛号。&1dquo;阿弥陀佛,施主是在问自己还是问那位小施主?”

  赵久久也想知道他说的是谁?但显然谢子安并没有回答的意思。

  &1dquo;我佛慈悲,并非不渡,只不过人生来自有因果。旁人插手不得。”说完那老和尚眼中闪过异样,若有所思的看向谢子安。

  &1dquo;出家人本不该妄语但今日贫僧与施主有缘,只当闲聊,若是有一次重来过的机会,施主是想自己用还是给旁边那位小施主?”

  面对老和尚的问话,谢子安并没有立刻回答。他抬手摸了摸小赵久久头顶柔软的,对上她懵懂的眼神释然一笑:&1dquo;子安如今了无牵挂,若是真有那个机会就给小丫头吧。”

  &1dquo;阿弥陀佛。”老和尚听完,捋了捋雪白的胡子慈祥的点了点头,随后闭上眼睛敲起了木鱼。

  正前方的菩萨悲悯而又慈祥,寺院外的钟一声又一声的被敲响。赵久久觉得视线又模糊起来。

  &1dquo;久久醒醒,快起来。”

  赵久久睁开眼睛,看见李氏就在旁边。&1dquo;娘。”

  她刚刚是做梦了?不过梦中生的事情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李氏帮赵九九把身上的稻草拍了下来,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爹不能害你。如今你凶明在外大家族无人敢娶。那些平头百姓你爹又怕委屈了你。那赵子安你爹都打听过了除了有些不务正业,纨绔些,其他没什么毛病。也不去逛青楼楚馆,人品也没得说。你之前小时候身体不好还是他提议让你学武。才换的如今这般康健的身体。说起来他还是你的恩人哪!

"

  赵久久对此事是一点印象都没了,以为又是母亲拿来劝她的说词,便撇了撇嘴不相信的说道:"他那时才多大,再说他若是知道习武能改善体质为何自己不习武?"

  李氏有些好笑的点了点赵久久的额头:"你这丫头!

娘还能唬你啊?听你师父说,他身子骨不适合习武。不过人家不习武如今身体也不像以前小的时候那样病病殃殃的了,如今非常康健。而且谢家是个大户,虽说有个后母,但他那后母娘也见过非常通情达理。再说了你这不是会功夫吗?土匪流寇都能治的还治不了一个纨绔的谢子安?"

  对于母亲的话是赵久久深以为然。确实就是来十个八个谢子安,她也能摆平。

  "好啦,咱们出去吧。你可别再瞎闹了,娘可是给你爹保证过你爹才放你出去的。"

  赵久久笑嘻嘻地把头靠在了李氏肩膀上:"还是娘对我好!

"赵久久认为她家也就她娘正常一些,爹像一个愤怒的大公鸡,弟弟像一个老气横秋的小老头。就连旺财聪明的简直都不像狗!

  提起谢子安,赵久久觉得好久都没见过这人了。小时候她跟赵子安关系还挺好,至从她被师傅摔摔打打之后身体好了不少,就想着小伙伴儿身体不好,也给他摔摔打打这人身体兴许就好了。于是她怀着一番好心一有时间就去摔打他。然后赵子安每每就躲着她,再然后他们举家搬到了西街两人几乎就很少碰面了。

  天蒙蒙亮,赵久久在大门口探了探头。门房苦着脸:&1dquo;小姐,您真不能出去,老爷要是知道奴才放你出去肯定会打断奴才的腿。”

  赵久久安慰道&1dquo;你放心我爹也就是虚张声势,说了那么多回哪回打断过人的腿?”

  腿是不能打断,但肯定会扣工钱。门房忍不住在心里腹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