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往事 (第1页)

令丰三年,京中已是初冬,这一年是新帝登基以来最手忙脚乱的一年,西北的战事屡战屡胜,才奖封了几位功臣,又遇南方诸地大旱,百姓饥寒交迫,不知从何处兴起了些不怀好意的挑拨之言,拿南边灾民与京中受封的几位功臣作比,引得民间对仁帝诸多怨怼。

虽是初冬,宫中各殿已早早开始准备御寒,福宁宫中也是如此。“娘娘,快进里屋吧,仔细外头凉。”

宋嬷嬷扶着符翎回殿内坐下,又拿几个苏绣软枕来靠着,给符翎篦着头,“您也真是的,怀着身子也不当心些,去风口站着做什么。”

符翎整个身子陷在椅子里,满头黑披散在身后,任由宋嬷嬷轻轻篦着,一双英气的眼睛微微眯起,慵懒得像只猫,“不过是想去看看她们撤换帐幔,本宫已经闷在这好几日,嬷嬷可别再唠叨了”

“能不唠叨吗,原本您身子多康健呢,自打怀身以来,不是呕吐就是头疼,篦上一整日才稍好些,这样子怎还能吹风呢,”

宋嬷嬷怜爱地摸着符翎的黑,眼中微含泪水,“太后娘娘送来的山参还有好些,再给您熬几日汤药,好生补补,别伤了身子。”

符翎轻轻点头,“姑姑送来的东西自然是好的。”

主仆二人还在说话间,正殿门口走进一队宫人,为的正是皇帝身边的刘公公,“见过皇后娘娘,”

他招呼身后的宫人一字排开,“皇后娘娘,陛下今晚有要事处理,怕是不能过来了,这些是陛下心疼您临近产期实在辛苦,特意命奴才送来的补品,都是最好的东西。”

符翎随意挥了挥手,几个宫女上前收下了那些补品,宋嬷嬷抢在宫女前头去送刘公公出了福宁宫。不一会儿,宋嬷嬷便回来了,只是脸色不大好看,“呸,我当有什么要事呢,原是常贵妃那头说大皇子病了,请陛下去瞧,陛下竟真就被那狐狸精诓去了,究竟是什么怪病,陛下一来咱们宫里就要犯病,净是些下作手段。”

宋嬷嬷仍愤愤不平,符翎只懒懒的靠在软垫上,轻启朱唇,“有什么要紧,这福宁宫,陛下他总会来的。”

正如符翎所说,第二日夜里,皇帝便来了福宁宫。

符翎本已睡下了,皇帝刚批完奏折,外袍也没脱,挟着满身的凉意拥住符翎,清冷的唇角溢出一声叹息。“陛下为何事烦心?”

皇帝轻轻抚过符翎披在枕间的黑,“阿翎,朕想封几位西北战事的功臣,可南边的灾民却又诸多怨言,真是骑虎难下。”

符翎坐起身子,帮皇帝按摩起来,“陛下即位以来,以仁德济天下,南边的灾民自然是要尽力安抚的,可西北的战事向来是我朝的心病,如今屡屡告捷,这样的大功怎能不赏,”

符翎看着皇帝清冷的面庞,确认他没有不耐或打断之意,便继续道,“依臣妾来看,封赏照旧,只是要委屈诸位将士,暂不回京,再镇守西北几年,一来安抚了南边的流民,二来也能威慑敌军,安防固边。”

“是个好主意,只是旁人倒也罢了,有位岳将军,已有婚约,成亲在即,若是再镇守边关,恐要怪朕苛待功臣了。”

符翎伸手抚平皇帝蹙起的眉,“这有何难,岳将军是一等一的大功臣,回京完婚后仍心系边关,依旧回西北镇守一方,是将士的表率,更是为国为民的英雄,等再过几年,西北彻底安定了,岳将军自然也功成身退,待到有了嫡子,陛下亲笔允其定北侯的爵位,如此殊荣,也不算薄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