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入学 (第1页)

作者:你好好说话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除了「对火炬作战计划」外,最高指挥部还需要处理很多的事务。

其中较为重要的事务来自「文明摇篮」本土。

「星」舰队的第一批孩子今年入学!

他们已经四岁了!

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吸引了「星」舰队所有人的关注。

星衍也在密切注视着这一切。

舰队已经迷失了四年,在这四年间,舰队的生育率极高,共有大约8oo个孩子在这四年间出生。

最高指挥部鼓励舰队成员组成家庭,进行生育。

并且授命管理部门建立了极为优厚的生育政策。

在怀孕期间,母亲无条件享受最佳的医疗待遇,拥有平常1。5倍的资源配给(包括3d打印配额,交通燃油消耗配额等),工作时间减半,强度降低,取消一切外勤工作。

拥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享受额外的资源配给,且孩子的一切教育和成长资源均由舰队负担。

这也造成了一些父亲会以孩子的名义申请玩具模型,无人机配件,一般管理人员都会微微一笑,选择同意。

但些许的资源配额并不是舰队成员选择生育的主要原因。

这些都是锦上添花。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满足内心的精神需求。

事实上目前「星」舰队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虚无主义思潮,在物质极大丰富,缺乏有威胁的敌对势力的社会背景下,士兵们现他们失去了人生目标。

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让他们成为优秀的航空母舰舰队士兵,勇于为母国献出自己。

但现在,敌人消失了,他们一身的军事才能无从挥。

开着轰炸机炸原始人是获得不了成就感的。

“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长期占据着舰队内网的讨论中枢。

为了消解虚无主义带来的无意义思潮,士兵们自地组织了很多的娱乐活动和比赛。

同时强烈支持对外扩张,希望在战场中找回属于士兵的意义。

在数年间的讨论中,士兵们渐渐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建家庭,生一个孩子。

有了伴侣后,情感生活被填满了,有了孩子后,空闲时间被占据了。

看着一个小肉团慢慢长大,第一次哭泣,第一次翻滚,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爸爸,第一次玩耍。。。。。。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能让父母热泪盈眶。

这种感动来源于基因深处的本能,对于舰队士兵来说,看着孩子慢慢成长,为孩子付出似乎不需要理由。

他们从未想过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

他们所需的一切似乎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满足。

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也正是因为如此,看儿童上学成为了「星」舰队近期以来最热门的社会议题。

这一项议题的热度远对外战争进程,工业展,或者是人道主义支援又救了多少原住民。

在舰队成员们的强烈要求下,管理部门下属的教育部门同意将学校教室和运动场的实时影像对外直播,当然,人工智能会屏蔽一些敏感影像,如孩子间起冲突等可能引社会舆情的部分。

【文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校园直播】

【该文化传统将极大地增强文明凝聚力,文化认同感,压制虚无主义思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