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当初便商议时便言明,无论事成与否,一旦出了萧氏别院,立即回庄,决不可在路上逗留等候,否则便是授人于柄。

  卫临心中一凛,转身将马车牵出,而崔莞则向同是登上自家马车,准备离去的裴清拱手致谢,“裴兄,今夜相助之情,阿挽铭记于心。”

  裴清未言,而是报于一抹爽朗的笑容。

  他性子直爽,却不是愚钝之辈,当日稷下学宫门前,崔莞与曾信之间的交锋,他尽收眼底,萧氏暗中扶持寒门,他也早已知晓,奈何家族利益,不得不假意与萧之谦亲近。

  与崔莞结识,是无意之举,然而这个无意之举,却令他仿若寻到了那个早已湮灭在家族利益之中,疏狂任性,放纵不羁的裴景于。

  故而,他出手相帮,仅此而已。

  萧氏别院大门尽敞,一辆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自门内行处,渐渐四散在笼罩着浓浓夜色的临淄城中。

  此时城门已关,不过墨十八早便给崔莞准备了一出入块令牌,凭着令牌,崔莞与卫临顺顺利利的离开了临淄城。

  崔莞静静的坐在马车中,从帘子摇晃的缝隙间瞥见窗外闪逝的山峦墨影,她撩起车门前的垂帘,道:“究竟出了何事?”

  卫临一边扬鞭,一边沉声应道:“我原本打算照计划行事,可刚准备引火,便听闻有刺客,当下便不敢轻举妄动,后闻萧府护卫要彻查,只好趁乱潜回前院。”

  难怪刺客伏诛后,又候了一刻钟方有人匆匆来报,原是将前院留下的驭夫们也清查了一番。

  只是不知,墨十八是否已经将萧谨救出。

  崔莞抿了抿被夜风吹得有些干的唇瓣,目光直直的望向愈来愈近的农庄。

  返回庄子后,崔莞跃下马车,立即便往后院奔去,两栋竹楼,仍旧是一明一暗。

  明的,依然是岑娘所居。

  崔莞的心往下一沉,待她行到门前时,恰好碰上打开门扉,欲往外走的岑娘。

  “阿谨……”

她急急张口欲问,可唤出一个名字后,陡然顿住了声,目光擦过岑娘的颈子,定定的落在屋内的竹榻上!

  ☆、第一百九十二章暗中援手谁人施(中)

  “岑娘……”

崔莞勉强挤出一丝声响,“那是……阿谨?”

  她无法相信,躺在竹榻上,衣袍尽解,露出一身淋淋鲜血的人,是萧谨!

  岑娘面色微变,她抓着崔莞冰凉的手往屋内一扯,反手砰地一声将门合上,“你何时回庄?路上可有人盯梢?”

  沉冷的言语,令崔莞瞬时醒过神来,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颔应道:“刚入庄,应该无人盯梢。”

若是有,卫临应当会察觉,若是连卫临都察觉不到……

  崔莞心中骤然泛起一丝不安。

  岑娘的脸色亦是一凝,不过,此时也无他法了。

  想着,她对崔莞沉声道:“你先照看阿谨,我去寻药,切忌,千万不得胡乱搬动他。”

  岑娘说罢,便绕过崔莞,匆匆启门而出,离去时也不忘顺手掩住门扉,而今庄内形势不明,究竟谁是旁人安插的棋子也不得而知,此时此刻,她根本不敢将萧谨性命假手他人。

  竹屋之内,霎时便只余下崔莞,躺在竹榻上,昏迷不醒的萧谨,以及靠在角落里,边喘息边独自上药的墨十八。

  “阿谨……”

  崔莞走到竹榻旁,目及萧谨身上的惨状,温热的泪珠再也抑制不住,扑簌滚落,她从未想过,有人会对一个孩童下如此毒手!

  此时的萧谨,浑身上下无一块完整之处,鞭痕,烙印,皮开肉绽,焦熟透烂,除去不断泌出鲜血的伤痕,有些地方还遍布着一层厚厚的血痂,只要略微靠近,一股浓烈的血腥混杂着焦熟的肉香扑面而来。

  崔莞面色唰的一下,血色尽失。

  她颤着隐隐白的唇,强忍着腹中翻滚作呕之感,抬起手,以袖抹去眼角的水泽,转身走到木架旁,端起那盆备好的清水回到竹榻前,绞干浸在水中的棉帕,小心翼翼的为萧谨清理伤口上沾染的血污。

  虽然神志不清,但每一次触碰,萧谨瘦小的身子便止不住颤抖,抽搐,崔莞的举止放得愈轻柔起来。

  不出片刻,木盆中的清水便成了一盆殷红刺目的血水,她将血水端入耳房,重换来一盆清水,继续擦拭,周而复始。

  莫约五、六遍后,萧谨身上的血污去了十之八九,花白的皮肉翻在眼前,愈显得对方心狠手辣。

  崔莞心疼的目光落在萧谨惨白的小脸上,抿了抿唇角,冷声问道:“萧之谦,究竟想从阿谨身上得到什么?”

  萧谨不过是一稚童,即便身份不弱于萧之谦,也不至于威及他的地位,而且,若为利益之争,捉住萧谨后,为绝后患,大可一刀杀之,又何必如此惨无人道的折磨一个尚不足十岁的稚儿?

  除非,萧谨身上,有着萧之谦志在必得之物!

  墨十八上药的手微微一顿,继而又若无其事的抖着手中的小瓷瓶,将药粉撒与另一只手臂上,深可见骨的伤口中,慢慢说道:“你可知萧谨的外家是哪一氏?”

  事实上,刘珩从未打算向崔莞隐瞒萧谨一事的来龙去脉,只是崔莞未问,岑娘与墨十八也不会主动言及,而今崔莞终于开口,墨十八自是坦然告之。

  “萧谨的外家,是建康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