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那张粹合了少女娇柔与少年英气的面容,看似恭敬,但眉宇间隐隐流转的从容沉宁,仿若朝晖。

  不够,还不够,这不是她应有的姿态……刘珩叹了一口气,阖上逐渐浮起一丝疲惫的眼眸。

  少顷,恢复成原本慵懒的嗓音淡淡的响起:“过来。”

  崔莞心中一颤,继而猛地荡起一股狂喜。

  果然。

  如她这样一般地位卑微,仅有一副容貌的小姑子,以刘珩的身份,只怕寻不出万千,也可寻及百数罢?因何一而再再而三的饶了她这个坏事之人?

  方才在马车上,她刻意将所有事宜思了一个清楚明白,愈来愈察觉到,刘珩助她易容成男子,将她带到临淄,借着她的手救下萧谨,又放纵她前往稷下学宫……

  她身上,早已布满了刘珩的谋算,一步步慎密的安排,令她这枚棋子,不得按照他的棋局走下去。

  思量到此处,即便崔莞不明白刘珩选上自己的原因,却也忍不住冷汗直流。

  刘珩好似将她心中的每一个念头都看得通通透透,设下的每一步,均让她走得心甘情愿。

  这样心思精明周密的人,太过可怕,若想自那一个又一个设下的陷阱中脱身而出,她须得寻到制衡之处。

  刹那间,崔莞想到萧谨,她虽记不清上一世萧氏一族究竟有无转投寒门,不过,既然刘珩如此在意萧谨,那么她可踩在底线之上,尽可放手一试。

  而后,便有了这场步步为营的交锋。

  所幸的是,她赌对了!

  崔莞努力压制心底翻涌的欢喜,镇定的走上前,跪坐在摆于几前,与竹榻相对的席子上,抬手执壶,给刘珩斟了一盏茶。

  清幽的茶香扑鼻而来,令竹屋中的气氛渐渐回缓。

  “卿卿可知,孤在想甚?”

刘珩盯着崔莞行云流水般的举止,懒懒的问道。

  崔莞斟茶的手微不可查一顿,“殿下的心思,非凡人可揣,阿挽不知。”

  倒是识,刘珩扫了一眼盏中微漾的茶汤,慢慢说道:“在齐郡时,孤曾说过,卿卿往后便是孤的人,没想到卿卿倒是念旧主,仍与秦尚暗中往来。”

说着一哼,凉凉的言道:“孤在想,孤是不是太过纵容你了,嗯?”

  ☆、第一百七十二章再次相见暗交锋(下)

  崔莞眼底闪过一丝愕然,与秦四郎暗中往来是指……

  她忆起稷下学宫门前,卫临送来荐帖一事。

  莫非刘珩指的,是这桩?

  思到此处,崔莞心中忽地飘起一丝古怪的念头:他这般匆匆赶来,又是威,又是刁难,为的就是此事?

  不过,想归想,崔莞眨了眨清透的双眸,将手中的壶轻轻置下,缩手回袖,垂头含胸,一言不。

  此时此刻,愈争辩愈错,卫临送帖一事,千百双眼眸盯着,也由不得她指鹿为马。

  见她未出口狡辩,刘珩眸底透出一丝满意之色,窸窣细响,他提步下榻,一步绕过长几,两步行到崔莞身旁,骨节修长均匀的手探到她低垂的下颌上,稍稍一用力,整张小脸顿时暴露在明亮的火光与那双深邃的眼眸下。

  “阿挽,无惧孤了。”

垂眸打量着那张平静得毫无一丝表情的容颜,刘珩压下嗓子,慢慢说道,本就磁沉的声音氲着一丝丝莫名的沙哑,极是诱人。

  ……谁人面在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又可轻言一句定生死的贵人面前,可做到无惊无惧?

  至少她做不到,无非是看穿了几分刘珩的性子,知晓自己愈是惶恐,他便愈兴致高昂,说不准又会生出另一番心思来。

  如此,倒不如咬紧牙关,做出一副坦然之姿,撑上些许时辰,也就罢了。

  这,便是齐郡前往临淄的路途上,崔莞最大的得益。

  刘珩的目光掠过她明澈的眸子,瞥及掩在乌中那一小块漫上绯红的耳尖,薄唇微微一勾,果真如崔莞心中所愿的那般,慢慢地松开了手。

  在他转身之际,崔莞忍不住细细的舒了一口气。

  只是她未曾留意,这声几乎细不可闻的气息流动,令转身缓步朝门外走去的刘珩,薄唇上的弧度又往上翘了一分,他未回头,亦未顿足,温柔磁沉的声音却随着习习入室的夜风,荡入崔莞耳中。

  “下不为例。”

  崔莞缓下一半的气息遽然一窒,这声音虽含情脉脉,温柔似水,可绝对无人敢质疑话中之意。

  只是……下不为例,而今卫临尚在客店之中候着,如何能下不为例?

  她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苦笑,只能行一步,算一步了。

  不过,触及到袖中暗藏的帛纸时,崔莞的面色又渐渐平复了下来。

  “阿兄。”

  刘珩走后,萧谨的身影如雏鸟归巢,直直投入崔莞怀中,哽着声唤道:“阿兄,阿兄,阿谨甚是想念你。”

  崔莞尚未起身,被萧谨这般一冲撞,险些仰倒在地,幸而她眼疾手快,一手揽住萧谨单薄的身子,一手急急探出,用力地抓住长几一角,若不然,两人定会跌成一团。

  “阿谨。”

崔莞垂眸,对上萧谨那张消瘦憔悴的小脸,以及一双水雾氤氲的圆眸,心头陡然一涩,在这偌大的庄子里,真心期盼自己归来的,也就萧谨了罢?

  她抬手揉了揉萧谨头顶柔软的鸦,含笑道:“怎么几日不见,阿谨反倒似姑子一般,哭哭啼啼,呜呜咽咽,好不知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