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阿莞果真心思多狡,能言善辩,怪不得容貌尽毁之下,仍能以不明之身附于秦尚,还能令他好生相护,孤甚是羡煞也。”

  含哀带叹的语气,透出一丝说不出的“幽怨”

  可偏偏正是这番话,让崔莞心中猛然一颤。

  他,他知晓。

  他竟知晓她与秦四郎的干系!

  崔莞后背一阵僵冷,她虽料想到刘珩定然差人查过什么,可全然想不到,他查得如此清晰透彻!

  莫名的,崔莞眼前浮现出张琅一事,莫非……

  想着想着,她下意识抬眼望去。

  面对崔莞惊疑不定的目光,刘珩唇角一扬,如同子夜一般深邃的眸子里迸出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这小姑子,慌了。

  仿佛看出他心中所思,崔莞张口用力地在唇上一咬,剧烈的痛楚霎时袭向四肢百骸,淡淡的血腥弥漫在口齿之间,然而她却毫不在意,借着这股痛楚又一次压下狂蹦乱撞的心。

  无论刘珩究竟做了什么,此时此刻,均与她无关,当下最要紧的,仍是先想法子解去眼前的危局。

  稳了稳絮乱的心绪,崔莞挪了挪膝,将身子正对刘珩,双膝并跪,缓缓的伏下身子,行了一道跪拜大礼,感受到前额触及绵软的毾鄧,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秦四郎君护着小人,实属小人有大功。”

  “哦?”

刘珩轻哼一声,略微侧了侧头,脸上喜怒皆非。

  “秦四郎君自幼患有头疾,难闻及百花香气,此次前往齐郡前,郎君曾到雍城寻医,是小人不才,恰好识得那名可医治头疾的郎中。”

崔莞伏着身,话锋一转,清音朗朗的道:“秦四郎君念及小人相助之功,这才处处维护,小人心中亦感激不尽。”

  说罢,她特意顿了一顿,气息微屏,倾耳想听一听刘珩的反应,然而却未闻及一丝声响。

  随着崔莞话落,车厢内立时陷入一片鸦雀无声中,见此,她只好咬牙再道:“小人自知福薄,可殿下心系万民,乃大晋之福,此次又救小人于水火之中,小人愿追随殿下,效犬马之劳!”

  她是一姑子,口中却与幕僚一般说出追随二字,又似男子一般立下犬马之言,心中所思,已是昭然若揭。

  刘珩目不转睛的盯着跪伏在不过三尺之远的崔莞,抬手抚额,低低笑了起来。

  闻及这声辨不出含义的低笑,崔莞抿了抿微微泛着疼意的唇,仍旧一动不动的伏着身。

  少顷,笑声渐落,低沉的嗓音慢慢传入崔莞耳中,“你且起身罢。”

  崔莞眨了眨眼,似乎方听清他的话,心中骤然一喜,脆声应道:“诺。”

随着话音,她慢慢坐起身,垂头含胸,一副低眉顺目的温顺模样。

  刘珩眸光微闪,再道:“抬起头来。”

  “诺。”

  崔莞依言,慢慢地抬起下颌,一双隐隐含着欢喜的眸子便对上了一张笑吟吟的俊脸,她忽的心中咯噔一下,陡然升起一丝不安。

  果然,随着她眸中浮起怔忪之色,刘珩勾在唇角的笑容愈来愈深,幽然的目光扫过她的双颊,意味深长的道:“卿卿莫不是忘了,你是一名姑子。”

  你是一名姑子!

  任凭崔莞心中如何沉静如水,此时此刻也被此一言搅成了一池波澜。

  她又是吐露心声坦言相告,又是以秦四郎之举点明心思,还自觉恭顺伏身表明忠诚,为的便只有一事。

  那就是,她不愿为妾!

  即便所服侍之人,乃一国储君,她亦不愿。

  可饶是她费尽心机,也抵不过这短短的六个字。

  你是一名姑子,那就该做姑子当做之事,无需学丈夫行事。

  这才是刘珩真正想对她说的话罢。

  崔莞是背窗而坐,加之这辆马车内并未嵌有照明的明珠,仅是角落的傅山炉里燃着通红的炭火,可即便只有这一丝光亮,仍能令人看清她脸上泛白的面色。

  刘珩侧过身,懒懒的将后背尽数靠在着了一层软帛的车厢内壁上,唇角的笑容丝毫未敛,乌黑的眼眸定在崔莞的小脸上,好似在观赏一出无与伦比的“代面之舞”

  不过,这出代面并未让他观赏多久,少顷,只见崔莞慢慢缓过神来,面色虽仍旧苍白,可她却再次抬眼,定定的迎向刘珩。

  ☆、第一百四十三章美人侍浴谁人消(上)

  此时此刻,崔莞的眼眸仿若嵌在夜幕中的点点寒星,清冷而明亮,“昔日孝公求贤时曾言,若有出奇计强秦者,便且尊官,甚至愿与之分土,小人虽是一姑子,可当下身上所着,为长袍也。”

  着长袍,行丈夫事,在这乱世之中,她愿舍去姑子身份,舍去安居后院,锦衣玉食的生活,哪怕为此如一个男子般抛头露面,饱经风霜苦楚,亦是无怨的。

  听清崔莞这一句话的含义,刘珩如墨染而出的眼眸微微一弯,懒懒的盯着崔莞,半晌后才勾了勾唇,慢慢说道:“阿莞心中所思为何?”

  崔莞原本在心中斟酌了许久,以应对他接下来的驳言,没想到听入耳的,却是这样一句淡淡的询问。

  她不禁微怔了一下,谨慎思索片刻,方小心的开口道:“回殿下,小人不过是一普通姑子,即便空有几分颜色,可也未曾想过居富贵,享荣华,一生所求,无非是自在二字。”

  “……自在?”

刘珩眸色渐深,落在崔莞脸上的慵懒目光,也添上了一丝清透,淡声再问:“何为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