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第1页)

作者:华灯初裳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微微敛下眼帘,崔菀又回想起与曾信相处的前世,以曾信的为人,不会轻易置身险境,目前而言,车外的飘雪仍不算大,但入夜后便难说了,退一步来言,即便雪停天晴,在这寂寂荒野的寒冬深夜里,守着一辆车轴已断、寸步难行的驴车冻上**,就是不被冻死,也好不到哪儿去了。

  他既然敢设下此计放手一搏,定是做好万全的准备,若并未如愿登入秦四郎的车中,也仍有退路可走。

  果然……

  崔莞收回思绪,实际上,上一世曾信并未与她明说秦四郎一事,只是在得意之际吐露过几句碎语罢了。

  不过,她心中所猜极准,那辆驴车确为曾信所置。

  眼下曾信曾与几名家仆一同缩在倾翻的车厢后躲避风雪,他身上衣裳虽厚,但仍被冻得直哆嗦,可想起方才马车前受辱的那一幕,他又止不住咬牙切齿,身上抖动得愈厉害了。

  只是,他记恨之人并非是崔莞,反而是秦四郎,崔莞虽句句凌厉,逼得他走投无路,可真正予他羞辱的,却是秦四郎那一句轻描淡写,视而不见的“走罢”

  一想到这些时日到齐郡后,日日守在荒野外,好不容易等来了秦四郎,却偏偏落得这般下场,曾信恨不得咬碎一口牙。

  即便他出身寒门,可在踏入长麓草堂后的一番汲汲专营,也算在当地小有名气,已经许久不曾受到这样的折辱了!

  “该死!

另一辆驴车怎的还不驶来!”

曾信忍不住恶恶怒吼一句,借此泄心头怨恨,唯有他心中明白,这声“该死”

冲的是谁。

  “应,应该在路上罢。”

站在在两旁的替曾信阻风挡雪的家仆颤声应道。

  仿佛为应和家仆的话一般,声还未落,急急行来的驴车便透过风雪出现在了众人眼中。

  爬上驴车后,曾信紧紧裹着披风,边哆嗦心中边暗恨道:秦四郎啊秦四郎,你且等着,有朝一日,我曾信定要将今日之辱连本带利一并讨回!

  ☆、第一百二十六章齐郡门前波澜生(下)

  驴车转头,再度驶向城门,余下一个倾翻车厢,就这般孤零零的倒在路旁,宣告一场精心计谋的失败。

  殊不知,上一世,曾信仍是成功了的,他不但借着田公之名登了秦四郎的马车,还与秦四郎高天阔论,博了不少善眼,而后他又在齐郡借秦四郎之势,左右逢源,广交士族,方有了三年辉煌的助力。

  可惜这一世,秦四郎身旁多了一个崔莞,一个将他恨之入骨的崔莞。

  “阿莞。”

秦四郎左手执书,却只字未入眼,他的目光,总是不知不觉游移到崔莞身上,自是将她的神色转变尽数敛入眸中,未遗漏半分。

  莫名的,他心中一阵气闷,仿佛攘进了一团初春时节漫天飞洒的柳絮,轻飘飘的,却令人拂不净,扫不清,细细密密难受得紧。

  一时冲动之下,秦四郎忍不住唤出了口。

  崔莞思绪一顿,慢慢抬头,一下便看见了秦四郎眉宇间那抹明晃晃的犹豫挣扎,她眼睫轻合了下,应道:“嗯。”

  秦四郎这声轻唤,本就是意外之举,话一出口便有些悔了,急忙转头避开,可当崔莞那声轻应传来时,他心中的慌乱却慢慢平复。

  君子坦荡,当直言无讳,心思既起,言明又何妨?

  秦四郎唇角一抿,慢慢转过头,对上崔莞清透的眸子,起初仍有些不自在,但渐渐的便坚定了许多,只是掩在墨下的莹白耳垂,悄然染上一丝艳丽的绯红。

  片刻后,与崔莞四目相对的秦四郎,嘴唇动了动,低声说道:“我姓秦,名尚,字止桑。”

  “……嗯?”

崔莞一怔,眸中浮起一片疑惑,她当然知晓名满天下的秦谪仙姓甚名甚,可他此时突然提及,是何意?

  开弓便无回头箭,第一句话出口,秦四郎紧绷的后背略松软了一些,盯着崔莞的眼神,亦更加认真了一些,他胸膛一个起伏,再度言道:“待明年开春之际,我便满十七,且至今尚未定……”

  “你们,你们要做什么!

?”

  一声气急败坏的大喊乍然响起,惊住了城门四周的行人商客,也打断了秦四郎的话,他皱了皱眉头,却并非为此生恼,而是那道大喊的声音,赫然属于楼管事!

  崔莞显然也认出了楼管事的声音,她微怔一下,迅转头看向已经被秦四郎先一步撩起的车帘。

  只见前方楼管事所在的驴车已然停在了城门前,应当是轮到秦氏车队入城了,楼管事手执牒书正与一名守城侍卫争执,可那名显然是头领的侍卫一言不,冷着脸扫了一眼四周,猛然抬手一挥,原本分别立在城门左右两侧的侍卫齐齐朝马车围了过来!

  便是那侍卫头领也大步朝马车走来!

  “以通关牒书为证,我家公子乃巴陵秦氏四郎,便是郡守大人见了,都会礼待三分,你等也太过放肆了!”

楼管事急急追上那侍卫头领,张手将他拦在马车前,大声喊道。

  “嘶!

秦四郎在此?”

  “这怎么可能?我方才分明没看见秦氏的马车!”

  “噫,是了是了,早闻秦四郎得学宫之帖,算算时间,也确该到齐郡了。”

  随着楼管事一道喊声远远传开,四周等候入城的行人车队一时间便如清水入滚油,全都沸腾起来,与秦四郎一同抵达齐郡的雍城世家子们,也左一句有一句谈及与秦四郎同舟共济之事,均是信誓旦旦的称秦四郎确实就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