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第1页)

作者:饼好吃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在了解董仲舒之前,也许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被汉武陛下所推行的大一统。

我们一直强调大一统,那么大一统是什么呢?

它不同于“大统一”

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大一统”

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但是这个时候的“大一统”

概念只是解释王朝更替的理论,是早期国家建立之理念。

后来才引申为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汉书.王吉传》:“《[net]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net]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大佬不仅将原有的“大一统”

观念系统化、理论化,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加强调国内政治秩序的统一问题。

孔子提出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的“天下有道”

的理想的秩序社会。

老子主张以“一”

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韩非子认为“一栖两雄”

“一家两贵”

“夫妻共政”

是祸乱的原因。

《吕氏[net]秋》言:“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治,两则乱”

管仲甚至还提出了具体制度上的大一统。

……这都是对国家政治秩序的“大一统”

观念的不同表述,但他们都强调自上而下的政令统一。

还有诸如墨子孟子荀子都各有其理论,大家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他们的思想理论。”

“而这些理念最终由“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的秦朝变成了现实。”

无人注意之时,嬴政眼里闪过一丝黯然。

他计划好一切,却都被毁了。

【“从秦始皇开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但是由于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暂,所以真正系统挥《[net]秋》大一统思想的是董仲舒。

他提出“《[net]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这是说,封建的大一统是天地古今之道,是不可改变的。

有了大一统的国家,必须具有适应这种大一统国家的统一思想,只有上下统一,才能保证法制号令规章制度的畅行。”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创造全新的儒家思想。”

“当然啦,汉朝的大一统并不能全部归功于董仲舒,准确的说,是司马迁著《史记》完成了血缘谱系的缔造,为祖先崇拜夯实了人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