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春游11 (第2页)

俞易直觉的和张嘉豪的感觉不谋而合。

如果是戏台的话,大概率入口在下面。

张嘉豪也运气真的不是一般人。大戏台前后左右的底座都是青砖,谁也没想过张嘉豪试了几个,从侧面打开了一道被青砖隐藏的很好门。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打开的。

几个人在门口这个门这里研究了很久,之后俞易第一个进入这个地道探索。

所有人都进入后,最后断尾的郑索一从里面把门拉回来关好。他们也取出火折子和通讯器看着这里的一切。

这里是一个密室一样的地方,里面有一张桌子,和几个凳子。能看出来这里是之前开会的地方。

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通道。俞易沿着四周的墙敲了一圈,之后又敲了一遍地上的规则石板果然在靠近角落的石板下听到的空洞的声音。

看起来只能从下面推开,可他们怎么下去?几人在这片不大的空间里找。最后找到了一个菜刀,现代的那种菜刀……

肯定是王胜故意留下的。用菜刀确实把石板撬了起来,但是这真的太蠢了。

其实在以前,来这个地洞的村民和武装民兵都会带农具或者武器。他们会带下去然后埋伏在各处。即使敌人现了这个地道,也不会有敌人能活着出去。

现在这些学生,没人带那种工具,所以王胜才贴心的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菜刀。他相信同学们能理解他的苦心的。

俞易几人无语的看着菜刀,把地洞打开,同学们一个个跳了下去,跳下去之后上面的地面正好没过脑袋,只要伸手拿到刚才的青石板再盖上,从外面看,就毫无违和感。

第一个跳进地洞里的人,就是俞易,他是真的勇,他胸前挂着开着灯光的通讯器,弯下腰向唯一的通道里行进着,他没回头,因为能听到几个同学在他后面跟着的脚步声。另外还有三个女生都是胆子大的。所以行进度很快,但是由于他们找入口花费了一些时间,所以他们从地道里出来的时候,阮淼组已经早于他们到了。

另一边男生们在他们住宿的民居里翻腾的热火朝天,大有掘地三尺的气势,也过了不久,就找到了入口,一群人乌泱泱进了地洞。本来地道是为了隐蔽身形,在隐藏中消灭敌人的存在,今天突然进来一帮乌合之众,让本来是走安静路线的地道,一下子变得跟自由市场一样吵闹,有个别几个女生本来是害怕的但是一想到人这么多,还这么热闹,害怕的情绪一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最后一个小队,也只有7个人,主要人物就是学霸周姝予,不过她虽然脑子灵,但是对这种机关地道不太懂,还好余建新一直跟着她,几乎是锁死的状态。反而因为余建新比较善于观察这些机关的细节,几人才顺利找到入口。这里的入口是一口井,顺着井突起的石块向下攀,在入井水之前,能找到一个口,进入这个口,之后几乎就是一马平川。

不过让周姝予学习她没二话,但是这种井壁上石块攀上攀下的太难为她了。

即使很小心还是打了个滑,幸亏让余建新接住了,但是还是不小心扭到了脚。

要强的她有点懊恼自己没有表现良好。

余建新不容拒绝的,把她背起来,走完了剩下的路。给周姝予弄了个大红脸。

看所有学生全部回来,王胜和班主任和司机师傅出现。

班主任现在最关心的,是周姝予的伤势。也没管王胜说了点啥,赶紧跑到余建新和周姝予那边,看起了周姝予的脚伤。目前还没肿起来,看现在脚还没肿起来,班主任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除了有特殊情况,王胜带着剩余的学生们走了一圈,参观了一下这个在山洞里的博物馆,其实就是红色文化纪念馆。里面都是当年抗击倭寇的一些东西,还有那个时代老百姓生活中的东西。

在这个充满历史的山洞里看着这些方面的老物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随着王胜的述说,当年可怕的战争和华夏人民不屈的意志缓缓的在同学们的眼前铺开。

历史的车轮在滚动,到华夏人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始终没变过。

现在学生们就看得热血沸腾。好像他们此时就是当年在现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一样。

随着王胜把这里展览的东西和它们的故事都向学生们讲述之后。有些同学甚至司机师傅都有些红了眼眶。

“在当年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我们的前辈们就是以各种方式、不放过一切机会持续抵抗,不断牵制、消耗日军的兵力。”

“在这样一场多方较量的国际战争中,生存就是对敌人的威胁,这就是一种韧性的抵抗。它的出现为党员、群众提供了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