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34 章 医学与生命18

第 134 章 医学与生命18 (第1页)

作者:西羚墨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除了古代,我们现代依然有医生用自己做实验,而这其实是出于无奈。

现代我们新生儿都有乙肝疫苗接种,可能没法想象,华夏在八九十年代时医疗卫生条件糟糕的几乎完全没有医疗规范制度。

很多乡村诊所不使用一次性针筒针头,以蒸箱甚至开水烫一下来消毒针具,造成疾病大面积互相传染。然后又通过母乳等方式传染给了孩子——是的,乙肝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什么,开水烫一下没有用?蒸也没用?”

古代的产婆先慌了。

在医学知识并不太专业的产婆群体,并没有以烈酒消毒的认知——华夏古代的正规中医,虽然没有提取酒精,但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已经会使用烈酒消毒,或者火烧匕首,在军医处理外伤时比较常用。

但是产婆这个群体主要是靠经验,对比专业的妇产科医生显然是不够看的。

“以前有些产妇原本好好的,生完之后反而伤口坏死大出血,不会是我们的问题吧?”

产婆的女儿也很慌。

有些产婆是家族女性祖辈相传,经验自然只局限于一家。

产婆家里几个接生过得女人们一番慌乱,议论之后,有了主意。

“还是得买医书学学,尤其是妇科!”

天幕说得医学知识越多,越感觉到自己局限的产婆一咬牙,宁愿一边学认字一边学医。

她做产婆可不完全是为了钱,都是靠良心做事,谁不想自己手下接生的产妇和孩子都健健康康,名声说出去也好听,良心也过得去。

年轻一点的产婆道:“那些男大夫有些瞧不起我们,我们产婆自己组织一个那什么产婆协会,互相交流。”

“是,我老婆子明日就去找其他同伴,男人不信任我们,说我们三姑六婆害的人家宅不宁,但是没了我们连妇人接生都没人照顾!”

资历最老的产婆啐了一声,觉得男人一边想要子嗣繁茂,一边口口声声说产房污秽不愿意进去照顾产妇很嘲讽,产房污秽,怎么不嫌弃产房出来的儿子污秽,看到新生儿满身血污不照样抱得很殷勤!

女人,还是得靠她们女人来照顾!

在最严重的时期,华夏的乙肝患者数量高达1个亿!

我们现代有了乙肝疫苗可以防治,现在有的媒体说美国免费捐赠了华夏乙肝疫苗的技术,是伟大的国家。在这里详细解释一下,华夏第一位研发出乙肝疫苗的,是华夏女科学家陶其敏,并不是靠美国的捐赠。

2017年逝世的华夏女科学家陶其敏,在1975年时,独立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支乙肝疫□□夏的乙肝疫苗研制技术,与日本、美国几乎同时间进行。

按照国际惯例,乙肝疫苗必须在给大猩猩接种确认有效之后,才能在人体上接种。

可是1975年,华夏经济困难,实验条件艰苦,买不起大猩猩。

可是

当时华夏的乙肝病人很多,已经等不到能够买得起大猩猩的时候。

“古代医者自己有自己做实验,我为什么不可以?”

陶其敏心急如焚,最终拿自己冒险,拿着注射器,撸起袖子,把未经过动物实验还不确定安全性的疫苗打进了自己的体内。

此后五个月,陶其敏每周抽血五毫升进行检验,然后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在简陋的实验室里,陶其敏熟练地绑上胳膊,抽出血液,休息一会后就把自己的血液拿去化验仪器那里,一边化验,一边分析记载:

“第一周,还没产生抗体。没事,疫苗也要有见效的时候。”

第一周,不成功,那就第二周继续抽血:

“第二周,还没产生抗体,还不到一个月……”

然后第三周,第四周……

最终,五个月后,她终于得到了想要的实验结果:

“太好了!

我成功了!”

“我产生了乙肝抗体!

我的疫苗成功了!”

就如同牛痘是用毒性微弱的牛痘让人先产生微弱的水痘一样,乙肝疫苗也是。

假如疫苗失败,陶其敏自己注射疫苗的行为就会让自己感染上乙肝,这是一种不治之症!

哪怕到现在,对乙肝主要是用疫苗防治,想要彻底根治很难。在华夏初期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相当于陶其敏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冒险!

毫不夸张的说,新中国最早的乙肝疫苗技术,是女科学家陶其敏用自己的生命健康换来的!

“大医大义,救国救民!”

在看到陶其敏给自己注射未知危险的疫苗,看到陶其敏一次次从自己胳膊里抽出自己的血液化验,还在认真记录结果,以自己作实验对象时,再迂腐的夫子也说不出一句责备来。

这样的牺牲自己来成全国家、造福人民的医者,谁还要再骂那就是没良心!

“我们女人,也可以救国救民!”

义妁看着陶其敏的行为举动,受到了更大的振奋。

汉朝的医学知识别说相比现代,相比唐宋元明清也多有不足,她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需要去一一实践。

不同时代的女英豪给了她莫大的勇气,让她更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也能因为后世女子的优秀,让现在的阻力小一些。

“陛下,后世的朝廷都有官方医书,唯独我大汉没有。臣建议,大汉也要召集天下医者,修大汉自己的医书,然后发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