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第1页)

作者:西山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桂桂疑惑地看看外场,又看看内场,好像都差不多啊。

  不过仔细感受一下,桂桂也觉得自己内心有些说不清楚的焦躁感,很想去外面走走。

  桂桂他没有多想,已经是盛夏了。中心处于高海拔地区,是非贴近大熊猫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环境,因此中心的内舍是没有空调的。

  这几天温度高的近乎极端。心里觉得烦躁也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桂桂和几小只走出了内舍。

  今天外场的环境有些不同寻常,明明是清晨,温度却高得离谱。

  几小只早早就躲到树荫下的水池里了。

  就连一直盯着邱邱的鸟儿也不见了踪迹。

  几小只挤挤挨挨地呆在水池子里,如同一碗露馅的芝麻汤圆汤。

  凉凉的清水浇在了桂桂的身上,桂桂用脚掌轻轻拨动水池,毛茸茸的熊猫幼崽才觉得自己的烦躁的心情有所纾解。

  今天饲养员们到的有些晚。

  小刘他们还在和李教授研究昨天桂桂他们的表现。

  其实李教授对从基地来的这几只幼崽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这几只幼崽似乎天然就知道该怎么适应野外的环境,就好像祖先野性的基因在他们身上觉醒了一般。

  桂桂:呵呵。

  野培二班虚假的老师——李教授,野培二班真实的教师——学学崽。

  “李教授,你先别急。”

小刘见到李教授马不停蹄就要跑去见幼崽们,准备带着幼崽们体检,针对幼崽不同的体质做更好个性化的方案,他哭笑不得说:“桂桂他们还有拍摄任务呢。”

  野培肯定是不能够和拍摄同时进行的。

  小刘看着李教授一大把年纪恨不得立刻飞到桂桂圈舍的样子,忍不住提醒。

  头已经花白的李教授恍然大悟,随即不满意抱怨道:“什么拍摄,我看就是你们馆长瞎折腾,尽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猫崽儿哪经得起折腾,拍摄就是瞎搞。”

  李教授是向来不赞成猫崽儿们过度曝光的。虽然馆长是他的学生,但是他向来不赞成馆长的方法。

  “猫崽儿关注多了也不是坏事。”

小刘也不敢多说,只能委婉地给馆长说好话,“拍摄拖不了多久,詹姆斯他们已经想办法了,很快就会结束的。”

  李教授也知道小刘说的不假,在这半年的时间,因为桂桂的关系,熊猫的热度直线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熊猫,不是说以前大家不关心熊猫。

  熊猫是华国的国宝,每个华国人都喜欢他们,但是对熊猫的关注度却不高。

  而现在由桂桂带起的这一阵熊猫风潮,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熊猫究竟是一种多么可爱的生灵。除了桂桂以外,越来越多的熊猫也被大家熟知。

  也越来越多的人会去关心熊猫们的未来,这一个种族未来何去何从。

  就拿最实际地来说,如果放到以前,李教授团队的这个野培项目资金最起码半年以后才能从国家专项资金中申请下来,而现在早早地就在刘氏旗下慈善基金和社会定向捐赠的帮助下筹集齐了出预算一倍的资金。

  甚至刘氏还放出话了,不够还可以继续申请。

  还有团队成员笑称,桂桂真不愧是刘氏太子爷。

  其实李教授也知道,只有更多的人关注它们,爱护它们,猫崽儿们才会过得开心快乐。

  而这一次拍摄,是一个让世界都关注大熊猫这一生灵的大好机会。

  他叹了口气,对拍摄这个事情就默许不谈了,踱着步,想去圈舍看看几个幼崽情况怎么样。

  那边剧组虽然不着急,但是时间也不能这样一天天耗下去,最后导演詹姆斯联系了自己的朋友,从国外引进了最技术。

  李教授和小刘赶到的时候,詹姆斯和团队成员们也到了幼崽们的圈舍。

  詹姆斯带来的是一套便携摄像机,这种摄像机非常轻,可以牢牢固定在熊猫幼崽的脖子上面,记录下熊猫幼崽一天的生活和互动画面,自带收音设备,本地储存可以储存一个月的画面,还可以远程同步上传。

  更关键的是再也不用担心会被猴子抢去,当然这一套设备价格也非常昂贵,相对应的质量也非常好。

  可以说除了贵以外,没有其他的缺点。

  詹姆斯将这套设备交到小刘手上的时候,识货的小刘捧着摄像机的动作都不由轻了几分,这种摄像机防水防摔,据他所知科研团队拍摄深海用的就是这种,一辆坦克车从上面压过去也不会损坏。

  这一个弄坏了就好几百万,虽然小刘他分红零花钱也不少,但是买这个他还是舍不得。

  能够让小刘奶爸都觉得贵的东西,那就是真的贵了。

  圆滚滚的熊猫若有所思地看着小刘奶爸小心翼翼的动作,他这才意识到,可以勇敢追梦,且带着剧组一起勇敢筑梦的中年男人詹姆斯确实是有些家底的。

  摄像头并不重,而且戴起来也很轻盈,桂桂乖乖戴上去之后,适应了一两下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可另外三小只戴起来却非常不顺利。

  不知道是不是炎热的温度的关系,三小只从刚刚开始就很焦躁。

  就连平时只要有吃的什么都行的邱邱,嘴巴里被塞了一块小苹果,都忍不住一边吃着小苹果,一边伸出爪子去抗拒饲养员的靠近,小张在被邱邱挠死之前,总算把摄像机给自己亲儿子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