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第1页)

他说小兰是丁小甜的亲妹妹,进城来照顾丁小甜最合适。

丁小甜听了一愣,随口就问潘晋原,小兰进城了,他怎么办。

潘晋原表示他无所谓,小兰不在,他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他还表示,小兰进城来帮忙,一分钱都不要,只要跟着吃饭就行了。

前些日子,潘晋原跟桃树村的几个知青在一起耍,他听其中一个人说起,丁小甜的公婆从县城里回来后,她婆婆见人就说,这一个多月进城去照顾孙女,丁小甜给了她五十元钱。

五十元钱,绝对算是一个大数目。

农村里一个壮劳力挣工分,一年下来,能分到五十元钱都很难。

就算是在从上海来的知青潘晋原眼里,这钱也不少,他的父母一般每个月给他寄十五到二十元钱过来。

五十元相当于他三个月左右到手的钱。

听到丁小甜给了她公婆五十元钱,潘晋原心里有点儿不平衡。

他回去之后对丁小兰说了这个事情,他说:“现在你二姐进城拿高工资有钱了,他公婆进城一个半月都没有,在她那里有吃有喝,回去还拿了五十元。这钱也太多了吧,她忘了当初跟她婆婆吵架,回娘家住了半年的事情了吗?有这种好事,为什么不考虑娘家人,别说给五十了,就是给三十也行啊,不知道你二姐怎么想的!”

丁小兰听到二姐给了她公婆五十元,也非常震惊。

因为她知道的,农村里公婆去帮儿子和儿媳的忙,一般儿子儿媳就是管吃管喝,哪有拿钱的。尤其是二姐的公婆居然还拿走了五十元。

五十元钱,她自从跟潘晋原结婚之后,看见过最多的钱就是二十元。

她常常觉得自己手里没钱,日子过得很拮据。

而且她在农村挣工分,都是算的六分,一年下来除了分些口粮外,能分到三十元都算不错。

如果进城一个多月,能拿到三十元,那这个月绝对比在农村挣工分划得来。

她随即赞同丈夫的话,说:“我二姐要找人帮忙,也该问一问我们的意见啊。要是叫我去帮忙,我就要三十元,比何家那两个老头老太太要得少,还吃得少。”

潘晋原想了一会儿才说:“你二姐以后肯定还要找人去帮忙的,不是说她帮着单位获得了市里比赛的第二名吗?十月份,她就要去省里比赛。那么比赛前后,肯定需要人照顾秀琳。看来咱们哪天要进城去一趟,看望她,把咱们的意思说一下,就说你愿意进城去照顾她,而且一分钱不要。”

听潘晋原说一分钱不要,丁小兰很不满意,问他为什么二姐的公婆要五十元,二姐都给了,自己去却一分钱都不要。

潘晋原道:“你只看眼前看不到长远。只有不要钱,才能彰显你们是亲姐妹,你们是亲人。你能够跟你二姐处好关系,将来让她帮个忙,进城去找个单位上班,是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你趁着去帮忙,还能认识那个女将军曹思贤的侄女呢。有了这层关系,维护好这个关系,以后我也能找二姐和二姐夫帮忙,进城去。咱们两个都进城,就不用过农村的苦日子了。你说,你去要个十的,跟以后进城当国家单位的职工比,哪个好处多?”

听他这样一说,丁小甜才懂了,也愿意按照他说的一分钱不要进城去找到二姐,说自己愿意去照顾她了。

两人刚把这事情商量好,正预备着过两天进城去找一下丁小甜呢,丁小甜的信来了。

他们听说丁小甜怀孕了,立刻想到,这是个机会。

尤其丁建国一闹,说是要进城去看望丁小甜,两人马上表示他们也要去,还要去钓两条鱼给丁小甜送去。

此刻在饭桌上,潘晋原当然不会说他已经在别的知青那里听到了,丁小甜的公婆进城来照顾她,得了五十元的事情。

不过,他却提到了丁小兰进城来帮忙,一分钱不要,只要吃饭就行。

这让丁小甜感觉有点儿诧异。

其实,不管是婆家人,还是娘家人,进城来照顾丁小甜,她肯定是不会真得一分钱不给,多多少少还是要拿钱的。不说多,一个月二三十要拿。

只不过从自己目前的情况看,她说暂时不用叫人进城来照顾自己。

起码要再过两个月,临产前,休产假了,她才需要人来照顾。

再说了,丁小兰没生过孩子,她其实是不太合适来照顾怀孕的自己的。

丁小甜含蓄地把自己的意思一说,唐玉香,还有丁建国和李珍月,以及丁建军都认为有理。

潘晋原和丁小兰则是非常失望。

可一时之间,两口子也找不到好的话,来劝丁小甜接受他们的提议。

饭吃完了,都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大家一起动手把碗筷收拾了,地扫了,看看时间,也该回去了。

丁小甜带着孩子送他们去车站,路上去百货商店买了糖果日用品给他们,还悄悄在给母亲买的一件衬衣里面裹了二十元钱。

丁家人乐呵呵地提着丁小甜买的东西回到了前进村,只有潘晋原和丁小兰脸上没什么高兴的神色。

回去之后,两人说了很多抱怨丁小甜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