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第2页)

作者:深圳读客行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打个比方。一对父母生了一大堆儿女,其中总有一些比较富贵、比较健康的人,也有一部分比较贫穷、多病多难的人,是不是?你想父母如果有一点点能力的话,他应该帮助那些富贵、健康的儿女,还是帮助那些贫困、多病的儿女?一定是帮助贫困、多病的,是不是?这就是平等法。四法界的圣人已经解除了后顾之忧,而六道凡夫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佛应该是锦上添花,还是应该去雪中送炭?

那么六道凡夫里,如果仍然按照雪中送炭,就应该给予三恶道的众生帮助。可是佛心有余力也有余,问题是三恶道的众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太糟糕,他没有办法接受佛的帮助。佛也不度无缘之人啊,它没有这个福报。地狱道的众生一天一夜万死万生,枪打、炮轰、刀劈、下油锅、上刀山……你说:「阿弥陀佛!

听我来传法。」他忙着受苦都来不及,如何能定下来?你把小孩子打得嗷嗷叫,还说:快点!

跪下来念佛!

他能跪下来吗?饿鬼道的众生惶惶不可终日,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那饿得浑身抖啊!

你叫他听经闻法,他能听吗?畜生道的众生不用讲了,它没有这个智慧。所以有根机的人情愿在地狱里受苦能听到佛法,也不愿意在天堂里享福而听不到佛法。因为听不到佛法就要堕落为畜生道,那些癞蛤蟆、那些青蛙,你讲法它能听得懂吗?它听不懂啊!

所以佛对这一部分众生是爱莫能助,自然而然就在人道、天道里用功夫。不妨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在人道、天道的又是哪一道为主啊?人道。

由于天人只有福报,没有灾难;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特别是从第三层天以上,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天人自己就是一团光,所以第三层天叫夜摩天。由于福报太大呀,他生不起精进心;由于只有光明没有黑暗,他没有办法通过分别比较来开智慧,所以在天道的人不容易成就。佛在人间讲法的时候,有智慧的天人会来听法。人道既有苦,也有乐;既有黑暗,也有光明;既有是,又有非,有利于我们通过分别比较来选择正法、善法,有苦有乐有利于我们奋图强。

佛在《无量寿经》怎么讲?在娑婆国土修行1天,胜过在极乐世界修行1oo年。在另一部经讲,西方极乐1天的感受,相当于娑婆世界的1个大劫。1个大劫少说52亿年,多说百亿、千亿、万亿年。所以你看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以及《楞严经》第六卷所讲观世音菩萨修行耳根圆通法门,其中就有一段讲,有些天人情愿舍去天堂的福报到人间来修行,还要求观世音菩萨帮忙。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正法难遇,即使佛陀在世,那么多剃度弟子没有听到正法;等他讲正法的时候,可能不少人就已经往生了。可是我们现在不仅闻到佛法,而且当下闻到正法,要作何感慨?全世界5o亿人有宗教信仰,可是能够闻到正法的有几个人?要好好想一想啊!

道场难逢今已逢,这是不是我们的正法道场啊?凡是讲解《法华经》《楞严经》的道场都是正法道场。

如来十号最后一个,叫「佛世尊」。你可不要像一般人讲:佛——世出世间最高贵的人,我们要尊敬他。你这样只能培养恭敬心,得到人天福报。这个「佛世尊」,它没有讲无量尊,也没有讲一尊,讲到「一」即已落入分别,「一」都是对待法。所以这个第十号最后带有总结性、概括性。「佛世尊」,没有一、没有多,就是这么个「尊」,就尊在这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多无量,其小也是无量,它没有量。

这十种佛号讲到现在,就好像是在讲科学,好像是在讲哲学,跟佛讲的其它无量的万法相同不相同?天地之别。可是真正明白这个法理,无量的万法你都可以讲成「妙法莲华」。一切的资生产业、人文科学、天文、地理、语文、数学,乃至泥巴瓦块、树木花草、黄金白银、臭狗屎臭羊粪,统统是「妙法莲华」呀!

这一杯水,人喝了就是甘露,天人看到是块石头,鬼道的众生看到是一团火,这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在作怪。讲是十方法界,其实是无量的法界。所谓「同分妄见」,是大家共有的、共同认为的一种妄想,它就能造成气氛。至于「别业妄见」,那更是五花八门。我们在学校里曾经有一位同学,大男孩,上街买了一双红布鞋回来穿到脚上,大家笑他:你这个东西,怎么男子汉穿女同学穿的红鞋?他说:不是啊!

这是黑鞋,你们胡说!

那就叫「别业妄见」,是他自己的业障。好,经题的第二个字「佛」,暂且讲到这里。

经题第三个字,顶。什么叫「顶」?每个人都有头顶,但是谁能凭空看到自己的头顶?看不到。虽然看不到,你有没有头顶?要深信不疑,明心见性即在于此——你看不到我们的真心,你就相信我们就是一个真心,就是一个「如」变出来的,就跟相信自己有头顶一样。有些人呢,你说哪个明心见性了,他要跟你拼命,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攻击你,诽谤你。这是众生本能的嫉妒心、下劣心,他不愿意别人明心见性;他认为自己不懂得明心见性,别人也跟我都是一个样。他哪知道人与人之间天地之别。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不可以以自己的下劣心去看待同修、同事、老师、伟人、圣人。这一点很重要啊!

我到太原去讲了一课,许多同修认为自己明心见性了,还有些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明心见性,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成佛。除了释迦牟尼佛和六祖慧能,没有一个人能够明心见性,能够成就。这不是弘扬佛法,这是取笑佛法,这是与诸佛如来唱对台戏!

《法华经》《楞严经》讲任何人都能成佛,任何人都能当下成佛,一切众生皆能成佛,问题是你要遇到增上缘。包括天、人、鬼、畜,只要因缘具足,放下我执,都能成佛。所以「大佛顶」,是不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观照到?这是考察我们的根机。

如来密因:是对以上「大佛顶」三个字概括,这就是「如来密因」。「因」就是表真理,表本。没有「因」,什么都无从谈起。「因」之所以「密」,是迷惑颠倒的众生不懂。他本身就是「因」,本身就在「因」,他却不懂得这个「因」。「密」在哪里?「密」在其中,非经过来人指示而不可破密,不可见密。《大佛顶楞严经》就是破天机之法,就是如来灌顶之法。

《楞严经》五种标题,其中一个就叫「灌顶章句」。我在这里传「一心三藏」是不是在给大家灌顶?是不是在给你们摩顶呐?佛给阿难摩顶:不要怕,我马上给你传大法了。而现在佛法里却搞得那么糟糕,一些歪门邪道随便来摩摩顶,就可能被糊弄得团团乱转。我跟你讲,凡是这些做怪的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我讲错了,愿受恶报。哪有这个道理?谁给谁摩顶?我有时也给人家摩摩顶,比如看到小孩给他摩几下头顶,哄哄小孩:你真乖,来听经,来拜佛。那是安慰法呀!

「如来密因」:那个「如」是不是密因?「来」是不是相?通过相来破这个密,来解这个因。如果用因果关系来对照,「如」是不是因?「来」是不是果?因如而来,这叫「如来密因」。念佛拜佛是不是因?这不是因;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缘。「因」带有根本之义,「缘」带有方便、权宜之义。

修证了义:这是对「大佛顶、如来密因」的高度肯定。「如来藏」道理彻法底源、究竟圆满呐!

《楞严经》被诸佛菩萨封为什么?降魔杵。一切的妖魔鬼怪,包括佛门内部的外道,在「一心三藏」面前统统原形毕露,都必须拜倒在「一心三藏」这个法理之下。《楞严经》也是试金石。你讲的到底是正法还是邪法?唯以「一心三藏」来检验。任何人不可以强词夺理,这是老佛爷金口玉言。《楞严经》还是照妖镜。你不要讲得天花乱坠,也不要以为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能怎么样。只问你懂不懂「一心三藏」?

真正明心见性的菩萨没有我执,既可以把自己说得比天还大,也可以把自己说得连乌龟王八蛋还不如。明白吗?这是教化众生的智慧。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现相。我在这里是不是传大法呀?我们要把释迦牟尼佛一万年末法扭为正法,要把弥勒佛下世前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灭法扭为正法。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就要靠我们用各种善巧智慧。这也是佛的教导。

怎么叫「了义」呢?更妙了。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叫一了百了。「如来藏」心地法门是「全性起修」,叫果教派。怎么果教派?它是无花果,即因即果。按照印光大师所讲:「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听明白了就成佛了,最高一念达到等觉水平。「花开莲现」,有些人讲的可天真了: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派了一朵妙莲华把我们接到极乐世界,花一开,阿弥陀佛来跟我握手。花开莲现喽!

其实不是的。「花开」是表因,「莲现」是表果。莲华开花,莲子当下现在其中。也就是说你明白了「如来藏」,你就是如来藏,叫「了义」。

《阿弥陀经》讲:「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就是「了义」之法。可不是像有些人讲的那么天真:极乐世界的菩萨呀,有神足通啊!

吃饭前去供养了无量佛,回来的时候正好敲板子吃饭。极乐世界的菩萨还要吃饭吗?我们娑婆世界天上的凡夫都不要吃饭。「即以食时」是以吃饭打比喻——吃了甜食就是甜嘴巴,吃了咸食就是咸嘴巴,吃了苦瓜、辣椒就是苦嘴巴、辣嘴巴,吃了臭豆腐你就是臭嘴巴,表即因即果。比喻我们听了佛法,你把阿弥陀佛悟解为一个人,你就得人身;悟解为天,你就得天身;悟解为鬼王,你就得鬼身;把阿弥陀佛悟解为整个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人,就是一尊佛,你就得佛身。妄想心见到真心,妄想心当下就是真心,叫「还到本国」——「本国」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阿弥陀经》是讲这个法呀!

另外一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临」是表道交感应,「命终」的「终」表圆满。这是表妄心见到了真心,我们这个生生死死的苦命与不生不灭的法身慧命圆融为一个本命,叫「临命终时」。诸佛菩萨有没有讲哪个人死了以后往生?都是活生生地成就。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修行人跪在那里请一个法,佛再开示,然后给他摩摩头。好!

成就了!

往生了!

有没有讲:「好,现在把他给我扔到火葬场去!

」有没有这样讲?法华会、楞严会,无量的菩萨成了佛、成了菩萨,有没有讲当下来了几万部大卡车统统拉到火葬场去?你们可不要害怕,不要以为一提到往生就是死啊!

不是啊!

你连什么叫往生都不懂,还在那求往生,求什么往生?因为《阿弥陀经》被说为「法华秘髓」,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如来藏」心法来给予解释。这是不是在讲「修证了义」?就了在这里一了百了,没有什么好拖泥带水。

《法华经》也是这样讲:读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即蒙佛授记。这个一念欢喜心,你可不要打妄想:我读了《法华经》,哈哈!

《法华经》万岁!

我生了五个欢喜心,成佛了。不是的。这个「一念欢喜心」就是懂得一切的万法都是由我一念之所变现。《大方广佛华严经》怎么讲?「菩萨初心,即成正觉」。问题是「初心」,你了没有?「」,就是成就的意思。「心」,把这个心到「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这个心」,这个心要达到这种境界。《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是不是三部王牌呀?这些法不需要老师来解释,一目了然,只是因为我们心不往那上面想而已。只要我们好好用心悟,这些法都不需要解释,一看就懂。为什么我们不敢相信?

在《佛藏经》倒数第三页,「恶魔及诸眷属皆大忧恼,如堕十六种大坑,大啼哭言:瞿昙沙门知我觉我,我常长夜。愿佛灭后,破持戒者,助破戒者,欲令诸恶比丘不知佛法,但知读诵,我欲于佛法中破安隐心……」,波旬魔王与魔子魔孙嚎啕大哭恶誓,流着眼泪恶誓是不是最毒啊?!

我就是要叫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只知道读、只知道诵,而不懂。所以我们现在只读、只诵,而不解其义,多可怕啊!

难怪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离开了这两部经,你怎么样修都不能成就。你能成就,那就是文殊菩萨在打诳语,诸佛如来在打诳语。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了义」法,了生脱死之法,唯有搞明白「一心三藏」,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