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大明求生记 > 第三十五章 这届乡试有人徇私

第三十五章 这届乡试有人徇私 (第2页)

作者:拉拉袖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等他将古诗翻译完,听课的学生们先是愣了一会,接下来“噼里啪啦”

地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人才,啥叫人才,这就叫中外实用型的人才!

这位老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们,翻译这碗饭是这样吃的!

后来,四夷馆中又增加了一门鞑靼语的课程,十几名学子,学习完鞑靼文,皇上就下旨让四夷馆将鞑靼国《马经中的药方翻译出来。

皇上认为,鞑靼人最擅长养马,故此,他们的《马经应该有非常独到的地方。果然,在鞑靼文的《马经中,有很多种药方,比如有一种可以治疗马匹伤寒、感冒的药方,由以下7种药物组成:诃子、山楂、川楝子、藏木香、干姜、木藤蓼和草本悬钩子各3og煎汤服,每天2剂。

可是,明朝的马匹喝了这幅药时,变得萎靡不振,根本没有什么效果。皇上得知情况后,竟认为学子们的翻译能力不精一气之下,直接扣除了他们三个月的俸禄。

等到鞑靼的使者来拜访时,皇上特意将翻译好的《马经拿了出来,问使者哪里有不对的地方,使者看完后,呵呵大笑,其实药方并没有错误,因为《马经中的核心医术需要保密的原因,有一样的治疗马病的关键地方没有写,马匹在喝完药后,要让其奔跑,这样才能挥最大的药效。

今次顺天府乡试就有两名四夷馆的生员入试,其中一人还真被翰林院给取中了,只是回试场后,考官居然将两人双双黜落,不循旧制。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四夷馆生员可以入试的规矩,是永乐年间的老黄历了,演变到如今,谁还真把它当回事不成?可陈循、王文两位内阁大学士却拿此做起了文章,直言,考官们连翰林院取中的文章都黜落,说明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本次乡试审阅文章的过程不仔细,由小及大,见微知著,那其他千百人的考卷,是不是也没做到一一从公,辨别是非?既然乡试有问题,那请皇帝下旨追究没毛病吧?

借题挥,把水搅浑,再趁机实现个人目的,这手段真是高明,看来能入阁拜相的,还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帽子扣得够大,如真有情弊吓得主考刘俨、黄谏赶紧上疏自陈,并翻出当时主持乡试时的誓言,如有挟私作弊,则身遭刑戮,子孙灭绝!

够狠。

虽然陈循、王文手段高明,可哪知道景泰帝压根儿不想事态扩大,何况又无切实证据,真要有个科场舞弊案,那也够丢人的。

于是乎景泰帝不痛不痒的回了句:“考官虽无情弊,终是作事不精,有失旧制,但事已至此,姑且宽宥了吧。”

得,陈循、王文两位大学士联手的精妙布置,竟无用武之地,完全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白搭了。

两位大学士位列宰执,见惯风浪,并不气馁,八月二十八日又再次上疏,这次措辞就极为凌厉了。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两人历数洪武、永乐两朝科举弊案,太祖太宗都是重手惩治,甚至有考官、状元丧命,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也正因为此,使得科场风气为之肃然。可现在呢,科场之内藏污纳垢,受赃卖题、酣饮高卧、不分美恶任意批取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如何能做到为国选才?

讲完大道理,两人也不再藏着掖着,王文直接愤懑的表示自己儿子的考题,他特意看过,按水平来说绝对能中举,可考官刘、黄等人只审阅了场的三篇考卷,其他两场根本没细读就妄下评断,简直太草率了。

王文要求仿洪武朝旧例,将王伦、陈瑛的考卷和取中的一百三十五人的考卷,着礼部会同翰林院、六科十三道重行考对。

而陈循也不依不饶的揪着主考出的考题进行批驳,又是犯讳,又是讥讽朝廷、又是出题纲,要求对考官严惩。

内阁两位大学士如今明摆车马,气势汹汹,景泰帝也不可能再等闲视之,于是命内阁另一位大学士高谷领衔,会同礼部、翰林院重新评定考卷。

高谷等人复勘后,现取中的人中有优于瑛、伦者,也有相等者,更有不及者,只有第六名林挺的朱卷没有评语,但应该是疏忽所致,没有私弊。

而且高谷对陈循、王文如此做派很不以为然,他觉得王伦、陈瑛只在可取不可取之间,况且大臣子弟与寒士奔进已经令人诟病,他们还不安于义命,竟然欲借此加罪于考官,实在太不像话了,对两位大学士很是不齿,好不要脸啊。景泰帝左右为难,为求两全,特下旨取王伦、陈瑛为举人,许明年参加会试,至于朱卷没有评语的林挺,却倒霉催的被黜落,考官也仅仅被斥责几句,又宽宥不罪。

章子俊第一场第一篇就这样完成了,这一篇是能不能中举的关键,后面的只要不犯错,随便怎么写不会看重。

第一场就是经义三道,那么接下去第二题,“出题“子曰”

,没了,那么子曰说什么,就要“代圣人立言”

了。

破题,“匹夫而为万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第一句破“子”

,第二句破“曰”

,巧妙绝伦,哦耶!

接下去就是睡觉,先吃了一个鸡蛋,这是丫鬟雅琴准备的,第二天接着考,还有一篇八股没完成。

第二天,章子俊得意洋洋,站起来先伸个懒腰,吃了一张饼子,打开不锈钢保温筒,倒出一盖子水喝了一口,这水还很烫,一看还有一道题,“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是《论语。子罕篇里面的,意思是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虽然章子俊有作弊的手段,可是经过这几年来的研磨,平常的八股文写的还是有模有样,那就破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谁怕谁啊,破题,“君子当于水而学,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这一场考试,从早上考到徬晚,考了三天,考舍中考生们点起了蜡烛,星星点点,时间也到了收卷的时刻,有些考生已经把答卷即墨卷先交受卷官,然后由弥封官将姓名糊上,接下去考生们迎接第二场、第三场。

重复第一场后相同的过程,最后考生回家,随即由誊录官督人将墨卷誊录成朱卷并编上序号,经对读官校对后,墨卷交掌试卷官封存,朱卷送主考、同考官审评,最终由主考官决定名次。

按流程录取者的朱卷经与墨卷核对无误后,即张榜公布名单。榜上有名者即中式为举人,算是有了“功名”

即任官的资格,并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乡试第一名者则称为“解元”

。经过九天七夜的搏杀,已经有考生到了精疲力竭状,许多人摇摇晃晃地走出考场,千万别以为是喝醉了酒,考场中不能喝酒的。

听说还有人考死在里面的,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

,另一面写着“出恭”

,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