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小说>宋时风月 > 58 第58章 繁台春早

58 第58章 繁台春早 (第2页)

作者:沅宝猪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赵娴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已将阿里木从李元昊处救了出来,现下他尚在我安排之处养伤,待他伤好,便与哈斯一起留在汴梁,以后便护卫着你。”

其实夜利亚很想说,“若你能护我一世,我却是极愿意的。”

可毕竟她还是个未婚的少女,再如何奔放,也决计说不出这等话来。

夜利亚想起当时阿里木为救自己才身陷囹圄,如今自己却已忘记这事,顿感羞愧异常,听得赵娴已将他救出,心中方好过点。现下她的心愿便是,能常常见到这位肖哥哥。而对于如何安排她,却是不甚在意。

她低头小声嘤嘤道,“我一人在这汴梁,孤苦伶仃,你会经常去看我的罢?”

想到父汗开春便要离开她,去甘州等地,此去千里,复国艰难,不知何时才能来接她回去,一时间心情郁郁,眼圈霎时便红了。

赵娴本不想和夜利亚多做纠葛,可是灯影之下,只见这少女形单影只,楚楚可怜,心下叹了口气,对夜利亚缓缓点了点头。

夜利亚欢呼一声,笑靥顿开,拉住了赵娴的手不住的晃。烛光下只见赵娴无奈的苦笑若隐若现。

转眼到了二月十五日,便是汴梁的花朝节,汴梁风俗,这一日士庶游玩,种花、载树、挑食野菜,品尝时鲜,故又叫“挑菜节”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花朝节这日,风和日丽,清晨巳时未到,通往郊外的路上已然游人如织,骑马的,坐轿的,更多的是骑着驴子去踏青。“哒哒”

声中,一辆马车不紧不慢地混在人群中往前赶,看车行进方向却是汴梁城东南。

车厢两壁的小窗上挂着颇厚的青纱帘,车内宽敞透气,厢内之人望向外面路旁虽没有芳菲盛开、绿枝红葩之景,却也是新绿满枝,嫩芽初,煞是好看,让人见之顿生心旷神怡之感。路边又时有花贩出售莳花时,照例用红布条或红纸束缚花枝,许多养花人家亦将彩帛红纸等悬挂在花枝上,从车内望出去只觉满眼花红柳绿,一派欣欣之色。

车厢内有三人,两位年轻男子伴着一位中年妇人。看着外面如此春色,此妇人轻轻吁了口气,似乎要将长久郁结心中的烦闷吐将出去。而那无波的脸也现出一抹笑意。

赶车的把式是一位样貌普通的中年男子,望其驾马手势,显然是行家里手。眼见出得外城,道路渐渐宽阔,这车把式便扬起马鞭,吆喝了一声,马儿立时加朝着繁台方向疾驰。

汴梁城东南,有一座长约千米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因附近原来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称繁台。繁台之上有座寺院,殿宇峥嵘,名为“天清寺”

繁台之上春来早,每至春日,汴梁居民便会郊游踏青,担酒携食而来,或饮酒赋诗,或赏花观草,然后至寺内烧香拜佛。

那辆马车疾驰之下,不多时便到了天清寺外的一片林中,马车停下后,先是下来那两位青年男子,然后马车继续前行,到得寺门外方停稳,随后那妇人也掀帘下来,手挎一只盖着布的篮子朝寺内缓缓走去。

天清寺本不大,不若汴梁城中的大相国寺那般殿宇繁多,香火也并不若其余寺院那般兴盛,只是每年踏青之人郊外游玩之时,顺便来此捐些香火,而这妇人也是爱此清静,故而来此叩拜佛祖。

此时寺内大殿内仅有十余人在添香敬佛,一旁的小沙弥低头诵经,偶有香客捐出香油钱,这小沙弥也只是双手合十诵声佛号,点头致谢而已。

中年妇人将篮子上的布揭开,将里面的一把香拿出点燃后,恭敬地拜了三拜,插于佛龛内,又从篮内取出贡品安放至佛台之上,默默地跪在佛垫上闭眼沉默许久,才将头叩了几叩,方从垫上站了起来。

似乎是跪拜的时间颇久,她站起之时只觉一阵眩晕,往后便倒。眼看便要倒在佛殿地上,远远站在佛殿之外的青年看到这一幕,心下焦急万分,欲朝殿内跑去。

“夫人,小心!”

身后传来年轻女子温柔的声音,一双温暖的手便搭在了这妇人两臂之上,扶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