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座谈会 (第2页)

作者:闹钟不要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

但这会就是渔村级别,根本达不到国际化的要求。

投资码头诶!

这可是烧海量资金的。

没有上级的扶持,想都不用想。

赤湾能开,还得归功于三个管理区合并为一个罗湖管理区,集中全部力量,加上国内几支强大的建设军团,才将他们攻克下来。

民营就不要想了。

港商是什么特性,能投资房地产算是最慢的投资回报行业。

更多的选择造厂,造厂,还是造厂。

利益特区廉价的劳动力,反向向着香港的市场输出廉价商品,获得巨大的利益。

这赚钱度比杨杰卖水还来得快。

另外一种就是投资运输行业,直接运输大量的蔬菜瓜果一类的。

当时,香港最多的就是日系货车。

三菱、丰田还有五十铃货车,综合售价在5o万日元左右。

尽管当时日元升值了,因为当时香港不存在关税的制度,只需要1。4万港币就可以买到影视剧常见的轻型卡车(1。5吨载货量)。

8o年代初期,港元对内地的汇率是1:1。25。

而内地的货车,国产车价格在2。8万元。

进口货车普遍不低于4。5万元的售价。

如果是轿车,这个比例会进一步的拉高。

港商进口大量的日本货车和轿车。

这些并不是用来改善香港的交通,而是转头套现。

就像很多港片里表现出来的商人形象一样,香港商人的思维格局非常小。

八十年代能经济腾飞,完全是依靠内地的廉价物资和劳动力完成的。

香港人倒卖走私车,有很多是被海关查收的。

而杨杰成了这个环节的最大受益者。

他现在不仅仅在南头开了租车公司,又在罗湖区和其它地方开了租车公司。

然后又挂牌了修车公司。

其中南头这边他本人亲自修复难度最高的旧车。

其它地方则是找了几个维修师傅,保持不亏损即可。

杨杰如实交代:“我现在的资金全投资货车行业,哪里还有钱帮您解决这个问题啊。”

杨书记神秘一笑:“你等着。”

“喂,可以让几位银行的代表进来了。”

来的有建行的老熟人。

建行,未来几大银行实力最强的一家。

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呢?

据说三分之一的房地产企业都在他手里。

三分之二的航空公司的飞机,都是他们家的产业。

另外还有中行的代表。